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题目1984年,一群俄国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语汇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专家们却摇着头笑了,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是它很懒惰。”请从这则材料中确立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原人教版)提示:这是一个要求写成议论文的材料作文题,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论据的运用),我想大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吃透材料,确立恰当的观点。确立观点必须依据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发现,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有:“勤劳”“智慧”“懒惰”“毫不掩饰”,…  相似文献   

2.
1.1984年,一群俄罗斯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语汇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罗斯专家却摇着头笑了,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是它很懒惰。”请从这则材料中确定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2.“我是一只被放在广场上的观赏鸟。早晨,我刚刚落脚广场,就被一只大手紧紧攥住,丢进一个口袋。‘小雪’和‘点子’跟我的命运一样……”“啊,他们把‘小雪’和‘点子’投进一盆滚沸的开水。啊,那只大手又抓住了我。我知道,我们要成为人类的盘中餐了……”请根据上面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俄罗斯专家来访,我们不忘热情赞扬几句,但俄罗斯专家却十分谦虚地摇摇头,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是它很懒惰。”试想一下,如果是几位中国专家在国外听到类似的赞美之词,恐怕十之八九都会以相同的恭维话回应对方。是中国人不敢正视自己民族的缺点吗?不是,我觉得是各个民族的民族性使然。实事求是、冷静而清醒地正视自己民族精神中的优劣,这是俄罗斯民族的特征与优良传统。讲究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自西汉时期开始,孔孟儒家思想被历代帝王广为传播运用之后,“以礼待人”便深深地在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4.
在西南边陲花山脚下的明江河水 ,带着丛林的灵气 ,养育了沿岸勤劳朴实的人民。他们不因这里穷山恶水而远走他乡 ,而是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 ,努力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然而 ,时至今日 ,“家庭穷 ,家长苦 ,孩子难读书”的阴影依然笼罩在花山人的心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民族的希望。”建国以来 ,我们的党始终没有忘记他们 ,祖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世纪之交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自治区主席李兆焯等党政领导风尘仆仆 ,不辞辛劳 ,深入到宁明县边境一线 ,访师生、搞调研 ,寻找“兴教脱贫”的路子。为彻底改变边境地区的落后面貌 ,让边民的孩…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的年代里,我们提倡竞争。纵观改革的浪潮,其活力无不源于“竞争”两字。正是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竞争,推动着改革的深化,孕育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繁荣。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上台竞争,显示自己的智慧,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以为敢于登台竞争,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自信意识,一种可赞的进取精神。一般地说,敢于上台竞争的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俄罗斯各个时期的读者不断地在普希金身上寻求他们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的当代特征.人民将普希金视作自己的同时代人,并没有把他当作历史人物.正如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感到普希金在我们身边.他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然而随着新人一代一代地成长,他也不断变得更加年轻,因此他总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承续着“普希金情结”.从这一文化现象中不难发现,许多传统的东西非常现代,许多现代的东西又非常传统.普希金让这两者和谐地相融、互补.事实上,传统与现代不可能截然分开.象一切事物一样,普希金的创作成为俄罗斯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对传统的认同与沟通的过程,它揭示出了文化演变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谈骨气》是吴晗同志六十年代初期的一篇杂文。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如何教育和帮助人民挺起腰杆、战胜困难,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作家责无旁贷的义务。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作者曾在该杂文集的“序言”中写道:“这两年我把主要力量放在写历史人物上,原因是……希望通过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的祖国的历史,学习我们伟大先人的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精神力量,斗志昂扬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纯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而学校图书室所蕴藏“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书香文化。正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最好媒介。,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认识到图书室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甚健,也极富幽默感,喝酒时更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中国人喝酒的场面不同,他们不重劝酒,而重视祝酒辞,俄语谚语“好的宴席不能没有好的酒,好的酒不能没有好的祝酒辞”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既然祝酒在俄罗斯的酒文化中如此重要,那么在祝酒时自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起来有如下四“宜”四“忌”。一、宜主动祝酒,忌强迫他人俄罗斯人热情好客,酒宴的主人都希望酒桌上的气氛活跃,每一位被邀请的客人都理应主动祝酒,表达谢意,这样主人就不会觉得酒席冷淡,达到了举办酒宴的目的。然而,在自己主动祝酒…  相似文献   

