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甜甜的油     
1779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用橄榄油和一氧化铅做实验时,制得一种无色且没什么气味的液体。1823年人们发现这种液体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人们试着把它的溶液搽到脸上、手上,发现它能湿润皮肤,于是,它就成了至今还在使用的皮肤滋润剂。甘油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那么,纯甘油能否直接涂到皮肤上来润肤呢?不行,因为纯甘油若直接涂在皮肤上,它除了能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外,还将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也吸出来,太强会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灼伤。1836年,在人们制得纯甘油以后,又发现了它还有可…  相似文献   

2.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氧化羰化法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综述了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现状.深入探讨了液相氧化羰化合成中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反应机理,并比较了不同的铜催化剂在氧化羰化中的催化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延长催化剂寿命、减少腐蚀性,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工业催化剂,则需要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添加助剂和载体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通过热引发(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光引发(Irgacure 1800)两种引发方式合成了对三聚氰胺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考察了三聚氰胺热聚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热)和光聚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光)的萃取条件,当萃取柱依次用甲醇和水活化,三聚氰胺标准溶液上样,甲苯、甲醇和水分别淋洗5 mL体积分数为8%的氨化甲醇洗脱时,三聚氰胺在MI-SPE热和MI-SPE光上均有较好的印迹效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且MI-SPE光的回收率大于MI-SPE热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常见含钙化合物有CaO、Ca(OH)2、CaCO3,其中,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掌握上述三种含钙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可以探究露置在空气中的CaO、Ca(OH)2是否变质,检验Ca(OH)2、CaCO3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和碳酸钠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ZrO2催化剂,发现催化剂的前驱物及其制备的均匀程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均匀沉淀法促进了催化剂的分散及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提高了CO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活性。三种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现反应可能是一个受扩散影响较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琼脂平板扩散试验和双倍稀释试验,对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lis Sieb.et Zucc.)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的研究,在三种提取物中,只有甲醇提取物对试验的所有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菌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只对测试的部分细菌显示出抗菌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不具有抗菌活性.甲醇提取物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三种提取物对所有试验的真菌都没有显示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琼脂平板扩散试验和双倍稀释试验,对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lis Sieb. et Zucc.)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的研究,在三种提取物中,只有甲醇提取物对试验的所有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菌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只对测试的部分细菌显示出抗菌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不具有抗菌活性.甲醇提取物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三种提取物对所有试验的真菌都没有显示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溶液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习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1.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但具有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像水等。“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均一”状态不变。2.“分散”表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溶质的溶液,如CaO溶于水,由于CaO能与水发生反应就得不到CaO溶液,而是Ca(OH)2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3.一种溶剂往往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这些溶质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用水去灌溉农业,为工业服务,生活更离不开水。从化学的角度、微观的角度分析水的结构,更让我们对水有亲近感,同时从水的电解实验研究水,对初中化学中水的电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巧用塑料袋     
一、证明水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首先要组织学生观察水、认识水。在上《一杯水的观察》一课时,我特意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薄薄的透明的食品保鲜塑料袋。在观察水、研究水的时候,不需我提醒,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用这个塑料袋去装水,捏来捏去地玩,从而发现水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为形成“液体”的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证明空气的存在由于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尽管他们大都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没有空气人就会死,可是,如何用实验来证明空气实实…  相似文献   

11.
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利用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分析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酯转化率,探讨了酯交换反应中水的含量、醇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加入方式为条件变量时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水含量6%,醇油摩尔比4∶1,反应时间12h,温度45℃,甲醇分三次加入,在此条件下该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的酯转化率可以达到45.2%。  相似文献   

