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把数学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说数学”的方式,强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华忠 《山东教育》2005,(28):48-4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苦学”变为“乐学”。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黄毕年 《云南教育》2004,(19):36-3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基于个人独特经验基础上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积极为学生构建个性化思考的平台和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多样化,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品质在课堂上得到发展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体验、理解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发展的过程。以下就“求最值问题”这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角色要作相应的改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真正转化为“主动探索”。怎样才能让“新课标”的这些理念走进课堂,并内化为操作的教学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生机,富有个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内容的设计,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使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戴妙菊 《吉林教育》2006,(10):45-4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生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雪凤 《新教师》2023,(12):69-70
有效的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经历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四基”与“四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以新课标精神指导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改变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脱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徐新 《云南教育》2004,(1):38-3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从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指出“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同学们怎样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怎样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自学能力的强弱,下面就谈谈培养自学能力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确,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衰减,逐渐讨厌数学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这些理念中可以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仝过程足课程实施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活动的主流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并体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此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进一步发展数学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可见,“体验”应该成为数学教学中的灵动音符。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体验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是数学课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一个真实有效数学教学过程是鲜活的、生动的、动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情感,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生活的经验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都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积极热情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活泼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