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懂到灵活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是学生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教育学者也曾说过:“犯错,是孩子的权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错误,需要一种理智的“错误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生成资源,当成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指导数学复习时,经常遇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不论怎样大声疾呼,还是防不胜防,层出不穷。后来我们逐步认识到,错误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的学习过程的必然;是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的必然。“我们应当尽量利用这些冲突,以唤起学生积极地思考,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不断上升到更高的阶段”。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我们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剖析错误。培养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抹煞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应当反对的;但鼓吹儿童中心主义,否定教材的系统性,把教师的作用降低到“顾问”的地位也是错误的。“学生中心论”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仆人”,这也是无视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与错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目光投注于正确答案,应当用智慧将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一、容错纳错 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犯错,教师一次次地纠错,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够不断增长,能力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简讯     
出错并不可怕 英国数学协会杂志《学校数学》说,儿童不应当害怕在学数学的时候出错。 利物浦市立高等教育学院的罗杰·班布里奇先生说,学生可以从计算错误中学到东西,尽管多数教师并未把这告诉学生。他说,“小学生不应当忘记计算是必要的,但是,现在迫切需要改变人们对做错题的态度。”“学生不要怕出错。应当告诉学生,做错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特定的计算过程和概念。”  相似文献   

6.
徐建军 《贵州教育》2011,(14):41-42
错误源于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课堂错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错误本身,而且在于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激化错误的过程中理性看待自己的错误并获得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这样的视角下处理学生错误资源的效果会如何?现以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小熊购物”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一个真实的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教师如果能随机应变,巧妙化解和利用“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有效的课堂资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成长,体验到交流的乐趣,课堂就会因“错误”而精彩。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种类繁多,传统的分类有“语法”、“词汇”、“语音”、“拼写”、“语素”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分析方法只注重了语言形式,没找出错误的根源。学生为什么会犯不同类型的语言错误?教师又应如何对待这些语言错误?这是20年来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一直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代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学习是一个颇为漫长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从对一种外语一无所知到学会使用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语言——即不完善的语言,它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正视学生的错误,当“回答别样”时,引领探究;当“回答错误”时,宽容鼓励;当“回答不广”时,延伸拓展;当“回答不精”时,辨别引导。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是一种由“不会”到“会”,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上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一正确一提高”这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规律.本文将就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规律性错误的原因和环境,从数学新课改的教学环节入手,探讨由认知理论、教育心理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诊断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中“会而不对”的现象,提出纠正和避免规律性错误的对策在于:教师应对错误的根源即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做出深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教师本身应避免模式化的教学和应试型启发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规律性错误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宝贵经历,也是课堂实践中的宝贵教学资源,对于“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更要善于利用,因势利导,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正确归因错误,正确地、巧妙地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相似文献   

13.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引导学生主动研究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错误为成功铺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让错误“美丽”起来,让课堂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14.
吴文贵 《广西教育》2011,(28):27-27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总是伴随学生成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教师,尤其是在高三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即使多次强调,仍然会一错再错,防不胜防.难道学生不能出错么?当然不是,错误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的学习过程的必然,是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的必然.在高考的备考复习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忽视甚至是痛恨错误带给我们的冲突,我们应当利用这些冲突唤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  相似文献   

16.
杨旭方  李慧 《职业技术》2006,(10):124-125
“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且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信心。下面,我们从传统教学方法与“错误”教学方法的比较、“错误”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实施“错误”教学_疗法必须注意的事项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教师应当珍视课堂差错,分析错误产生的深层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警待错误:应然的选择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发生错误,一次次地纠正错误,从而使得他们的知识得以不断获取,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思维得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教师应当珍视课堂差错,分析错误产生的深层原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究竟应当处于何种地位 ?发挥什么作用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 ?这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所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 ,现在基本完成了由“学生客体论”到“儿童中心论”再到“学生客体—主体论”又到“学生主体论”的认识演变。“学生主体论”是近年来受教育人本论思潮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它不仅肯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主体 ,而且还进一步肯定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如果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出发来审视这一观点 ,无疑是正确的 ,但如果把它放在具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