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校依据新时期德育要求及学校实际,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形成了以实施“学科渗透德育工程”为德育主渠道、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育人工程”为德育创新手段、以实施“品德评价工程”为德育绿地、以实施“社区教育二五一工程”为德育合力的德育工作四大途径,有效整合优化了我校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阳光之心培育阳光之人”,让德育如阳光温暖心灵,让德育如春风焕发憧憬,让德育如雨露润泽生命。用“阳光”为德育“冠名”,反映了现代德育的理想追求、目标境界和诗意情怀。全国各地有多少中小学校在探索和实施阳光德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2,(6):81
林东小学作为省一级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在抓好德育常规的基础上,借助专家智慧,通过叙事德育课题研究,有效破解德育难题,走出了一条特色德育之路。叙事德育摒弃了说教和灌输,寓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以“事”动人,以“叙”育人,  相似文献   

4.
李玖红 《江西教育》2023,(15):62-63
学科教学德育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德育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研究“新课标”,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把握数学学科德育的“度”,提升数学学科育人的“质”,赋予数学学科育人的“能”。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有效落实全面德育。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舰 《天津教育》2001,(3):14-17
天津市 25中学是 1952年建校的完全中学。该校自 1985年以来,本着“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以学科德育为特色,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思路,积极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德育,探索学科德育的理论体系,使该校得到了蓬勃发展,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时至今日,该校不仅一跃成为市级重点中学,天津市“三 A”学校,还成为同时具有“天津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校”四个德育工作荣誉称号的学校。去年 ,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  相似文献   

7.
顾炎武以“明道救世”为德育纲领,并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世精神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两方面提出了德育的具体要求;反对理学末流的空疏,提出了实学的德育内容;突破了个人本位的德育观念,将移风易俗的社会教化活动纳入德育范围并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其德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永济市西厢小学二十年如一日,加强德育工作,狠抓德育管理,突出以德治校,取得了较好成绩:1986年承担原国家教委委托的德育实验任务,五年实验成功,获优秀成果奖,并荣获“全国德育先进校”称号;1996年实施“德育工程”,先后被评为运城地区、山西省“文明学校”,2000年进而跨入山西省“德育示范校”行列……  相似文献   

9.
中职生"选择-发展"德育评价模式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选择-发展”德育理念为基础,探索构建了中职德育评价新模式,以促进中职德育评价工作的客观与公正,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德育实践中事实存在的若干认识误区导致了德育实效性的缺失。对此,大学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可持续发展”,切实改进和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努力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能娴熟地操作电脑的“新新人类”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变化,为德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以往的“他律德育”、“灌输德育”以及强调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忽视个体价值的德育模式,以提高德育的实效,使德育充满人性魅力,提高德育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刘向把“德”当作“国之宝”,对德育非常重视。认为修德首先要戒除“利”欲,因为“利”足以败“德”。除了在精神上戒除利欲,还要在生活中以礼乐进行教化,礼乐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安邦。刘向的德育思想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又有所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蕴涵丰富的德育思想,涉及“忠信”“孝悌”“尚贤”等德育内容,彰显出“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寓教于乐”“以身作则”“慎言力行”等德育特色。学习借鉴郭店楚简中的德育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新时代德育实践,有利于创新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德育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对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校自转制以来,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结合全员寄宿的办学特点,探索建构校本德育的理论体系:强调以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强调以日常生活为德育实施主阵地,强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德育载体,强调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主导,强调以“三结合”教育实现德育的最大合力,健全德育的操作平台,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举     
这一年属于德育.上海明确2005年是“德育落实年”和“师德建设年”:这一季更属于德育,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目标的德育蓝图绘就,它标志着上海德育翻开了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6.
朱文余  蒋婷婷 《教育文汇》2023,(7):22-24+31
新时代中小学要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针对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寻找新路径,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本文以金寨县莲花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为例,以“莲”为德育建设切入点,确定“莲”德育课程和工作体系,结合学校及地区特色深度挖掘“莲文化”底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莲洁”少年。  相似文献   

17.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光 《江苏高教》2004,(4):85-87
传统德育“施行非人的教育”,使师生无法感受德育幸福。现代德育必须还大学生以幸福。为此,要创造主客体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以实现幸福的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汪涛 《四川教育》2023,(Z2):61-62
教师基于跨学科背景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能助推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为此,教师可以挖掘体育学科中的德育因子,通过学科协同构建完整的育人体系,推进体育与德育相融共生,加强“以体育人”的实效:“情境浸润”与“任务驱动”相融,生动德育;“榜样引领”与“同辈竞争”相融,亲切德育;“形式创新”与“内涵充盈”相融,扎实德育。由此,学生增强了身体素质,树立了集体意识,淬炼了良好的竞争品格,培养了充沛的道德情感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分析、探讨了孔子德育模式,从中获得一些借鉴,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使学生真正由“知道”到“悟道”再到“体道”。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宜宾县柏溪小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德育三化”模式的基本内涵,结合县城小学及学生的具体实际,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理念,改革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阳光德育·家校共育”月主题“123”活动(即一月一主题,一主题两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