12.
对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固定床法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进行了模拟.顺利进行了小试实验,并建立了生物柴油合成的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酯交换反应.通过对文献中的气液平衡数据的回归得到了生物柴油的安托因方程.选择NRTL模型对脂肪酸甲酯(FAME)-甲醇-甘油体系进行描述,得到了体系NRTL的二组分参数,利用Aspen Plus对该体系液液平衡数据(LLE)的回归得到了三组分相图.为了预测固定床工艺生产在工业规模放大1 000倍后的效果,Aspen Plus对2个流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预测物料和能量消耗.模拟结果表明,与先前文献报道的数据相比,每小时生产每吨生物柴油至少可以减少350.42 kW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以脂肪酸和甲醇为原料,固体酸硫酸锌为催化剂,研究了脂肪酸和甲醇酯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以测定不同醇油摩尔比、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催化剂浓度条件下脂肪酸的转化率。结果表明:脂肪酸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7∶1,反应时间为70min,催化剂用量4g(相对于100g的脂肪酸,下同),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56.59%,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加热具有实验装置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速率快、后处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微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棕榈酸化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160w,微波反应时间11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2.50g(相对于100g的棕榈酸化油),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98.78%。与传统的水浴加热相比,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速率快、耗能少、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考察了使用冶炼镁工业废渣制备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并评价了该系列催化剂在菜籽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废渣处理后,与SiO2在无水乙醇中浸渍,干燥后,在N2保护下1073K焙烧5h。用XRD、CO2-TPD、BET等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当Mg-Ca/Si摩尔比变化范围6-9:1时,形成稳定的六边形的MgO和立方体CaO,对于酯交换反应展现出较高的活性。并且,催化剂的活性随着Mg-C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最有条件下,油脂转化率可达到99.8%,活性类似于商业使用的碳酸钙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过程,计算了反应体系中可能包含的四个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并以蒸汽重整和逆水汽变换反应为独立反应,研究了温度和水醇比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其结果对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和水醇比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A co-reaction of methane with methanol over zeolite catalysts has emerged as a new approach to the long-standing challenge of methane transforma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catalyst acid properties on the co-reaction has been rarely studied.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HZSM-5 zeolites with comparable diffusion abilities and various acidities were synthesized directly through steaming with 100% water vapor at 693 K. The co-reaction of methane and methanol was subsequently evaluated. Br?nsted acidity at 0.262 mmol/g was detected to reach the maximum methane conversion of 5.42% at 673 K, which was also the odd poi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 concentration and C4 hydrogen transfer index.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methanol feed was investigated over parent and steamed ZSM-5 catalyst, with results showing that excessive acid sites or methanol molecules reduce methane conversion. It is proposed that acid sites adsorbed with methanol molecules construct the methane activation sites. Hence, a proper design of zeolite acidity should be achieved to obtain higher methane conversion in the co-rea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以高碳混合粗脂肪酸和甲醇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5: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量1.5%(以原料中脂肪酸质量为基准),甲醇分三次加入.由高碳混合粗脂肪酸制备的生物柴油,其各项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标准接近.  相似文献   

19.
在超临界甲醇状态和无催化剂条件下,以松脂为原料进行酯化-裂解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建立了一套超临界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给出了反应产物和松脂基生物柴油的在线采样与分析测试方法。采用气-质(GC-MS)仪对380℃、20 MPa下超临界甲醇与松脂酯化-裂解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应用GB/T5530—2005等国家标准测定了松脂基生物柴油产品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松脂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甲酯类、烯烃类化合物,还有较少量的芳香烃类、烷烃类和醇酮类等化合物。松脂基生物柴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现行石化柴油与国内外生物柴油标准;松脂基生物柴油与0#柴油进行复配所得油品密度为859kg/m3,运动黏度(40℃)为5.63 mm2/s,酸值为0.79 mgKOH/g,十六烷指数为49.5,达到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燃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猪油制备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旌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2):127-131
以猪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乙醇胺合成烷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真空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n(甲酯):n(二乙醇胺)=1: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h,真空度0.07MPa,催化剂用量0.6%(基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烷醇酰胺的收率达95.45%.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为猪油的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