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重点项目.100米途中跑是人体发挥最高速度的阶段,跑的动作外形简单自然,但内涵却复杂丰富.跑步动作结构上的差异和运动力学机制的合理程度,是形成短跑运动员速度水平的原因之一.技术合理,能保证运动员运动素质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国内外短跑界都重视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对短跑途中跑动作结构的研究已有较长久的历史,国内外学者论述繁多,指导短跑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田径水平的迅猛发展,场地条件的改善也促使短跑基本技术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炜  陈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720-1722
作者曾在<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1]一文中提出"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划船式短跑技术",采用与"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经典理论"对比的方式叙述"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3.
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动态不仅取决于具有十分复杂的多环节运动系统的外周运动器官的工作,而且取决于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动作中枢控制机制的活动.植物神经中枢与运动神经中枢和感觉神经中枢一起加入到中枢机制中,保障了植物性过程的水平与运动动作强度的相一致.感觉神经中枢校正了工作肌群的力量和速度参数,因此,在比赛距离上跑的速度应当认为是整个机体的功能.完善的个人跑的技术是运动员达到极限可能性的主要条件,这一极限可能性取决于运动员的表现能力.本研究旨在为保障提高短跑技术效果的新教法提供理论依据.教育学实验结果表明,建立在使用对完成跑步技术的持续监督的基础上,并顾及女性运动员的个体特征,包括跑步的主要参数、支撑腿、蹬地等细节来安排18~22岁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女子短跑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过程的教法是有效的.由于使用了这一教法明显性地提高100、200和400m跑的速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使用保障放松脸部肌肉的方法为最佳控制参与跑步的工作肌群的紧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20名男、女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其训练、比赛中受伤的主要原因;准备活动的充分性对短跑强度课的训练质量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短跑的影响程度与跑距成缮反比.  相似文献   

5.
短跑教学中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的灵活性能限制髋与下肢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工作的距离 ,在短跑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 ,体育工作者常用“送髋”二字来提示运动员或者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但是 ,在实践中人们对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还不够重视。反映在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较差 ,导致短跑成绩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笔者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在短跑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当代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优秀短跑选手的技术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以探讨当代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短跑技术今后将会朝着技术结构的完善化,跑动动作的节省化,完整技术的个体化,有序的短跑节奏系统等4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R遥测肌电仪和“爱捷”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软件,对比分析受试者在做短跑专门性练习如车轮跑、后蹬跑、高抬腿跑与在做短跑途中跑时右腿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半键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和臀大肌的肌电特征和肌肉工作机制.结果表明,肌电贡献率在车轮跑时与途中跑基本一致,股外侧肌与股内侧肌在后蹬跑和短跑途中跑的支撑腿后蹬动作阶段中存在贡献率显著性差异,股外侧肌与半腱肌在高抬腿与短跑途中跑的摆动腿下压着地动作阶段的贡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训练时应强化车轮跑,改进高抬腿跑,慎用后蹬跑.  相似文献   

8.
创造最高速度是短跑的特征 ,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最高速度。短跑项目是比人体的动作速率与位移速度 ,也就是说短跑是速度的较量。力量、速度与运动技术的紧密结合是短跑运动的突出特征 ,这三者之间 ,速度是核心 ,力量是基础 ,技术是载体。因此 ,在训练中以发展速度为中心是短跑训练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短跑技术训练要重视最高速度发挥和保持技术的训练与速度节奏控制技术的训练.少年短跑技术训练以提高跑的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以及改进和完善短跑的分段技术和整体技术为重点.少年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短跑技术的整体现和系统观,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速度素质训练的侧重点和手段,以及少年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及速度素质影响的机制,通过对16名大学生短跑运动员,20周的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闪光融合频率值、记忆力和注意力值以及短跑专项成绩.结果发现实验后实验组的以上各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很好的调节短跑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以至机体机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以至机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速度素质.  相似文献   

11.
各种技术动作都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外部的肌肉动作,一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心理或意识活动对各种外部肌肉动作的支配,是以完整的运动知觉为基础的,如果离开知觉基础,外部的肌肉动作就会成为自发性的,它的活动就会失去稳定性和协调性。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意通过技能练习训练学生的外部肌肉,更应了解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觉特点,通过运动知觉的训练方法,教会学生用心理调节的手段,通过思维和知觉完成准确、迅速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合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以协同理论为研究视角,论述构成身体活动系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动作技能的发展水平对诱发、保持或降低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具有动态协调作用,是身体活动系统中的序参量。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儿童早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到了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联系逐渐得到加强,而二者之间关系发生的动态变化正是身体活动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如感知觉能力、体能及身体形态等重要变量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短跑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核心要素量表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数理分析等方法,依托赛时行为空间理论对我国健将级短跑运动员进行了赛时心理状态核心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SPSS13.0对所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健将级短跑运动员的赛时心理状态核心要素由3维度12个题项构成,其三个维度分别为:技术动作与参赛预期确认度、心理及精神状态确认度和客观条件影响度。另通过结构模型的检验,发现心理及精神状态确认度对提高健将级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等级影响因子最大,并推断出某些女性短跑运动员的性格特征会影响赛时行为空间心理状态模型的负增长,从而导致她们运动成绩的起伏波动。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途中跑是短跑最重要的技术过程,在支撑阶段,支撑腿与摆动腿在时空上的精确协同是途中跑技术的核心,并构成一个动作系统。通过运动学测试分析、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环节的协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下肢运动学参数是如何通过系统的改变影响跑速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短跑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协调放松训练是中学生完成动作质量的保障;有助于增大中学生短跑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并有效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运用实验法,对广州市第一中学16名中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短跑训练研究,发现目前对中学阶段短跑运动员的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且缺少系统完整的训练方法。通过对这些现象分析研究提出了对中学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旨在对原有的中学生短跑训练方法做相应补充与改进,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7.
1.研究目的与选题依据脚步动作灵活性,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素质来进行。但是,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把脚步动作灵活性看作一个系统,从形态、素质、心理等多方面来分析研究这一整体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不同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短跑教练员训练班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短跑训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向和训练状况,找出了目前我国短跑运动员在技术和训练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训练方向,以及指标和措施.现把在训练班期间对几个问题的专题讨论及其倾向性意见,摘要介绍如下:一、对短跑技术的讨论近几年,国际田径交往较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体能力系统中,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的源泉;在语文能力尤其是作文能力系统中,观察力更是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但是,就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实践而言,笔者以为初中生观察力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因为缺乏教师的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处于自然的无序的盲目的状态.其次,教师的指导基本着眼于对观察物象状貌的指导.而忽视了对主体即学生观察时发生的心智运作的指导.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的训练重在通过培养观察的心智技能进而发展初中生的观察力.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首先它是一种主体动作经验而不同于知识,它要解决的是完成活动要求的动作会不会及熟不熟练的问题而不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其次,它是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及其次序体现着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而决非任意.心智技能既然由一系列心智动作构成,那么心智动作的形成与心智技能的形成是一致的,它可以经由定向培养形成.具体到观察技能,其形成的前提是探讨学生观察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结构,即剖析观察的智力动作及其构成要素和次序,使这些动作要素构成合法则  相似文献   

20.
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在足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紧张、焦虑等心理活动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因素,致使其情绪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这对技术动作的完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调节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