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部委     
《教育》2014,(1):12
正人社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五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  相似文献   

2.
今后,北京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了!近日,北京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在西城、朝阳、通州三区“先行先试”,打破现行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试点改革涉及35149名中小学教师。2013年三个试点区完成职称评审试点工作后,将在北京市全面推行职称改革。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省全面实行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这是2012年以来在福州、厦门、三明及省属学校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向全省铺开,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首次在幼儿园设置正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  相似文献   

5.
地方     
《教育》2012,(11):13-14
安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将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将在亳州、淮南、马鞍山进行,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方案。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相似文献   

6.
地方     
《教育》2012,(31):13-14
安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将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将在亳州、淮南、马鞍山进行,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方案。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相似文献   

7.
广角     
《政治课教学》2014,(4):F0003-F0003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在2014年全面推开 2009年1月,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三地开展改革试点,将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了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等5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瞿方业 《甘肃教育》2011,(21):14-15
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12,(18):12
天津:小学教师可评正高职称根据(天津)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职务)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11,(29):4-4
本刊讯 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  相似文献   

11.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人社部将在全面总结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改革试点。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统一原来中学、小学分设的职称制度,形成一个统一制度。在这个制度里增加正高级的职称系列,使制度更加合理。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  相似文献   

12.
张泽芳 《考试周刊》2014,(52):15-16
职称评审制度是目前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手段,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涉及教师的福利、待遇、考核和聘用,受到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的等级设置不够合理、晋升岗位职数有限、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统一职务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和实施评聘衔接等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们老师评上‘教授’啦!,一群学生高喊着。山东潍坊昌邑市的姜言邦老师,被人保部、教育部正式核准为全国第一位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8月31日,国务院决定,再用一年左右时间,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全国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可评教授级职称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但存在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一方面,原来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最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我国一项特色的教师管理模式,在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提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然而,现行的职称管理模式,特别是其职称结构的比例限制,客观上又限制了中小学教师职务的正常晋升。加强职称改革的顶层设计,我国应借鉴当前所推行的公务员职级改革模式,以及国际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职务内涵与实质,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管理的职务、职称并行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正常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2011年9月1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7月正式颁布,其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新的政策决定进一步实现了我国各级教师在职称评审问题上的公平与平等,给予了中小学教师应有的尊重,提升了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势必会给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深远的影响,将加速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日前,河南省职称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今年职改的亮点是确定了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条件和办法,对卫生、社会科学、艺术类职评政策作了适当修订.教育系列职评基本政策不变,省里将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直接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试点,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考评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教育聚焦     
<正>北京民办学校教师首次纳入职称体系4月15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正式发布实施《北京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首次将民办学校教师、编外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将中小学教师独立职称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工》2011,(11):31-3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9月2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关干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扩大试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立英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实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即职称,亦称教师职务)聘任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职称评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对调动教师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师职务聘任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高级岗位供需矛盾,即高级岗位资源的稀缺与教师聘任高级岗位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