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的老同志说:“提起‘除四害,讲卫生’,总有人说那是‘大跃进’的产物,其实,它起源于建国之初,开始只是为反细菌战。”归功于“美国鬼子”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丹东、抚顺、凤城等地。先在抚顺后来在其他地区散布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这是我国初尝细菌武器的“滋味”。在此之前,美国已在朝鲜战场使用了这种武器。3月8日,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严重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屠杀中国人民。14日,政务院128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底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周恩…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档案馆档案珍品陈列展览的橱窗里,陈列着周恩来总理55年前指示沈阳市协商会议增选农民代表的一封电报。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1950年8月18日,沈阳市召开了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协商会议,会议选举出沈阳市政府委员33人。当沈阳市政府委员名单上报到政务院(即国务院)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对这个名单中没有农民委员提出了意见。9月15日,周总理致电给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沈阳市政府委员名单中无农民代表,而沈阳近郊有农民约50万,宜增加农民代表壹人,请考虑提出人选。”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沈阳市第二届二次协商委员会会议协商…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是位老公安,解放后人民警察有过哪几种帽徽?恐怕也不一定回答上来吧,这里向你介绍建国以来人民警察帽徽变革的情况。 1950年1月,公安部拟定《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服装样式草案》,并于2月8日上报政务院。2月11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了这一草案,批复中称:“所拟  相似文献   

4.
日前,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长达37年之久的赵炜女士讲述邓颖超生前的点点滴滴。共同理想使他们走到一起邓颖超与总理的相识相恋并没有特别的传奇色彩。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很开朗的,关键就是他  相似文献   

5.
文革”期间,周恩来对濒临灭顶之灾的出版事业十分关心,多次作出指示和采取各种措施,为纠正极左思潮、恢复出版工作费尽了心血。为什么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竞如此关注出版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中先后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和办公室主任的吴庆彤,在他所著的回忆录中作了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大姐从1949年10月间(邓大姐回忆是11月间)由中南海的丰泽园迁居到西花厅,一直居住到他们相继去世.曾在西花厅工作过的先后有近百人,为总理服务和为邓大姐服务的人员,两位老人家分得十分清楚.大姐的秘书、司机、服务员,是按规定为全国妇联的编制;医护人员是中央保健部门派出的,编制在保健部门;其余是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人.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大使涂允檀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宣布率领全体使馆人员起义,从而成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起义的驻外大使.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原淮安县委)档案馆珍藏着四封周恩来"家书"。这四封信都是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寄往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县委的,内容都是关于总理的"个人家事",都与周恩来的一位亲属有关。这位亲属就是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可谓:驸马巷情牵西花厅,四封"家书"独因一人。周恩来的八伯周贻奎得过小儿麻痹症,留下腿疾,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多年受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八婶母杨氏1877年出生在宝应县天平乡一户农家,  相似文献   

9.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贵刊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给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启迪。我们报社许多同志也与我一样,对贵刊特别偏爱。在1989年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订阅贵刊仍是人手一份。近读贵刊第11期《甘当一只勤于耕织的蜘蛛》一文中写到“1966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富汗、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这是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访问。”还说“这是周总理  相似文献   

10.
1950年10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指出:“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印刷是三种性质不同的工作,原则上应当逐步科学分工。”遵照这个指示,出版总署决定,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从1950年12月1日起,即实行改组,人民出版社、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  相似文献   

11.
一次最严厉的批评1959年11月18日,周总理的秘书顾明同志通知我,总理要找我谈话,要我马上到西华厅去。这是我一生中受到周总理的最严厉的批评。当我走进总理办公室时,周总理正在批阅文件。他先把一封信给我看。这是李富春同志写给小平同志并报周总理的信,内容是批评人民日报11月16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1月到10月全国工业生产情况,报道这十个月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同期增长48.9%。富春同志认为,这篇报道严重违反中央规定。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7,(9):37-37
日前.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长达37年之久的赵炜女士讲述邓颖超生前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怀着胜利和喜悦之情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日下午,新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以外长身份亲署公函,将毛泽东主席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分别送交给在南京、上海和北...  相似文献   

14.
飞花拾零     
国务院为何没有办公大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国务院(1954年前称政务院)就在中南海办公,都是老式旧平房。50年代中期,有同志建议改建扩大,但周恩来不同意。后来,有人又建议盖一座政府大楼,周恩来坚决不赞成,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我就不盖政府大楼。在筹备庆祝建国10周年的“十大建筑”过程中,有关部门又提出修建政府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15.
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归文化部领导。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冯雪峰,翻译家蒋天佐当副社长,聂绀弩、周立波、张天翼、曹靖华、冯至任副总编辑。据说,冯雪峰是当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派来的,还给了他一辆詹姆牌小轿车,那是副部长一级的高干才有的专车。人文社是专业的国家文学出版社,因此人们戏称之为“皇家  相似文献   

16.
近日,太仓市召开秘书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宋建中,市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王国其,市委办公室、市人事局、档案局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全市100多个单位办公室主任、秘书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将档案工作列入会议的重要议程,总结了2007年全市档案工作情况,部署了2008年档案工作任务,表彰了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档案工作列入秘书丁作的重点,对于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加强秘书工作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望着摆放在案头的总理遗像,他那亲切和蔼的音容笑貌尽现眼前,不禁浮想联朗,引起久久的思念。 很早就听到了“周恩来”的名字,还在斯诺等人的著作中读到过他那饶富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第一次看见周恩来,则是1937年9月27日在太原,他到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正罗青长,1918年生,四川苍溪人,初中一年级文化。1932年秘密参加共青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在红军政治部门从事联络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总政治部干事;1937—1938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部情报训练班,任林伯渠机要秘书;1941年调回延安,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情报机要工作;建国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外交、情报、对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女作家女记者杨刚,曾经担任过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开国大典的盛况是由她报道出来的。周总理、邓大姐称赞她是“国家少有的女干部”。 1905年。杨刚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现为仙桃市)一个富裕家庭。八九岁就能赋诗作文,人称“小才女”。1928年春,杨刚被北平燕京大学英文系免试录取,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杨刚写了不少诗歌、散文、小说,并协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译过《活的中国》。l928年秋,杨刚在燕京大学完成学业,第二年夏,赴香港接替萧乾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在报纸上宣传抗日民主,反对投降倒退,并发表  相似文献   

20.
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旧部袍泽及亲友出席的宴会,以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在这次集会上,周恩来回想起当年他在延安两次会晤张学良将军的往事,同时即席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席间许多和张学良一起参加“西安事变”的东北军旧部和中共重要人士,耳闻周恩来的讲演泪水潸然。特别是张学铭和张学思,对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