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双减”之下,更爱阅读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的作业基本都能在校完成,回家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布置阅读作业。如何使孩子爱上阅读?我们家校沟通,协同努力,有位学生家长给我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首先,让孩子读他喜欢的内容。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柯南,那么我们就买了很多有关侦探的方面的书,孩子果然读得津津有味。其次,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也很重要,我家几乎到处是书,电脑桌上、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出场宝宝:帆帆性别:男年龄:6岁叙述人:帆帆妈第一幕关键词写信、字条现在许多孩子都喜欢玩电脑,拿笔写字的孩子好像越来越少了。帆帆却从小就很喜欢提笔写东西。他以前很喜欢写字条,现在长大了,开始认字了,他就很喜欢给我写信。虽然他认识的字不多,会写的更少,但他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我写信。每次写完一封信,就会让他爸爸寄给在外地工作的我。第二幕关键词爬山、征服帆帆最自豪的事就是他征服了北高峰。帆帆从小就喜欢爬山,杭州大大小小的山峰都留下了他小小的足迹,而且每次途中他从不喊累。有次我们一起去爬山,中途怕他累了,背了他一段,结果…  相似文献   

4.
爱的絮语     
爱,让"丑孩子"变"美"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去年,我们班转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小亮。刚一进班,我就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一双不大的眼睛里总是充满着敌意。果然,来了不到两天,打他报告的学生就接连不断:他不是把这个同学打哭了,就是把那个同学的钢笔或者课本藏起来;刚在墙上踩了几个脚印,又把  相似文献   

5.
郭真礼 《家教世界》2023,(Z2):74-75
<正>孩子好像什么事都喜欢唱反调,你说西,他偏偏往东。比如给他牛奶,他说不喝,一定要酸奶。要他看会儿故事书,他不肯,要先看动画片。之前孩子挺乖,刚上幼儿园就变了。其实,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同感:“为什么孩子总是跟我们对着干呢?”弄不懂那小脑瓜里装的啥想法。面对唱反调的孩子,先别急,孩子爱唱反调,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1,(9):22-32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专注而持续;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更容易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成为他自己。而成为他自己,就意味着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7.
明天 《中华家教》2013,(Z1):10-11
有的孩子像根茎,喜欢安安静静地成长;有的孩子像花朵,喜欢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好;有的孩子像种子,随风飞扬,不受拘束,却蕴含无穷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儿子不是我憧憬的那一型刚结婚时,一个同事带着6岁的儿子来做客。小男孩彬彬有礼,我给他倒水,他说:"谢谢阿姨!"大人聊天,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问他话,他看着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我和他爸爸给他讲故事,开始我们就按照书上的故事念给他听,可后来他经常不满意,嫌我们讲得不好听、不生动。我想知道,怎样讲故事孩子才爱听,对他才更有好处呢?河南信阳丁霞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的滋润,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积极有益、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熏陶孩子的思想情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那家长该怎样讲好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首先,选内容适宜的故事。故事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选对内容,选有利于孩子…  相似文献   

9.
魏晓青 《成才之路》2011,(14):I0015-I0015
给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投入。接受现在的他。如果你总爱把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的话,就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0.
边玉芳 《父母必读》2022,(11):52-54
<正>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恐怕是当代父母最大的育儿困惑之一,但更需要父母了解的是,其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刻就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他在和谁一起上网,上网都干些什么。孩子是喜欢网络社交,还是喜欢网络游戏?他是自己玩,还是和好朋友相约一起?这背后的原因映射出孩子的不同需求,父母想要更好地解决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相似文献   

11.
马天红 《幼儿教育》2013,(Z1):80-81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这种爱,应该是真挚的爱,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相似文献   

12.
城里孩子最聪明,小小年龄就知道1+1=2。妈妈经常教导孩子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打你你就不敢打他?他打你一下,你应该打他两下;他骂你一句,你应该骂他两句;他吃一个苹果,你应该吃一个拿一个,总之要比别人多一个才对,这就是2。”俺农村孩子比较笨,爷奶父母教导也似乎无方。邻居家老根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到村上学校教室窗户外听老师给学生上课,回到家里问老根:“爷爷,老师说1+1=2,你们小时候1+1等于几啊?”老根很认真地告诉孙子:“我们小时候1+1就等于2。做人也要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打你一下…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给孩子一个拥抱@叶…  相似文献   

14.
家教琐言     
给孩子买个布娃娃,玩腻了他扔了。给孩子讲个好故事,他可以记一辈子。孩子喜欢做游戏,一会儿也不闲。你不耐烦了,就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好动呢?”  相似文献   

15.
独生儿子四岁了,能说会道,十分可爱。可渐渐地我发现这孩子不知怎么总喜欢做重复的事,比如喜欢看看过的图书,其实他早已熟悉了书中的画面,看了上页便知下页;喜欢问问过的问题,其实你不说他也知道答案;喜欢看看过的动画片,一部《宝莲灯》看得连台词都会背了;喜欢听听过的故事,缠着你一遍遍讲,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当我们情绪不佳或精疲力尽时,就想蒙混过关,跳过几个情节,对付过去算了,没想到孩子很快就发现,叫到:“讲错了!”真是令你哭笑不得。发现孩子的这一“毛病”,我有些着急,开始思考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一“毛病”,有几次还为此跟孩子发了…  相似文献   

16.
eripepot@126.com问:我的孩子10个月大,如果不合他的意,他就会伸手打人。比如,他喜欢撕纸,把纸撕成小块后会往嘴里放,我们上前制止他,他就伸手打人。请问,孩子喜欢打人要如何教育才好?答:孩子打人,可能是在模仿(如家长以打人吓唬、惩罚孩子),也可能是自己无意的打  相似文献   

17.
走进青眉山小学的第二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很简单:我喜欢……第三天早晨,我就知道了有的孩子喜欢篱笆上的牵牛花和枣树林里的知了,有的孩子喜欢在秋天的岭上追野兔子,有的孩子喜欢把毛毛虫放进女同桌的文具盒里,有的孩子喜欢沉默,曾经一连九天一句话也不说,当然,除了梦话。还有一个孩子,叫聂国柱,他的作文让我吃了一惊:我喜欢闭着眼睛,尤其是爸爸打我的时候。奶奶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标下,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当听到孩子们的一声声"这样的作业我们喜欢!"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欣喜,达到师生同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世界出版社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的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赢得别人的喜欢。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外乡教书。一个偶然的机会,给同乡一群孩子上了一段时间课。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日,在几位家长的请求下,我给十八位孩子补习了一个月的英语。上课初,有几位家长对我说,要待别注意一个叫李昕的孩子,他特别爱捣乱、不服管教、成绩差、老逃课。 一进教室,我首先下意识地寻找他。点名时,只见他白白净净,梳着整齐的二八分头,脸庞很有棱角,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蕴含着极大的期待瞧着我。不由自主地我竟立刻喜欢上了他,脑海里掠过一个念头:让他当班长。可一想起那些家长的叮嘱,就有些惴惴,但还是决定和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