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陶健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9):125-128
美声唱法是伴随着歌剧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它以歌剧和艺术歌曲这两种题材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因其遵循人体发声器官和共鸣腔以及气息运用的科学规律,使得声音自然流畅、连贯而富有弹性。我国的民族唱法来源于生活和劳动,有朴实亲切、明亮优美的特点。借鉴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法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民族唱法,使现代民族唱法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2.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发展史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的,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尖锐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现实主义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角色的演唱方法经历了王昆的"土嗓子唱法"、郭兰英的"戏曲唱法"到彭丽媛的"中西结合唱法"的演变。三个不同的喜儿角色的演唱特点折射了三个不同时期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唱特点,这也大致勾勒出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真实主义歌剧于十九世纪末期登上歌剧舞台,在整个欧洲歌剧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从真实主义歌剧的剧本、重唱与合唱、器乐曲及唱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真实主义歌剧的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声与情是声乐艺术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所讲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此,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欧洲歌剧唱法依照音域、音色和音量来划分声部。中国昆曲注重演唱为角色服务。角色为剧情服务.但在演唱上却出现相对于欧洲歌剧唱法的特别的声部超越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歌剧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声乐条件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演唱风格。从最初天然、淳朴的原生态,逐渐与传统戏曲艺术结合,后期又继续吸收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现代通俗唱法等,使民族歌剧艺术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并走向多元化发展。文章对我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笔者个人的一些经验与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诸如《木兰诗篇》《运河谣》等一批新作的推出,民族歌剧的创作已驶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这就要求民族歌剧演唱的教学也要相应的跟上歌剧创作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半轻声唱法为例,探讨提高歌剧演唱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西歌剧演唱艺术迥然相异的美学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戏剧唱法”由于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其美学价值是达意之情,美学理想是韵味。韵味又包含着字、声、情、神韵,四合一达到塑造人物、表达故事情节、感染观众之目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品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风貌和精神。西洋歌剧演唱艺术“美声唱法”由于受到音乐创作观念和演唱家本身对歌唱技巧的审美追求,其美学价值是华声之情,美学理想是唯美。它用一种均匀、统一、华丽、完美的声音艺术达到感染观念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是随着艺术歌曲、歌剧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它主要以艺术歌曲和清唱剧、歌剧等题材作为表演形式。它的歌唱发声是在遵循演唱者自身的发声器官、共鸣腔以及气息运用的科学规律,充分挖掘最佳声音潜力,使得声音自然流畅、音色优美、连贯并富有弹性。而我国的民族唱法来自于生活和劳动中,它的声音具有朴实亲切、明亮高亢等特点。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唱法,可以逐步完善我国民族唱法,达到更具魅力、完美的民族唱法。  相似文献   

10.
张召 《华章》2012,(20)
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嗓音甜、脆、宽、亮为特征,融情、声、字、腔于一体,并伴有形体表演的演唱方法.灵活运用气息是学好民族唱法的先决条件.采用既有真声特点又有假声功能真假的混合声,才能满足歌唱的多种需要.民族唱法中要实现“声形结合”:形体表演在表达情感时要真实感人;歌唱表演时要做有目的性和延续性的动作;形体表演是为演唱服务的,目的在于锦上添花而非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民族唱法是西洋美声唱法(Bel Canto)的起源,是在18世纪歌剧大发展时定格下来的.现在"美声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唱法盛行全球,并且影响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唱法.而中国唱法所包含的戏曲唱法、民族唱法和曲艺唱法,是中国歌唱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外来唱法和保持、发展本土唱法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将中国唱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山西民歌的歌唱技巧,追寻和探索山西民歌唱法的规律,在于开拓山西民歌唱法的视野,增强山西民歌唱法的适应能力,从而形成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把山西民歌文化带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声乐唱法自古以来来源于生活,以自然的民谣唱法为基础,现已发展到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声唱法为主的新体系。本文认为,只有在了解朝鲜族民族特色和掌握发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建立更科学和系统的朝鲜族民族发声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学艺术的交流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变得频繁起来。中国民族歌剧可以适当借鉴美声唱法,在此基础上把民族唱法发扬光大。本文就中国民族歌剧声乐"美声化"的趋势的相关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16.
歌剧中的歌唱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歌剧的整体音乐风格等紧密相关,承担着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等重要功能。分析歌剧《原野》音乐创作特点,探讨该剧金子唱段的戏剧功能及其演唱处理,启示演唱者把技巧处理与情感处理有机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完美演绎人物角色与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苗族民歌流行着真声与假声两种唱法(以贵州省丹寨县嘎闹苗族为例),每种唱法所表达的情感深度各有不同。每种唱法在其特定的场合会各有其优势,特别是它那独特的假声唱法,在众多场合都体现出它独到的优势,因为在那漂亮的假声背后会隐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假声是苗歌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假声把苗歌艺术引到艺术的一个高度。本文通过诠释苗歌真声与假声的对比,寻找真情与假情的体现,探索苗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吴其辉先生在多年的声乐教学探索中开拓了一条将中国戏曲与意大利歌剧唱法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其富于创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的声乐演唱及教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空间。本文以吴其辉声乐教学的部分手段为例,进行了歌唱技术层面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三女合一"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在80年代通过鉴定得到社会认可的。把三种唱法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构建一种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唱法"。这是三个各不相同的领域,要让一个歌手既可以演唱西洋歌剧咏叹调,又可以演唱中国歌剧选曲、中国戏曲,其演唱方法、风格都是迥异的作品,其难度的确是相当大的。但武秀之教授用实践证明了"三女合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剧声乐演唱共性要求包括呼吸和共鸣腔体的运用、咬字吐字的清晰与准确、行动中歌唱的能力等三个方面,个性特点包括以美声唱法为主、以民族唱法为主、以通俗唱法为主、声乐零基础等方面.音乐剧声乐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才能培养出适合音乐剧演唱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