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而城市化进程中诸如开发区建设、大学城建设等所带有的盲目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旨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规划的控制作用、开展土地利用公示制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建立耕地实时监测系统,有效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藏将迎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给耕地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分析了西藏耕地资源的现状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并就应对城市化所应采取的耕地保护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而城市化进程中诸如开发区建设、大学城建设等所带有的盲目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旨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规划的控制作用、开展土地利用公示制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建立耕地实时监测系统,有效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发展、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探索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另一方面探讨了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很严峻,耕地数量的逐年锐减,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结合工作实际,重点阐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立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的占据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耕地是整个农民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根本。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在于耕地和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性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更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耕地和农田数量越来越少,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尽管我国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同时该政策也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农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状况与对策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它是城乡用地矛盾最为激烈的集中区。城乡结合部的耕地保护问题和对策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全局性问题。研究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有利于协调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内涵的分析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并不会对耕地带来威胁,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因为世界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越高.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在于,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城镇规模扩大,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减少,部分地区反而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而且"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很大,是城镇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的6倍以上,如果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减少两栖占地现象,农村居民点整理必然为城镇扩展提供动力.当然,有农村居民点作为城镇扩展后备土地来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地扩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了,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目前最为关键的解决途径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此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尝试定义了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LUUI=(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并验证其可行性,旨在倡导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弱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现阶段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北京师范大学赵烨教授向本刊介绍了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耕地等级变化野外监测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的研究进展状况。赵教授在回顾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与生态恶化及其对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潜在危害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开展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集成化管理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耕地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人类依赖耕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生产足量的食品、饲料、纤维、燃料和原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耕地保护遇到了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方面的挑战,文章探讨了在新的条件下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韩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琦  金继红  张坤  许再超 《资源科学》2007,29(2):149-155
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农村耕地减少,工业、商业等非农建设用地扩大必然过程,且一般都会呈现“倒U型”的曲线变化规律。而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是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最快时期。而土地利用结构上则大都经历过先工业用地快速增长,然后是城市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的快速增长过程。而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度是不同的,通过对韩国和日本研究发现,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耕地与GDP、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投资及城市化水平等存在着很强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对我国正确处理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形势下,国家开始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但是与之配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从休养生息的要义解析、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耕地保护制度的演变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脉搏所在。并从耕地的时空格局、耕地质量、耕地安全与激励机制等四个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耕地保护转型总体框架;从生态整合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视野,构建了耕地永续发展生态格局路径框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实际工作的实施,促使我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总体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耕地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而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此我国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对于耕地保护越来越重视,并对原有的土地管理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强化与完善,加快转变了传统的管理观念,通过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对耕地保护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加强建立了新的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管理效率和质量,促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因此,笔者针对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了研究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不能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严峻现实,加大耕地的劳动力投入,既能促进土地边际生产力,又能促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既能提高农民务农收入,又能保护耕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6.
坚持耕地保护,浅谈城市化建设与集约节约用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及土壤环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城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在耕地数量逐年锐减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随之变化。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利用1989年-2003年统计资料和2003年采样分析数据,对郑州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郑州城市化的发展,郑州市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持续递减趋势,年均减少耕地379.78hm^2,年均耕地减少率为0.96%;各区耕地空间变化率相差显著,尤以惠济区耕地数量变化较大;未来耕地数量递减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郑州市东、北方向,符合郑州市的城市化发展方向。研究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区扩张对土壤环境影响较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逐渐加重,尤其是铬的浓度增加明显,其次是砷,其他重金属元素则轻一些,土壤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与城市化发展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完成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其中的一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很多保护耕地的政策,减少了耕地面积锐减这一情况,但是也降低了总体的耕地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没有相应的保护耕地的执行部门,其次是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没有收到广泛的认同。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让农户有耕地保护的意识,加强社会对耕地保护的支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耕地保护之间的平衡性,彻底落实我国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9.
耕地流转的人文驱动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耕地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中,耕地变化阈值和政策因子的量化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变化特征入手,借鉴logistic曲线构建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数量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而“耕地转用饱和度”与驱动因子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人文驱动因子包括社会经济类因子和政策类因子,对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数量变化,后者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行政与财政体制,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级市和25个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县级政府多重角色选择与责任规避的机理,揭示了县级政府规避耕地保护的责任,导致耕地过度损失的原因,以及实施耕地保护县域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构建补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经济人的特性,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巨大收益差距,且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是其热衷于推动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财政损失,缩小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边际收益差值;在省与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设立耕地保护补偿项目,并以省内耕地现状数量与质量、人均粮食产量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准,建立补偿资金转移支付预算模型,不仅具有客观公正性,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如果实施补偿,补偿资金成为耕地保护好且产粮多的县域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将会有效激励县级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