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心灵,我会选用虽原始但最有成效的方式——家访。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这需要很多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学期末,在家长会结束后,我翻阅了我校各教师给家长们的汇报材料,大都是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班里的好人好事及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做法、需要家长配合等内容。其中,陈老师写的一封《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老师很感谢家长在班级开展课外阅读中给予的支持。现在,孩子们生活在书香班级中,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和成功,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无数专家、学者、教师的成功经验说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生。正因为有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做依托,孩子们能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从而坚定了家长对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信心。最后,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孩子们都能拥有迷人的“书卷气”。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很多。但真正懂得与家长沟通的,懂得沟通艺术的老师,如陈老师一样的老师,可能比较少。相反,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沟通。学生出了什么问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这时的沟通成了告状。家长会时,老师免不了提一通对学习的要求、管理的要求、成绩的要求、家长辅导的要求等,班主任说完了,到任课老师说。说来说去,除了要求就是任务甚至告状。家长们把老师奉若神明,他们虔诚地做着记...  相似文献   

3.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要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学生非常了解,对学生的关心不亚于家长,并且在处理学生间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厚此薄彼。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才能有效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如何与家长沟通,调动家长主动积极配合、支持、协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积极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之间互相沟通,关系和谐,是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学期,笔者接到家长对一个老师的电话投诉,随即对该班学生调查了解原委,该教师遭遇家长投诉是因为他经常占课、拖堂,还给学生留大量作业。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于是对学校各班开展了问卷调查、召开班干部座谈会,还走访了周边一些学校,结果发现类似于遭投诉老师这种违背教学规律,以时间加汗水的“辛勤劳动”来提高教学成绩的现象并非个案。  相似文献   

6.
"减负"以来,对作业量的多少,老师、家长、学生的看法不一,就像陈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设计和布置作业的",也遭到了家长投诉.但不管怎样,家长投诉,说明他关注孩子的教育,老师应欣慰.陈老师遇到这样的投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我做班主任已经二十几年了,教过几届毕业班,我班学生临近小升初,状态不是很好,于是我决定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沟通一下。以前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老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般不在现场。会中内容无非是对孩子进行"声讨";教师细数学生在校的种种不良表现,家长则历陈孩子在家的劣迹陋习。教师、家长互相"投诉",专找学生缺点。在这种无情的"围剿"下,家长和孩子之间、师生之间,几乎长期"对峙",很难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不与我们交心,我们摸不透学生的心理,怎能有的放矢地对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很多家长与老师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因此有些家长感到非常的困惑,如何消除与老师沟通障碍,与老师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呢?一、不要找借口"工作忙!"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  相似文献   

9.
最近,市中小学校都在推行“家校路路通”,学校信息中心通过校园内网发给每个教师各自的注册账号和原始密码,老师与家长可以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对话沟通,这样,学校与家长能更好沟通,以巩固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尝试,有的老师觉得太难了,有的老师觉得太烦了,我  相似文献   

10.
邓燕华 《班主任》2002,(4):16-17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是不会忽视家访的作用的,但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一、心怀戒备,不冷不热教师家访为的是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共同寻求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欢迎的,可也有部分家长心存  相似文献   

11.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  相似文献   

12.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部分学生不欢迎教师家访,原因是惟恐教师在家长面前“告状”。由此,在教育实践中,我尝试了“报喜式”家访,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第一,出示“安民告示”。在每一学期初,我都告诉学生,老师这一学期会到你们家去家访,反映你们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要求你们从现在起为老师准备好家访的“礼物”,比如学习进步、比赛获奖、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等。学生听后个个精神振奋,积极表现自己。第二,及时上门送“礼”。我在教育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表现,努力寻找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处于并重地位,同样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导师,所以想要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就应有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是教师团队的代表,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来共同解决孩子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但在实际沟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在与家长谈话中,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相似文献   

15.
观点一:(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张慧芳提供) “减负”以来,对作业量的多少,老师、家长、学生的看法不一,就像陈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设计和布置作业的”,也遭到了家长投诉。但不管怎样,家长投诉,说明他关注孩子的教育,老师应欣慰。陈老师遇到这样的投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不用多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德育工作统一战线。但是,我发现有的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家长接受意见.而有的教师苦口婆心家长却不领情.还动不动打投诉电话。与不同家长进行沟通时应采取怎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彩萍 《早期教育》2006,(11):26-26
我园教师经常在一起说起家长工作的难处与困惑,偶尔家长的投诉更让教师们眉头紧蹙:这工作到底要怎样做家长们才会满意?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感觉对家长工作的研讨迫在眉睫。为了把家长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明白怎样做才是站在为家长服务的立场上,我们决定把家长工作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卫 《四川教育》2012,(2):33-33
“家访”一般有i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近一段时间里出了什么问题,家长又没能到学校来协助老师解决问题.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亲自登门造访,这是一种被迫性的家访;二是学校有硬性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家访,于是,老师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孩子的家庭进行探访,这是一种半主动半被动的家访;三是教师出于对某位学生特别的关注,认为有必要与家长交流沟通.于是进行主动性的家访。  相似文献   

19.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市中小学校都在推行"家校路路通",学校信息中心通过校园内网发给每个教师各自的注册账号和原始密码,老师与家长可以通过短信平台进行对话沟通,这样,学校与家长能更好沟通,以巩固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尝试,有的老师觉得太难了,有的老师觉得太烦了,我持观望的态度,至于如何进行电脑操作,等培训过后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