10.
冰心的哲理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的创作历程中有两个高峰期,一是“五四”时期,一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新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社会生活发生剧烈而深刻变动的时期,这时的人们需要对一切事物重新判定其价值,于是对“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人与人、人与社会应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人生观的问题,必然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人们觉得如果不把这些人生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搞清楚,要对生活进行新的评价就会因没有准则而成为虚妄的评价。人们企望有一种明确的人生哲学作为他们照彻玄秘、启示新路的明灯。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原因,冰心和“五四”时期、新时期的许多作家一样,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探究热情,在自己作品中风行着哲理性的内容。这显示了作家对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视,也反映着我们民族智慧在经历长时期压抑之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的民族之一。从远古以来,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就生息、繁衍、战斗在岭南一带,同各兄弟民族一起,为开发岭南地区和创建伟大祖国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壮族是由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古代的“越人”(或称“百越”、“百粤”)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生活习俗上,壮族一直保留有古代越人“断发文身”、“巢居干栏”、“鸡卜”等习俗,直至唐代,岭南地区还是一片“文身地”。从目前壮族聚居的广西柳江、来宾等地发现的大量文化遗址来看,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这一带地区已有人类居住。据《逸周书》、《淮南子》、《盐铁论》等汉文古籍记载,最早居  相似文献   

12.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光辉灿烂的文化,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的漫长时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  相似文献   

13.
曾子说:“吾每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自省的深入,即便如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永远看不见的盲点,正如文中所言:没有哪个活人能直接见到自己的背部。换个角度看自己,也即以人为镜,从别人身上看自己的不足,这样也许更能使自己不断地完善起来。我一直很欣赏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准确而深刻地说明了这样的哲理:人往往难以看到自己或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因为自己身处其中。我们需要时常换个角度来看自己,或是通过“外人”来了解自己。这能使我们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谁都不能说对自己或是对自己的小环境了如指掌。平时的行为习惯可能掩盖了许多东西,这些“暗处”的东西可能无害于己,也可能有隐患,也可能是“陷阱”。譬如学习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4.
一揭示出来。李新宇认为,无论哪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它的经典都在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塑造着民族的性格。一个民族如果要进步,必须不断地清理自己的传统,淘汰自己的经典。如果自己的历史并不光彩,曾经很野蛮很不人道,应该自觉地告别,不让历史形成的那些不文明、不人道的东西继续参与国人精神的塑造。比如,《三国演义》那个刘安见“皇叔”来了,为了表示对英雄和明主的忠诚和崇拜,就杀掉老婆给刘备吃,他的确很“忠”,也很“义”,却不把老婆当人看。这样的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受到了奖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再如,根据《三国演义》代表的传…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历史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学科。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饮血茹毛的原始时代,半坡氏族人在黄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上种上了世…  相似文献   

16.
“上帝赐给我们一捧土,我们在其中汲取养分。”这是古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凭借着智慧和汗水创造的灿烂文化就是这“一捧土”。这“一捧土”使得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别于另一个国家,从而成就了国家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造就了灿烂多彩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人,这实在是冤枉了那些撞钟的和尚。晨钟暮鼓、诵经拜佛正是和尚的职责,做和尚岂能不撞钟?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像和尚那样,一丝不苟地尽到自己的职责,我们周围就没有那么多渎职的现象了。把和尚撞钟看成是无所事事,无非是因为撞钟太平凡。但正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中,表现出了一种不平凡的精神,那就是“认真”。认真是一切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共同的思想特征。鲁迅、李四光、陈景润……这些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是不认真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数学教育必须培养想不断地自主学习并且能不断地自主学习的人。而我们的数学教育已经“生产”并还在不断“生产”大批惧怕学习的人!“想学”是人的一种良好状态,是一个人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即“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训练,还是智慧的累积,更是生命的成长、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当今是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是高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此,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女性半边天”等赞扬女性的词语频频出现,我们可以感觉到社会的巨大进步。现代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广大的个人空间和多重选择的机会,女性也不例外,她们既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又是社会的建设者,她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走近女性,看到她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执著、坚强及智慧,我们或感动或汗颜,当然,还有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