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作者”是随着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上升而被发现的,其所为的“死亡”则意味着中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叙事样态的消解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女性是美国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时期的中产阶级新女性“福莱帕尔”(flapper)展开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时尚革命,挑战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女性规范.“福莱帕尔”的崛起有其特定的文化根源: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开启了中产阶级女性了解外界的窗口;教育机会的增加唤醒了中产阶级女性的自我意识;消费主义文化的出现带来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力图真实地展现这一时期的中产阶级女性史.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产阶级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美国中产阶级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弄清理论上的是非。但要准确了解美国国情和美国中产阶级问题,则还必须对美国中产阶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弄清中产阶级对美国社会稳定所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为什么会下大气力来“塑造”这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依法抗争”是理解中国民众维权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然而,通过对上海J镇的调研发现,中产阶级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更倾向于采用协商的方式而非依法抗争.中产阶级之所以偏好充满不确定性的协商,是因为迁移成本高昂使他们很难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行使“退出权”.为了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他们只能采用呼吁的方式向基层政府施加压力.为了降低政治风险,中产阶级采取有别于“依法抗争”的“忠诚呼吁”策略.依法抗争以中央政府作为忠诚对象,而忠诚呼吁则以基层政府作为忠诚对象;依法抗争以基层政府作为抗争对象,而忠诚呼吁则以基层政府作为潜在的结盟对象;依法抗争以中央政策作为武器,忠诚呼吁以地方政府的政绩作为谈判筹码.但是,中产阶级并未完全放弃“依法抗争”,而是将其作为备选方案来确保“忠诚呼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产阶级的生产主义精神是推动美国崛起的重要精神动力。随着自由竞争机制的松弛,这一动力日趋衰退,引发了“滞胀”危机。“里根革命”通过减税、福利改革、放松政府管制、扶植中小企业等措施修复了自由竞争机制,导致美国中产阶级消费水平的下降、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工作动机的提升,推动着中产阶级生产主义的回归和社会发展精神动力的复苏,美国经济由此得以摆脱危机,回归上升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在时下的网络文学创作中,体现着浓郁的中产阶级文化趣味。这是由创作主体的中产阶级文化身份决定的,也是由于阅读主体的“中产崇拜”心理所致。网络文学在打造物质乌托邦盛世图景、为现代人提供情感庇护和为现存图景提供另类镜像方面,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功能;但网络文学主体的“消费性”、网络文本的情色性以及网络文本的信息化语境也内在地消解着网络文学的文化功能。这使得网络文学的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变得非常暧昧而又复杂。  相似文献   

7.
中产阶级历来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这有着其内在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原因。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既面临许多问题,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培育中产阶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培育中产阶级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产阶级历来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这有着其内在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原因。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既面临许多问题,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培育中产阶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英国官方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抛弃”了免费的公立学校,而选择让孩子在私立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0.
欧洲的中产阶级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概念的吸引力与它的准确性很少有什么联系。“中产阶级”这个概念看来就是如此。从18世纪晚期到现在,这一概念就已形成并在政论中被频繁使用,在许多现代历史的阐释中也十分重要。中产阶级史近年来再次成为突出的话题,尤其在中欧是这样。然而,“一代代轻信不疑的大学生也已经发现‘中产阶级’这一措词是陷断、是雷区,甚至是潘多拉盆子。在许多定义中,它的确像变色龙一样反复无常。”英语的“middleclass”不完全等同于法语的或意大利语的,在波兰语和俄语中的单词意思相差更远。在一些语言(如德语)中,这一概念具有不同层次的含…  相似文献   

11.
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居住要求,“宜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惬意人生的重要标志,今天,“宜居”演化为中产阶级追求的优雅生活的重要标志,其美学追求承袭封建文士而又有时代特色:首先追求环境美化,其次追求环境诗化,最后追求环境时尚化。总而言之,“宜居”在不同的时代,始终是主流阶层——古代的文士、今天的中产阶级向往的居住境地,其美学追求的内涵虽有古今之变,但其指向的标杆具有传承性,即追求环境的美化、诗化与时尚化。  相似文献   

12.
杨红霞 《黑河教育》2011,(10):44-45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却丧失了许多传统美德,比如道德感、责任心、良心、亲情、友情等等。狄更斯的作品《荒凉山庄》中众多人物就是如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仅靠金钱的纽带来维持。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进步”语境中几组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狄更斯批判了中产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回应了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联结”。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一辆摆在中产阶级壮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4.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多发表于20世纪初到“一战”爆发之前,这个时期也正是英国城市化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英国中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他的小说《霍华德庄园》用自成一格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洞察力地再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情况。通过解读《霍华德庄园》,本文旨在重新审视英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赵鑫 《广东教育》2010,(3):17-17
【精典例题】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心理学上由—个实验得出的著名理论——“破窗理论”,阅读后请回答两个问题。(6分)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  相似文献   

16.
《名流——上流社会交际圈规则》被誉为“指引美国中产阶级进阶路路线第一书”,作者拉普曼多次强调,本书是一本文化批判书,旨在让人们改变对上流社会一成不变的肤浅认知,也让读者意识到仅仅靠学到那些看似优雅的社交礼仪根本不可能跻身上流社会圈。然而,在本书出版后的两年内,它却成了指导美国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进入上流社会的“进阶路线第一书”(《时代周刊》评语),这令作者颇感尴尬,同时也似乎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讽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构成较之以前在基本成分、结构形态、等级秩序、关系类型和分化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蓬勃发展的广告业在面向这个新兴阶层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这些所谓的中产阶级广告所表现出的某些共同特征,却暗合着当代中国的某些社会症候。凡以中产阶级为目标消费者的广告,大多言必称西方。一个西方的“他者”映照着镜像中的自我,形成一种广义上的“高脚杯情结”。现阶段的中国中产阶级广告具有一个独特的怪现象:崇洋媚中。崇洋,即崇拜外国,特别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媚中,即为了讨好国人,特别是国人中的中产者而做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透过广告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多重的权力关系。广告作为消费主义和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渠道,已然成为为诱导性消费提供信息的现代行为。而现阶段的中国中产阶级广告正是鲜明地展现了中西二级权力关系的深刻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李冰 《教育与职业》2004,(19):41-41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此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车  相似文献   

20.
在中产阶级以及更为富裕的阶层看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低收入人群常常会做出种种令他们难以理解的举动。困惑之余,他们用“愚昧”、“短视”等字眼表达自己对穷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然而穷人真的“愚昧”、“短视”吗?其实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艰难处境下最符合经济学规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