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刊文的差异,探索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途径。【方法】 基于科睿唯安数据库,比较2014—2016年CMJ与三大医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期刊载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作者来源分布情况。【结果】 CMJ的即年指标与被引半衰期都与三大医学期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CMJ本国作者载文的比例明显偏高,整体引用率较低,载文国外作者大部分源于亚洲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论】 CMJ国内论文总量很大,但影响力不高。需要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加大吸引国际稿源的力度,在提高期刊国外稿件刊登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外稿件的质量,真正实现期刊关注程度的国际化,使CMJ真正成为引领国内英文期刊迈向国际化品牌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
国际著名四大医学周刊栏目设置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和BMJ《英国医学杂志》(简称四大医学周刊)的栏目设置及内容特色。【方法】逐期浏览2013年1-6月四大医学周刊,其中BMJ 26期,JAMA 24期,NEJM 26期,The Lancet 25期,分析101期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内容特色。【结果】 四大医学周刊每期都包括十几个栏目,有固定栏目和非固定栏目,每个栏目根据期刊内容刊登不同数量的文章。内容主要以研究类、观点类、通信类、人文类等为主。【结论】四大医学周刊栏目设置多样、灵活、内容丰富,突出了期刊办刊特色及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国外医学期刊研究数据共享经验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实践,探讨适合我国期刊的数据共享方案。【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国外医学期刊有关数据共享的政策与要求,以及国内外医学期刊数据共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国外医学期刊虽然致力于推进数据共享,但总体效果不尽人意;我国期刊对数据共享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数据共享政策制定方面进展缓慢。期刊需要多方合作,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工作。【结论】 我国期刊数据共享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期刊可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数据共享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医学期刊在富媒体数字内容开发方面的有效路径。【方法】 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期刊》四大医学期刊网站富媒体数字内容为主要调研对象,结合国内医学期刊现状以及笔者所在编辑部实践情况,分析探讨我国医学期刊富媒体数字内容开发现状。【结果】 随着数字化出版革命的不断演进,富媒体内容已经成为四大医学期刊数字内容增值服务的重要部分,具有如下特点:均较早地引入专家视频、音频访谈内容;越来越多的文章以富媒体形态出版;对期刊学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推出多种交互式产品;出现视频形态的“文章”;信息图得到广泛应用;部分资源通过付费订阅等方式开辟新的营收途径。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富媒体内容开发能力薄弱,应当从加强集约化经营、重视专门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充分发掘自身特色资源等方向入手,增强富媒体内容的开发能力。【结论】 国内医学期刊应当学习借鉴四大医学期刊在富媒体内容开发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色,提高富媒体内容开发能力,更好地促进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2011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类型进行了比较,发现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的论著偏多(分别占72.4%和15.0%),而发表的述评(分别占2.6%和6.6%)、综述(分别占2.3%和4.7%)、进展类文章(分别占2.1%和14.4%)、读者来信(分别占1.1%和46.5%)偏少。提示作为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今后需要对发表的文章类型做一定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方案实践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方案的具体举措,介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实践情况。【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外网站情况及CMJ实践经验。【结果】 目前全媒体出版方案措施主要包括基于XML技术的网络发布及移动端出版、多媒体内容展现、优先数字出版、邮件推送及微平台发布,CMJ正实践上述方案。【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可结合自身情况,采取融合式全媒体出版方案;CMJ已初步实现全媒体出版,但仍需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国内外眼科学、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差异,为期刊编辑今后制定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国内外眼科学、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各10种,收集期刊的被引半衰期以及其他期刊评价指标,比较国内外相同学科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差异;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对国内外眼科学、数学、环境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眼科学和环境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均短于国外相同学科期刊,我国大多数数学期刊被引半衰期长于国外数学类期刊。我国眼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环境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与平均引文数呈正相关;国外3个学科期刊被引半衰期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P均小于0.05)。【结论】 我国眼科学和环境科学期刊编辑今后首要任务是提升期刊国内显示度和持久影响力,数学期刊则需提升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类/专科类期刊栏目建设和专题策划的差异化情况,从突出相关学科期刊差异化发展的视角,探索综合类科技期刊有效避免不良竞争、与相关学科期刊共赢的高质量发展途径。【方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期刊学术影响力情况和中国知网的期刊栏目发文引证数据,以处于不同学术影响力水平的老年医学相关学科的8种专科类和综合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纵向(不同学术影响力期刊)和横向(综合类与专科类期刊)分析比较期刊栏目建设和专题策划的差异情况。【结果】学术影响力较高的4种期刊中,综合类和专科类期刊的栏目发文量排名、篇均被引频次排名差异较大;学术影响力较低的4种期刊中,综合类和专科类期刊的差异较小。