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新闻手机客户端,传统媒体网站如人民网、凤凰网也都大力打造其App应用。为了吸引受众、提高品牌竞争力、获得更好的收益,各大网站针对受众对于新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渴求,在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都推出了一些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本文以凤凰网对"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新闻专题策划为例,比较其移动客户端和门户网站在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得出在移动新媒体时代传统网络媒体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一些专题策划,通过多方位集中报道某一件事情,从而使得读者对该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往往在新闻策划中,会遇到一些题材主题很"硬",也就是说缺乏一般新闻所具备的可读性,如何让这样的"硬策划"实现"软着陆"?下面,笔者以《山西农民报》2014年3月21日推出的一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策划报道为例,解析"硬策划"如何实现"软着陆"。策划的内容设置因为本次策划定位是做一份指导乡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用手册,所以内容上肯定是侧重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很硬的内  相似文献   

4.
符蕾 《新闻传播》2014,(2):267-268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给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带来挑战,编辑内容、手法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锤炼自己的策划能力、鉴别能力和加工能力,汇集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拓宽编辑思路,全方位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新闻编辑水平,凝聚传统媒体新闻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专题应当是网络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报道,集多种传播手段于一身的海量信息的精准聚合。针对当前网络专题形式单一,海量信息无序堆砌造成传播“失效”现象,本文结合组织策划网上报道实践,提出精准策划,精心设计制作,在把握新闻精准传播与海量信息呈现的度中,实现网络专题报道的有效传僠。  相似文献   

6.
<正>为营造浓厚的新闻业务研究氛围,提升新闻队伍理论及实践水平,皖西日报社坚持在新闻队伍中开展"新闻业务大练兵"活动,围绕新闻改革与创新,组织全媒体队伍结合各自的业务分工,进行新闻业务论文练笔,取得了一点成效。本期精选了部分业务研讨文章,内容涉及地市级党报的新闻策划、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提升深度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编辑是新闻网站网络编辑的重要工作。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专题存在同质化和碎片化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加强专题内容策划、整合资源,专题采用深度报道模式,变平面堆积为深度拓展、彰显个性,提升品牌形象,网络新闻专题作为商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立体需求,增设与网民互动栏目。  相似文献   

8.
王慧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51-152
新闻专题是新闻深度报道的方式之一,是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对原信息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同过多篇幅、多角度的方式对新闻进行全方位报道,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总结性的特点,新闻专题报道策划是运用传播信息的各种手段,为受众提供最佳信息的创造性活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专题成为新闻媒体竞争的重要领地之一,优秀的新闻专题报道策划能让新闻专题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专题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遇有重大事件时,所采用的集群报道的形式,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就形成了专题新闻网页,可糅合多媒体表现方式的线性叙事或集合多篇新闻的专题版面并不能称其为融合新闻,本文透过澎湃新闻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等国内外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谈一下如何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把专题"报版"上网转变成真正的融合新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专题的编辑策划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对新闻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新闻专题研究日益增多,新闻专题的编辑与策划成为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新闻专题编辑策划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新闻专题编辑策划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发展,网络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单一的新闻消息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当有重大新闻发生时,受众希望对信息的前因后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媒体采用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报道等形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在网络媒体中,则出现了网络新闻专题这一形式.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络新闻传播中一种特有的形式,在新闻网站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作为一种深度报道形式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成为了各大新闻网站树立报道特色,加强品牌竞争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对网络新闻专题及其如何策划制作应该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意在以此为主题对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特点及其策划做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万波 《今传媒》2017,25(11)
本文以阳光报-阳光网2015年策划、组织的"抗战老兵笑脸征集活动"的特别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媒体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本文认为传统媒体在报道上需结合新技术、新平台进行新闻产品生产,网络及新媒体平台是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也是新闻产品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加,但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不多.为此,加强新闻网站内容建设,打造更多的网上品牌,已成为当前新闻网站面临的现实课题.如何打造新闻网站品牌优势,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强化新闻专题策划是一重要法宝.在实际操作中,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两天内容官实验室【品说】栏目组织了个线上的局,主题是:传统媒体套路如何指导内容营销?今天把大家的观点做个整理分享给大家。说明下这次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讨论的话题,是从整体趋势上探讨,并非一概而论。议题一: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专业度有哪些值得内容营销人借鉴?1.传统媒体的现场感(@张辉、@袁野)传统媒体在策划一个内容的时候,一般都是只有新闻  相似文献   

15.
媒体必须不断进行新闻创新才能发展,而新闻创新必须首先做好选题策划。媒体没有选题策划就没有定位,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报道深度,就没有报道广度,就谈不上内容为王,就没有话语权,必然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得过且过、无关痛痒。不认真、不持续做选题策划的媒体其结果必然是被边缘化。传统媒体本已步履艰难,再不创新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新闻创新才是媒体生存发展之道。本文针对新闻采访选题策划进行简述,对选题策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固然有很多优势,比如全天候的实时性、参与的低门槛、强大的互动性、海量信息储存等,但在对新闻事件深入探究,以满足受众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前景预测、观点评论等深度需求方面,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依然是传统媒体的"杀手锏"。从近几年的新闻改革实践看,不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新闻报道策划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沧州报社举办新闻策划专题研讨会6月20日,河北省沧州报社会议室座无虚席,沧州日报和沧州晚报两个编辑部的全体采编人员和报社领导一起,围绕新闻策划进行了一次深入研讨。新闻策划是近几年来各媒体都特别关注的话题。沧州报社这天有10多位同志作了专题发言,就为什么要搞新闻策划、如何搞好新闻策划、新闻策划涉及哪些内容、掌握什么原则和注意事项等问题,畅所欲言,讨论颇有深度。其中几位同志还具体地总结介绍了各自成功策划的经验体会。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6篇。沧州报社多年来为提高人员素质和报纸质量,一直重视业务研讨。(周文…  相似文献   

18.
彭兰 《中国编辑》2007,(5):31-35
随着网络新闻专题在新闻竞争中作用的不断增强,专题的内容策划已经被网站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新闻编辑的创造性也在专题的策划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正面临发展的瓶颈,突破和创新是唯一通道。法制报如何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的样式和内容,切实服务受众群体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通过对系列新闻实践进行阐述,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也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还着重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期以河南法制报的具体新闻实践为全国法制报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和新媒体相比较,当前我国的一些传统媒体暴露出对新闻深度发掘不够,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要想凸显优势,传统媒体还要在新闻采编前进行必不可少的策划,不断对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进行分析总结,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力求做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