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天地》2005,(4):64-64
长沙,三千年沧桑岁月,厚重的湖湘文化底蕴铸就了他独特的城市之魂和发展之根。外地人评说长沙,一说“长沙很有文化”.一说“长沙人很会玩”。而这种“有文化”和“很会玩”的相互间不经意的碰撞.打破了长沙古城夜色的宁静,文化商人们先后认歌厅、酒吧、大剧场为文化载体,淋漓尽致地宣泄着他们对文化娱乐功能的趋同以及对文化市场的纯熟把握,  相似文献   

2.
李:侯老,荣宝斋素有“天下第一斋”和“民间故宫”之称.作为京城老字号的书画名店.它无疑已成为中国雅文化的象征。记得著名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曾经说过:“不知道荣宝斋的人.是没有文化的人。”这个评语是恰如其分,还是说过了头,我估计赞同前一种看法的人会占大多数。但如果说“不知道侯恺便不知道荣宝斋”,大约是没有异议的。  相似文献   

3.
坦诚     
俟名  阿蔡 《出版参考》2005,(10):3-3
小时候,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因为做错事的一方会说“对不起”。那时真的单纯,让人怀念。长大了,没有人再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说“对小起”了。长大了,就很少有小孩子那样的争吵,那么干脆利落,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迹。长大了,只是长期地把小小的矛盾不断累积,  相似文献   

4.
《新闻天地》2011,(9):1-1
“挥毫当待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戎马一生的南宋诗人陆游从江西到湖南遇旧人时的感慨之作。在湖南组织抗金的他,深叹湖湘文化的底蕴之深厚。“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李白在他的《草书歌行》中也咏叹着湖南的文化氛围。是的。诚如大师所言:“挥毫当待江山助。”对江山热土的感悟,是湖南文化的源泉。这片钟毓灵秀而又灾难深重的土地.激励着一代一代的湖南人为之奋斗,为之献身。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坚毅、不屈、顽强进取的湖湘精神。长沙大火后.田汉写出了“犹有不灭雄俊气,再从焦土造湖南”的辉煌诗句。这正是湖南精神与湖南文化的最真写照.  相似文献   

5.
《新上海档案》2006,(3):32-32
光线传媒在《环球财经》刊文批评:因为禁锢太久,即使在这个“前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文化产业化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浅薄的文化开发上.以为文化产业化就是搞几台演出.办几件文化展,划定几个旅游地点,而对于“后产品开发”基本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55年建立了“迪斯尼乐园”.把可看的动画片变成可玩可触摸的动画城.2004年来北京的“冰上迪斯尼”.短短12天又是赚了个盆满钵盈。为充分利用其形象专利.迪斯尼专卖店还出售有迪斯尼形象的玩具、服装、纪念品以及建造主题公园等。一件普通的T恤只卖lO美元.而有了迪斯尼形象可卖40美元。有人把这种做法称为“滚雪球”.这其实是文化的“链式”开发。对照国内.我们的“后产品开发”称得上风毛麟角。  相似文献   

6.
传媒新思维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7,(12):9
深夜.小林突然惊醒,穿上衣服就跑到校门口的网吧。原来,他在网上收养了一个“儿子”,每天都要喂养和逗他玩,如“儿子”不满意,就会被其他网民“领走”。小林昨晚因听一场讲座,忘了喂养。当小林赶到网吧时,“儿子”已面露不快,经小林一番安抚才重露笑容。尽管这只是一种网络游戏,但小林却很投入,他说,他的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我国图书发行的趋势人民卫生出版社长沙发行站颜传湘80年代末期,我国图书发行形成了一个以二渠道为主体的“文化市场”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如长沙的“黄泥街”、武汉的“武圣路”、北京的“金台路”等图书文化批发市场。在这种文化市场里汇集了各种体制的以_二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9.
创建于九十年代初的永州之野异蛇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养二品三玩”的“123”产业形态。目前,正在积极规划筹建“永州异蛇博物馆”,该馆将集研蛇、赏蛇、耍蛇、品蛇于一体,让柳宗元的异蛇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儒商、文化及其它王承舜(长沙市平安保险公司)“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而言。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便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在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时统宇 《视听界》2009,(3):114-114
经济危机来了,有人挖掘出了“口红效应”。 简单地说,“口红效应”就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成为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要,又符合其承受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口红效应”。不相信吗?有人说:今年全国贺岁片票房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严绍云 《大观周刊》2006,(39):51-51
两个从景德镇带回来的手绘青花瓷器.一个高白.另一个很润.若将润的那个放在一堆同样是景德镇的手绘青花瓷瓶中.其它的就会显得很呆,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若是将高白的放在同样一堆瓷器里.同样会非常显眼.然而.不论是高白的还是润的.都不算是最好的精品.要同时高白的色彩和很润的光泽度.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精品,“白”和“润”要同时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高白就意味着很光亮.和“润”恰好对立.从这点上说.既“润”又“白”的青花的确不是一般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提高期刊文化的含量——改进综合性教育期刊的策略●任晓锋【长沙】教育教学期刊是一支有数量、有影响的出版“方面军”。其中,“舞龙头”的是综合性教育期刊(含各省市教委主办的教育机关刊)。提高综合性教育期刊质量,对于整个教育期刊实行“阶段性转移”,无疑具有促...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要有载体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说到现实象征,就算是老外,也会脱口而出:故宫、长城……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中国人夙昔生活所需要之一切”,足见国人对中国文化载体的情感更加深厚如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发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新闻漫画家访谈录之六 认识李滨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杂家”。他曾是热心的京戏票友,上台演过戏,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他是玩风筝的行家;他会变戏法,而且掌握其中许多高级技艺;他文笔独有风致;喜爱书法、陶瓷,被友人称为“活字典”。后来,当李滨声遇到了漫画.  相似文献   

16.
说到“档案文化”,在近年来的专业报刊上可以读到不少文章,但我始终弄不懂档案与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眼下“文化”时髦,不少人喜欢说某某是“文化”,因而,对不能免俗的“档案文化”,我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7.
蔡利君 《军事记者》2012,(11):39-4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势必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大概念.很直接地涵盖了广告的基本属性。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广告作为一种操作性的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地、深刻地介入了大众的生活。人们已经很难设想没有广告的社会生活.如果有媒体坚持不上广告.则很可能被视为“异类”而引发更深层次的质疑和拷问。  相似文献   

18.
东流 《新闻导刊》2006,(4):46-46
龚永泉同志的小通讯《擦鞋者说》.长不过800字,却令人过目不忘,《人民日报》在今年3月19日一版发表了.还加了“编后”,可见编辑部很看重。不少新闻同行看了,皆说不错、不错。我阅读后感想有三,作简评之。  相似文献   

19.
“娱记”这个词,似乎带点儿黄色幽默的味道。一说这个词,新闻圈里的人都别有会心。好在“娱记”们都是跟得上潮流的人,心胸开阔,不在意这种“黄帽子”,有时还自己给自己戴上自嘲,也是一乐。 “娱记”们都很辛苦,因为得四处奔走去“追星”,不追星们跑,就没抢眼的新闻。“娱记’”们可以说是职业追星族,有了新闻圈里的职业追星族,才有那些沸沸扬扬乃至五迷三道的业余追星族.如此.报纸、电视不但多了读者和观众,娱乐界也旺了人气和财气。所以,歌星、影星和“娱记”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娱记”会不吝笔墨宣扬明星,…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