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海虹  钱建伟 《今日科苑》2009,(23):120-120
本文通过对气象预报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常用的环境气象指数(如紫外线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和生活气象指数(如舒适度指数、晨练指数、交通气象指数、旅游指数等)的诠释,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上述气象指数的意义及实用性,充分地发挥气象预报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气象科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近年来,公众传播媒体迅猛发展,与气象服务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些气象服务指数,而气象服务指数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因此,文章针对如何运用气象指数提高生活质量进行分析,从而增强人们对气象条件的认知,不断地提升其科学意识,发挥气象指数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为了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使得包括天气预报在内的各种要素预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一系列以气象科学为核心的气象服务指数,陆陆续续在大、中城市的新闻媒体上公布。这些指数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象要素具象化(表现为数字和等级),无疑能提高和加深人们对气象条件的感受和认识,提高生活的科学含量,让人明明白白地生活。穿衣指数 穿衣气象指数是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新兴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能很好地弥补传统农业保险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然而,目前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较难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推广,究其原因在于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技术难题和市场障碍。要促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完善设计和顺利开展,应完善指数选取机制和产品构建程序;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水平;对农作物气象产量进行合理分离,提高传统农户对气象指数保险的认知水平;积极研发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拓展气象指数保险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5.
降雨指数期权是为了消除降雨气象风险给降雨敏感行业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理念应用于降雨气象风险管理。降雨指数期权合约的设计及出现能有效提高农业降雨气象风险的管理水平,从而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在对国内外降雨指数类衍生品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降雨指数期权合约的设计及其在规避农业降雨气象风险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青海省格尔木、五道梁、沱沱河3气象站3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结合天气预报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理论,探讨了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各旅游景点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方法:用最靠近景区的气象站所提供的天气预报资料和逐时观测资料作为景区气象指数预报的基础,再根据各景区的经纬度、海拔高度进行订正,最终获得旅游景区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格尔木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着装厚度气象指数预报的经验公式,选取气温、风速气象因子,对经验公式加以修正,从而得出格尔木着装厚度气象指数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通辽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年—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杨柳树物候观测资料,对影响杨柳絮飘飞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杨柳絮始飞期主要气象预报指标,建立了杨柳絮飘飞气象指数预报方程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利用2022年通辽地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资料对杨柳絮始飞期以及杨柳絮飘飞指数等级进行预报,并通过实景观测数据进行验证,预报结论与实际飘飞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杨柳飞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可为日后开展杨柳飞絮气象预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格央  仓决 《西藏科技》2014,(3):31-34
2013年西藏自治区气象台以自治区级政府决策部门高端用户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咨询的形式,开展了年度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满意度与高端用户需求问卷调查。将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数据资料归为5类综合指标,利用天气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 CSIWS 模型,计算综合指标的满意值和满意度,并分析决策气象服务需求度。结果表明:2013年西藏自治区级政府决策用户群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指数为94.6%,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满意度指数低于其他指标,是今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改进的重点。政府决策部门高端用户群对决策气象服务信息需求度为100%。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影响温州市日用电量的气象因子,选取关键气象因子建立温州市日用电量预报方程,并对预报方程结果进行修正。使用日用电量的距平来确定用电量指数,并对指数进行定义分级,然后再对日用电量的指数预报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认知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发生在我国北方显著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结合同期北京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如下:①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复合指标体系。将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覆盖型重污染、边缘型中度污染、远距离轻微污染和远距离无影响;②2001-2009年,我国北方共计发生136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贡献的最高值出现在秋末(11月)和冬初(12月),以覆盖型重污染等级为主,共计发生17次,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306;③从传输路径上划分,则是以西北路径为主,共计发生59次,其中2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41%。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42;④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以2天为主,共计发生56次,共有1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25%,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16。  相似文献   

12.
李德  景元书  祁宦 《资源科学》2015,37(4):700-709
利用1980-2012年淮北平原冬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气象资料及其单产、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等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连阴雨综合致灾因子,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方法进行致灾等级划分,综合连阴雨致灾强度、灾损率和冬小麦对连阴雨的敏感性及其抗灾能力,建立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指数(R)并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致灾等级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的阈值(D)分别为0.0D≤0.20、0.20D≤0.40、0.40D≤0.6、0.60D≤1.0。灌浆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划分为低、中、高和特高4个风险区,R对应阈值分别为R≤0.25、0.25R≤0.50、0.50R≤0.75和R0.75,其中:特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淮的阜南、颍上县内,平原中部大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中部偏北和平原东南部与江苏省接壤的小区域为中风险区,砀山和亳州北部乡镇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翀  石城  邵楠  胡学英 《科技通报》2011,27(3):336-341
研究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能力的评估方法,建立天气雷达运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地选取现有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资料,定量地评估各型号、分时段的雷达业务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及其变化趋势.编制能反映雷达运行能力的各类评估图表,并以图表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生活质量,是我国21世纪的两个重要政策目标。对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和国家创新能力指数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和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生活质量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国际差距都比较大;中国当前的创新政策与创新环境比较好,实际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5.
TC灾情评估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0216号台风Sinlaku、9417号台风Fred、9909号热带风暴Wendy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3个“著名”热带气旋(TC)对温州造成的灾情评估指数和灾情指数,发现:Sinlaku的灾情指数大大低于同样在温州登陆、同样时逢天文大潮、强度、路径相似、灾情评估指数相近的台风Fred的灾情指数,甚至明显低于灾情评估指数定义为中灾的9909号热带风暴Wendy。说明气象预报的准确及时与科学的防御减灾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文中提出了一些减灾对策,可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受经济成本、取暖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短期内燃烧化石能源仍为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形式。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文章回顾了区域供热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介绍了近10年来国家相关的供热政策,详细比对分析了我国北方现有各项清洁供暖技术的优劣,包括:清洁燃煤供暖、天然气供暖、电制热供暖、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核能供暖等,最后对清洁供暖领域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探讨解决路径。为推进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今后围绕3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1)逐步建立清洁取暖科学评价体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主要考量能效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等性能参数;(2)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和采暖末端能效提升,逐步健全现有供热系统评价体系,对于供热管网先评估后改造,逐一突破;(3)积极探索多方共赢长效机制,注重顶层设计与协调,加强区域政策配套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世界120个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显著正相关;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差距都非常大;发达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的表现普遍好于可持续发展指数,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的表现差于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国环境可持续性需要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崇左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每日的降水资料及雨日,计算三个干旱监测指标:综合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及累计降水距平、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果以用于综合监测某时段旱涝程度。三个干旱监测指标计算结果与灾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都能很好地反映广西西南部的干旱情况;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的是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只计算降水为0时的概率,因而与实际有差距。如果按广西西南部的实际情况,统计降水≥1.0mm的概率,则计算出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空间天气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天气是一门把空间科学与天基、地基技术系统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太空灾害性天气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对太空天气的预报,为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国家安全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天气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how people reason about and make sense of human-made global warming, based on ten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Norwegian citizens. It shows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climate science knowledge was shaped through five sense-making devices: news media coverage of changes in nature, particularly the weather, the coverage of presumed experts' disagreement about global warming, critical attitudes towards media, observations of political inaction, and considerations with respect to everyday life. These sense-making devices allowed for ambiguous outcomes, and the paper argues four main outcomes with respect to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es: the acceptors, the tempered acceptors, the uncertain and the scep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