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有三讲"这一主题德育背景下,通过班级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爱洒向人间,温暖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2.
李伟龙 《考试周刊》2015,(16):164-165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自伤、自残和伤害他人或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逐年升高,因而针对他们开展的生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做好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可从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进行课堂有效渗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专题教育及做好家校联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健全工作机制,改善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建立跟踪管理档案,构建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艺术,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用完美的教育生活来完善留守儿童的性格。丰富活动载体,开展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和"关爱帮扶行动",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感恩更是每个人应具备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基本素养。然而,安顺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现状表明:目前一些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日渐淡薄。为此,对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其健全人格已刻不容缓。而安顺对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培养策略也为今后这方面的做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由于沟通不善、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引导,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性格。他们在不断索取长辈的"爱"的同时,却不懂得回报。在当今留守儿童反哺教育弱化的背景下,学校应通过巧妙沟通、德育在线、文化引领、活动践行等行之有效的策略,对留守儿童进行知恩、反哺的教育,使他们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的提出 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7.
马宝华 《考试周刊》2010,(36):223-225
一、活动主题 感恩·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感恩之心。 二、活动背景 《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的父母是这样教育安利柯的:你应当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情,感谢生活的全部赐予。感谢早晨的第一道阳光,感谢春天的每一朵花开,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的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教育需求、发展要求,利用科学的方式来开展德育,并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这样才能为农村小学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自安徽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09〕32号)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以后,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民生办〔2010〕1号)、《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10〕6号)、《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和《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文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来抓。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各地农村学校都相继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11.
父母长年在外工作,让隔代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对感恩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并且在人格品质上出现偏差,变得自私、冷漠和脆弱。因此感恩教育是学校当前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并且有必要制定有效可行的机制,得以科学化地长期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为弘扬传统美德,传承清丰孝道之乡美誉,近日,河南省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面向全校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情况,以开展主题班队会,创办主题黑板报为主要途径展开活动。特别是在主题班队会中,通过让孩子们观看视频短片《来一斤母爱》,同唱《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让孩子通过视觉感染心灵,感悟母爱的伟大,引导他们知恩报恩;通过展示老师辛勤工作图片,让孩子明白感恩老师培育之恩;通过展示和谐社会,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13.
●整体构思活动源起:学校"德育年会"即将举行,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在感恩中成长",针对我班的实际(由许多贫困生组成),我班确定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拉开这次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4.
余谦 《中国德育》2007,2(3):54-59
为提高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浙江萧山九中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感恩教育为基点培育德性,以“长作业”为抓手改革青年党校、团校教育,以沙地文化为主体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浅析,接着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最后对德育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中小学生以自我为圆心,以个人需求为半径,自私、狭隘。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感恩教育》课题是其中之一。《每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笔者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17.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感恩之心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为此,我们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8.
激活中职学生感恩之心,激励他们成才。学校要重视感恩教育,分析学生缺少感恩之心的现状和原因,开展多种培养感恩之心的活动,引领有效的感恩励志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合共育,让学生人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以"体验父母浓浓亲情"为切入点,开展了"我向父母献爱心""老师爱我我爱他""祖国在我心中""回报社会大家庭"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