在不同学术影响力期刊中,专题类、特色类栏目是促进差异化的重要栏目;学术影响力较低的4种期刊的指南共识类发文的学术质量有待加强,专题数量和选题质量需要继续提高。应通过降低相关学科期刊间共有专题比例,关注选题综合性、专业性、连续性,以及与国家重要课题结合等加深差异化程度。【结论】医学综合类科技期刊需要提高栏目统筹管理水平、加强特色类和专题类栏目建设、注重指南共识类文章的学术质量,从差异化视角推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5种医学期刊和《英国医学杂志》2001年述评文章的刊出情况,对5种国内医学期刊述评的刊出情况与1995年作了对比分析,并与《英国医学杂志》述评的刊出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医学期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地终审会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效果。【方法】 2015年4-6月,在总结《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8年来异地终审会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既往文献,比较异地终审会与本地终审会的差异,以及异地终审会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结果】与本地终审会相比,异地终审会专家学科知识涵盖更全面,可减小审稿的地域局限性;减轻本地编委终审压力,调动异地编委审稿积极性;更加强了编辑部与编委的沟通和联系;扩大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高了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结论】异地终审会可以达到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分析测试学报》稿源不足的现象,探索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测试学报》近6年的投稿数量,分析投稿量的逐年变化趋势和稿源流失原因,从期刊建设角度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结合期刊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决稿源不足的难题。【结论】 加强组稿约稿、提高装帧设计质量、注重期刊宣传和善用激励措施是期刊应对稿源不足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材料冶金领域国际一流期刊Acta Materialia的办刊策略,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Acta Materialia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库统计,分析了Acta Materialia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威望的原因,总结其办刊特色和运行机制,得出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MST)的办刊实践中。【结果】 坚持办刊特色和内容高质量的方针、全球化的办刊视野和编辑出版分离的办刊模式是Acta Materialia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其运行机制应用到JMST的办刊实践中,编辑出版分离、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编辑队伍素质和建立国际专业的编辑体系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JMST的办刊能力和期刊影响力。【结论】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将国外优秀期刊的成功办刊模式和经验应用到办刊实践中,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对优质稿件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期刊影响力,打造国际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行业期刊提升选题策划质量的途径。【方法】 结合《中国环境管理》的实践探索,对行业期刊快速积累选题资源的途径进行了梳理。【结果】 行业期刊应尽可能发挥选题的集聚效应、注重时效性和可读性。《中国环境管理》的稿件质量有较大改善,同时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结论】 提升选题策划质量是塑造行业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内容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国内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中国肿瘤临床》为例,介绍其立足学科建设、发挥学会优势、加强优秀选题与组稿等一系列举措,总结经验与体会。【结果】《中国肿瘤临床》的内容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分别于2013年与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结论】内容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基石与核心,科技期刊应积极研究与开拓,调动一切有利资源,打造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医学期刊组织专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医学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放射学实践》杂志为例,介绍其通过与协办单位合作、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题组稿的经验和体会;比较、分析专题论文和非专题论文的质量。[结果]《放射学实践》近3年成功组织了22个专题,极大地扩大了本刊在业内的影响。专题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量均明显高于非专题论文。[结论]医学期刊编辑应该结合自身杂志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专题组稿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为提高期刊质量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als with intercultural aspects of privacy,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apanese and the Western view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our discussions with Rafael Capurro – a dialogue now represented by two separate but closely interrelated articles. The companion paper is broadly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concepts of privacy and individualism in “Western” worlds; our main theme focuses on different concepts of privacy in Japan and their sources in related aspects of Japanese cultu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papers is apparent in our taking up identical or similar topics in each paper. Reading our two papers in conjunction with each other will bring about deeper and broader insights into the diverse values and worldviews of Japa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at underlie concepts of privacy that at a surface level appear to be simil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