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接手奋斗小学开始,我始终在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二是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作为一名学校领导者,我一直有一个心气儿:希望把我们的奋斗小学办成一所非常棒的学校、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一所体现个性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3.
朱宇 《江苏教育》2012,(35):62-64
在江苏省扬州市北郊,有一座美丽的神居山。山下,有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我的母校——高邮市天山镇中心小学。这所学校有一群守望乡村、孜孜以求的教育"追梦人"——一群淳朴真诚、可亲可敬的乡村教师。1986年,18岁的我中师毕业后回到家乡,也成了这群"追梦人"中的一员,开始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尽情舞出自己的梦想。为了那一群群可爱的乡村娃娃,也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26年的岁月,在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在批改作业  相似文献   

4.
<正>1984年9月,我进入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就读一年级,1996年8月,我进入彩香实验小学任教语文直至2012年我调离这所学校。可以说,我前半生的多数岁月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在同一所学校经历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让我常常会在做教师时恍惚间"遇见"学生时代的自己,这样的"遇见"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让我从一个自卑的学生成长为自信的教师。重逢"过往的自己"小学时代的我长得胖胖的,是个唱歌走  相似文献   

5.
李荣华 《师道》2009,(2):50-50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转型时期看闸北区推出的"慧动300分"展示,已经不能单一地从活动设计、课程创建、办学特色层面加以价值解读,我认为数十所学校以不同方式展现出的如何让小学生的智慧"动起来"的生动实践,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重新发现小学"立体拼图。小学,不是简单的"必修"学段,也不  相似文献   

7.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8.
看山     
我在乡下教书,看得最多、最熟悉的,就是山。看山与教书,构成了我独特的人生。18年前,我被分配到了目前工作的这所乡村小学。学校是由一座清朝同治年间的古庙改建的。古庙由于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夏不遮雨,冬不挡风,条件十分艰苦。可就是这样一所小学,在当地人的眼里,却是一方圣地。这里山高路远,离县城有100多公里,不通客车,大有与世隔绝的味道。这样一个闭塞的环境,对于刚毕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往往意味着要品尝失望、孤独和寂寞的滋味……放学了,学校顿时安静下来。那时,乡里没有通电,谈不上看电影、电视,电脑更是无从谈起。批改完学…  相似文献   

9.
王兴华 《山东教育》2020,(10):10-13
我又来到了沂蒙山区沂河东岸的寨子村,走进村子里这所被外界称为“师生的乐园”“教育的桃花源”的乡村小学——临沂市河东区长春路实验小学。三年前,我曾来过这所学校,当时学校建设还略显简陋,但却已经有了一个精心设计的绘本馆。在童话般的绘本馆里,我看到孩子们坐在“山”上、躺在“月亮”上读书,还看了一场他们表演的绘本剧,读了他们写的诗。  相似文献   

10.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对……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东小有一种魅力一般说,"名牌学校"的特征之一,大多是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如果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两年的幸福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七年制乡村小学,开始了我的"孩子王"生活。开学报到那天,我背着铺盖、拿着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几经辗转,打听了一路,才找到我即将任教的这所学校。进了学校大门,操场凹凸不平,校舍年久失修,学生娃衣衫不整、土里土气的,当时,我的心便凉了一大截。一位年长的老师问我是不是来报道的新老师,我说是的。经过寒暄之后,我才知道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接着他便把我领进了一间破旧的屋子。床,是那种简易的用木板支起来  相似文献   

13.
刘学成 《教育文汇》2012,(10):29-29
那年,我刚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学校让我担任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四十二个孩子都很可爱。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班级成为学校文明班级。因此,平日里我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4.
正秦皇岛北戴河区蔡各庄小学占地18072平方米,建筑面积6872平方米。学校东临戴河,北靠205国道,是区内唯一的一所纯农村小学。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52人,下设一个附属幼儿园,有6个教学班,幼儿178人,在职教师63人,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区级学科名师4人。学校彰显"启智润心"的办学理念,以诚朴的校园文化启迪智慧、浸润心灵。学校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和文化氛围兼具的"田园文化教育"。即自然和谐的环境文化、勤朴躬耕的育人文化、生动多元的课程文化、绿色自主的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15.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汉江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没有围墙,没有升旗台,一排用土坯砌成的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凹凸不平的土操场上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16.
凌金波 《广西教育》2014,(44):62-63
正因工作原因,我接触过许多乡村教师。我了解到,在教学之余,乡村教师的生活清淡、质朴,但因为有了住宿生,他们的课余生活开始有了别样的情趣……洗出"香喷喷"的学生那年,我到一所村级小学支教。那是目前为止我到过的最偏远的学校——路长,山高,水深。这也是我到过的最年轻的学校——新建的校园,甚至连学校公章还没来得及办理,教师平均年龄仅有24岁。山区的冬夜,寒风凛冽如刀,白天却骄阳似火。学生就这样在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不惧风雨、勇于追求、有能力的校长足以振兴一所学校。2010年4月至今,尹敬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这一命题。凝心聚力,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尹敬梅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爸爸、妈妈、姐姐都是教师。"我是在妈妈学校的校园里长大的,父母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一辈子。在他们的感召带动下,我亦毅然选择当老师。正是有了对教育的热爱,有了父辈的支持和鼓励,我的教育之路才越走越宽阔。"个旧市人民小学创建于1956年4月,是一所历史悠  相似文献   

18.
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一个小学生如何讲述自己的成长。如何审视教育?《我的小学》一书做了生动的回答。作者梁贻钧是贵州省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热爱写作。他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小学六年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和课余活动的看法。因而,这是一个少年的心灵成长史,更是中国当代小学教育的一个切片。它既适合孩子们阅读,从"镜子"中  相似文献   

19.
师范毕业之后,我没有如愿分到市区学校,而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一向颇为自负的我,顿时觉得受到沉重的打击,对自己再也不敢有太大的信心。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常独自徘徊在乡间小路上,苦闷、忧虑、遗憾、不平、漠然……不想见任何人,不想说任何话,也不想与世有任何纷争,我觉得自己就如那乡间一池宁静的秋水,波  相似文献   

20.
明尼汤卡学区的公立学校,包括六个小学,两个初中,一个高中(就是我现在任教的明尼汤卡高中)。GrovelandElementary是其中的一所小学,包括从幼儿园到五年级。你能相信吗,这所小学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巧得很,我到的第二周,Groveland正在举办"中国周"。周一他们做了广播操,并听了一个"中国的一天"的讲座。周二我应邀来到了Groveland小学。当组织者之一的Lois和我到学校时,校长MrParker,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