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已全面展开,从高校的自主招生和高考命题权的下放等方面我们已明显感觉到它改革的力度,但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高考内容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的范围要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试题设计要注重增设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在我国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必须把握试题的“稳”,  相似文献   

2.
寓德育于历史,是历史德育的一大特点和规律。那么,如何寓德育于历史呢?这也是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199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是一套寓德于史的好试题,值得我们研究。为什么说这套题是一套寓德育于历史的好试题呢了笔者认为主要是它体现了历史德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一、德育知识化宫德育于历史,首先必须以一定的历史知识为载体,即“文以载道”,“交以载德”是也。这个过程就是“德育知识化”。199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做到了德老知识化。例如:关于“改革”的教育,试题就运用了这样一些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高考试题总算尘埃落定。结束了高考前对化学试题的种种猜测和预测。乍一看,今年的试题又是那么眼熟,与往年相比又是那么相似。与去年相比,稳定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同时也表现出创新,有了改进和突破。综观六年的理综试题,已相当的稳定和日臻成熟。回味2005年的理综试题,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综合近三年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我“看到”的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是这样的:   一、试卷的整体结构已作了较大调整,语文基础知识是在一个更加灵活的语言环境中考查的。“老三篇”的结构形式,已延续了多年,尽管也有过多次“微调”,但其凝滞的模式,已阻碍了考试内容改革的进程,要求变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涨;加之上海试题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使全国试题没有不变革的理由。我们“看到”了语文基础知识并未“请到”试卷之外,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非议,但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山东省采用的是“3+文综/理综”模式,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回顾我们的化学复习教与学,对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的正确导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研究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把握高考试题特点。以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经历2000、2001两年的“3 小综合”,2002年“3 大综合”的高考模式改革后,2003年起实施了“3 1 1”的高考新模式,2004年又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2004年高考化学(新课程卷)试题面世后,社会评价很高。总体感觉是基本符合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版)的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命题原则不变,难度系数基本不变,区分度较大,保持与往年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地发挥了高考试题灵活性的特点,既有助于高校选拔有潜力的新生,也对稳定中学的教学秩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虞关寿 《中学教研》2004,(11):35-37
2004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标准3年以来的首次高考,也是国家下放命题权给地方的11个省市之一,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在这双重的转型之际,本省的高考命题自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根据以往高考改革转型时命题的经验和特点,可以肯定2004年高考的浙江卷不会出现“新、奇、怪、难”的试题,试卷必会注重对新加入的内容的考查,考查时必会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在这“三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考后观试题,基本上也符合上述情况,并且比笔者考前的猜测还要“基础”.综观整份试卷,笔者总的感觉是试题像一个“邻家的女孩”,朴实无华,和蔼亲切.考查的知识“下放”较明显,即用初中的知识解决问题或用初中知识作为问题的背景的试题,比以往几年的高考试题有明显的增多,由于知识内容的“下放”,在解题时感觉有明显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 ,“3 +X”高考模式已在全国全面铺开 ,今年是我省高考实行“3 +小综合”模式的第一年 ,如何适时有效地应对今后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是广大高中文科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 ,试题阅卷工作早已结束 ,笔者有幸参加了我省高考文科综合测试试题阅卷的质量检查工作 ,对于试题的特点及考生的答题情况有一些感性认识 ,现结合试题的特点 ,就如何搞好今后的高中文科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以求教于同行。一、2 0 0 2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体现了三个基本特点1 .在考查目标上 ,注重能力立意 ,突出考查考生的立体知识结…  相似文献   

9.
认识类试题是指由题目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的试题。“认识”类试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它体现了当今教育改革中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也是当今高考改革的方向。因此,认真研读“认识”类试题,对复习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广东省迎来了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首轮高考。权威人士认为,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是“传统与创新兼备”,给予肯定;而试题中设置了选考题,增添了探究题.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色,彰显了创新精神。预测“平稳”、“变化”、“完善”、“创新”将是2008年高考语文选考阅读考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是采用“新高考”试题的第一年,分析其特点,明确其导向,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复习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试题的特点 通过会考之后的“新高考”,更加注意考查学生现有的水平,预测今后的潜在学习能力,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知识”的考查中注意了它的拓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数学科是本省命题的第二年,它走过了平稳过渡的2004年.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则迈出了“立足基础,难度适中,稳定求实、注重能力”的命题改革的前进步伐。命题依据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高中数学新大纲、新教材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与要求。试题融入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新大纲、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新要求。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明确以中档试题为主的命题方向。加强了新增内容的考查,稳定试卷结构,调整试题难度。  相似文献   

13.
高考复习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精密实施、精准传授,也需要同学们较高的接受理解能力、持久的恒心和毅力、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一句话。高考复习备考是个“技术活”,需要“策略”。本文以必修I政治模块为例,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入手,分析命题规律,预测来年走势,探求备考策略,以求服务于新一届高三师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17年我国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高考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对新高考试卷中物理试题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发现新高考试题呈现“情境化”试题增多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联系生活和前沿科技、体现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等方面.新高考改革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中必须严格根据物理课程的标准,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注重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语文试题也已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中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无疑是有着“半壁江山”之称的高考作文.纵观2011年高考的十余套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还是内容都出现了“滑坡”甚至“倒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比较科学、便捷、客观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智能的一种标准化题型。因为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较高的可信度、区分性而被我国高考乃至各级各类考试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广泛采用。目前,选择题在中学各学科的高考试题(包括正在试验的“3+文科综合”、“3+理科综合”、“3+大综合+1”高考方案的高考试题)中大多占据“半壁江山”,在各种题型总赋分值中“独占鳌头”。选择题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高考试题中“火爆”,或许是因为它已基本摆脱了知识型考试仅能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的束缚,已深深扎根于能力立意的沃土之中;也或许是由于命题专家们不断开拓、勇于进取、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7.
1998—2000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重要时期,是新老高考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大部分省市实行“3 2”科目组的高考,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实行“3 X”科目组的高考。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强调“高考命题应注重考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要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要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考察”,因此,对这三年的高考与命题很有必要进行回顾,以明确今后的方向。  一、试题特点1.试题结构稳中有变题型结构基本稳定,但试题局部有…  相似文献   

18.
一、管中窥豹——“七选五”高考典型真题细体验 研读下面两道典型的高考“七选五”真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剥茧抽丝——“七选五”试题的考查特点大揭秘 “七选五”试题是为适应高考改革而采用的新题型,反映和代表了高考试题发展的方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八、在考查研究性学习能力方面的创新性特点及启示“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近几年,课程改革的理念,在高考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1.角色模拟型试题的特点及启示角色模拟型试题所设置的材料,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2002年)强调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更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自主探究意识的考查,初步体现了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高考语文试题可贵的探索和突破。●试题含蕴丰富,关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近年语文试题考查目标的设计维度,不仅有“知识和能力”维度,如古今词汇的解释、“折柳”的文化常识、“名句名篇”的默写,及读写能力等的考查,也有“过程和方法”维度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如2002年选择题的分值由40%减少到30%,主观题的分值由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