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排水集气法的改进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集气法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种常规方法 ,它相对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有纯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验满、浪费少、污染小等优点。但是 ,该法也存在可收集的气体有限 (不能收集可溶于水的气体 ) ,操作不便等缺点。笔者对其做如下改进 ,并加以推广 ,使其能收集大多数气体。一、原理由物理学知识可知 ,若向一充满某液体的洗气瓶中逆向通入 (短进长出 )不溶于该液体的气体 ,则可将其中的液体排出 ,并使容器内充满该气体 ,依据这一原理便可直接利用集气瓶通过排某些液体来收集气体。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三、操作方法1 .收集前 …  相似文献   

4.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的性质,是中学常见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液上升、气产生、气压出、验性质”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气体的制备实验或气体的性质实验中,都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关键,现将需检验气密性的常见实验装置汇集于此并加以解析,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喷泉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在实验室中 ,利用气体和溶剂的某种性质 ,在一特定装置中 ,也能模拟自然界的现象 ,形成美丽的喷泉。1 探讨喷泉形成的原因1.1 总结回顾高中化学课堂上分别用氯化氢和氨气做过的两次喷泉实验 ,不难总结出用该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只要从滴管挤入的液体或溶液 ,能将烧瓶内的气体大量溶解或与之反应 ,使烧瓶内气体大量减少 ,造成烧瓶内处于低压状态 ,此时打开弹簧止水夹 ,烧杯内的液体或溶液将受大气压的影响迅速涌入烧瓶内 ,形成美丽的喷泉。例 1:(1994年上海高考题第 9小题 )都能用图 1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  相似文献   

7.
题目:(1)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作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替代简易气体发生器的装置,该装置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  相似文献   

8.
宋伟 《化学教学》2024,(3):73-77
针头式过滤器是一种与注射器连接后实现快速加压过滤的仪器,可以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实现气体、液体和固体的除杂、定量分析固体质量或改善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还可以利用其结构特点设计创新实验,如用作气体制备、性质检验和尾气净化的一体化装置以及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器等。使用针头式过滤器后能够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改进制备乙烯气体的方法,采用乙烯利作为反应原料,注射器作为反应容器,利用三通阀搭建实现“乙烯气体的制备—性质检验—产物验证”一体化的装置,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的化学思想。改进装置具有微型化、现象明显、易操作等优点,可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0.
例1 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并利用生成的气体或空气进行后续反应.是中学常见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装置气密性检查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是实验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操作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在实验中若采用的装置需要气体通过,且仪器之间通过橡皮塞或橡皮管等连接(如气体的制取装置以及用已经制取的气体进行性质验证实验装置等),都要在装置连接完成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13.
黄定国 《中学理科》2003,(2):78-82,96
初中化学中的组合实验一般以O2、H2和CO2三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有序组装成完整装置,再依据实验要求进行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14.
何信德  唐殿华 《中学理科》2002,(1):56-62,95-96
初中化学中的组合实验一般以O2、H2和CO2三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有序组装成完整装置,再依据实验要求进行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化学必修1中Cl2的性质实验、SO2的性质实验为演示实验。教师在做这些演示实验之前,必须先制备Cl2,SO2气体。而无论是制备气体的装置还是演示实验的实验装置均为敞开或半敞开装置。由于Cl2,SO2都是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的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从而对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实验就几乎没有教师愿意去  相似文献   

16.
例1 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学生各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一种装置(如图1).制取一试管氢气. (1)试分析比较两种装置的优劣,简述理由. (2)用较合理的装置来制取氢气,现欲使氢气充满收集气体的试管,应采取什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属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实验操作,学生对常用的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比较熟悉,而对改进的实验装置或者新情境下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往往不能正确地作答。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初衷是把该题作为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的理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该题的讨论进程及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温度改变时会引起实验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或气体体积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根据有无…  相似文献   

18.
喷泉实验可形象地说明某些气体极易溶于水、有机溶剂或特定溶液的性质,或在装置内外压强变化时引发的实验现象。现就喷泉实验原理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装置一,图1所示是课本中的喷泉装置,若圆底烧瓶中充满的是CO2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由于CO2气体可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挤压胶头滴管后,产生喷泉。可用SO2、H2S、Cl2等气体代替CO2。  相似文献   

20.
1 防倒吸装置的改进实验室内制取有毒气体时 ,为防止残余尾气进入大气 ,通常用一定液体吸收 ,对溶解度大的气体(HCl、NH3 等)要加防止倒吸装置 ,关于该装置传统的做法通常是用玻璃漏斗罩在液体上方 ,除去残余气体 ;我们改以往用玻璃漏斗的方式 ,采用CCl4将液体与气体隔开 ,从而防止因气体溶于液体导致压力减小引起倒吸现象。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操作简单易行 ,仪器少 ,并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装置如下图 :注意 :(1 )A装置为传统防倒吸装置 ,B为改进装置。(2 )溶液C :①若气体为易溶性气体 (如 :N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