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自卑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若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对这种现象不采取适当措施,给予改善,则会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甚至发展成心理疾病而不能自拔。本文从自卑心理的表现、危害方面阐述了自卑心理对大学生带来得不利影响,介绍了以体育为手段来调节自卑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兰生 《冰雪运动》2004,(10):30-30,38
对冰上训练课上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与措施,旨在克服学生自卑心理,更好地完成冰上训练课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不愿 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对体育 学习不仅没有兴趣,而且悲观失望、丧失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必须找出这些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加以诱导、帮助克服,体育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进一步提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中矫正学生自卑心理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  田坤 《体育学刊》2000,(3):44-45
通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体育课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手段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在教学中对自卑型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少些批评与责罚,增强其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步走出自卑心理的屏障。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卑心理,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对自我形象的眨低。例如,在体育课中,那些害怕教师安排一些单独表演或竞争性较强练习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心态。就是一种自卑心理的现象。据观察,在体育课中具有自卑心理障碍的人以差生多见,它严重影响着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学习的目的,以便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学习中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的缺陷或体育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仅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而且自叹弗如、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所以,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7.
吴键  郭杰  向静文 《体育教学》2007,8(4):43-44
一、自卑心理的概念及其表现自卑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己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1]  相似文献   

8.
<正>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心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产生的原因是: 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其他人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卑感量表对湖南文理学院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对50名具有较严重自卑感的大学生进行17周体育舞蹈干预实验。研究证明:适宜的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云南省8 所高校来自13 个地州20 个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457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揭示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产生的内外因素,从中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卑感量表中的得分将学生分成3组,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卑感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在中等强度的锻炼条件下,经过12周的体育锻炼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被试者的自卑感水平,证实了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同时,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变量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卑感影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来验证这些变量的中介作用,也即进一步验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卑感影响的心理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自卑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了自卑感研究中存在理论研究不够、测量工具不合理、研究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深入开展自卑感理论研究,从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重视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从体育锻炼对自卑感进行干预实验研究方面将具有十分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后进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大学体育后进生在教学活动中心理障碍成因的探析,提出了矫正的对策。它对体育后进生克服厌学、畏难、自卑情绪和紧张心理,提高体育活动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京10所高校健康弱势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对集体活动有畏惧感,自卑心理严重,对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使本就处于健康弱势的他们在体育方面更加劣势。建议高校能建立一体化的健康弱势学生群体健身管理体系,更好地为健康弱势学生提供健身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毕业生、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因素,对当前金融危机下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解决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生的焦虑、挫折、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研究表明:体育院校应当积极引导体育专业毕业生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挫折、压力和挑战,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6.
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研究体育运动对身患残疾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并得出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并且消除残疾人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残疾人体育自卑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他们因身患残疾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问题。尤其是在残疾人体育参与态度方面,则集中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并伴之以孤独感、焦虑与抑郁情绪等心理症状,并在其体育认知和行为上有强烈异常表现。如何改善残疾人的体育自卑感问题,将有助于推动残疾人体育及全民健身活动,促进残疾人身心康复与体质改善。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我国农村体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农民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的丰富形成了农村体育自身的发展优势;落后的传统体育观、农村体育人口偏低、体育组织管理的滞后等问题则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劣势所在;新时期我国经济、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孙月舟 《冰雪运动》2008,30(2):83-85
抗阻训练作为全面身体锻炼的重要方法,可以显著增长肌肉力量和体积,其在改善肌肉速度、平衡性、协调性、弹跳力、柔韧性等方面的素质效果明显。采用文献资料法及实验对比法,对抗阻训练的原理、抗阻训练的超量恢复、抗阻训练的交叉迁移、抗阻训练方案设计以及教学要求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冰上教学中运用抗阻训练能明显增加学生的体能储备,提高学生速滑技术水平;改变差生的弱势心理倾向,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提高了冰上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