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7,(8)
宣传陕西新闻出版事业奖励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大力宣传陕西新闻出版事业,促进陕西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特设立宣传陕西新闻出版事业奖励金,并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奖励金面向陕西新闻出版系统及全省各界。专门用于奖励在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上宣传、报道陕西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2,(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闭幕以来,以《陕西日报》为代表的省内主流报纸运用多种形式,迅速及时地进行了集中报道和持续深入地宣传,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版面突出,重视在准确把握、阐释会议精神的同时,着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收到较好成效,呈现出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5,(5)
冲破“夹缝”天地宽文/《陕西人口报》总编黄辉亮商品大潮将报纸推向文化市场。以宣传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宗旨的专业报处在难以逃遁的“夹缝”──党和国家严肃的人口政策与读者大众阅读兴趣的矛盾之中。《陕西人口报》创办9年来,冲破这个历史“夹缝”谋求生...  相似文献   

4.
诺思 《今传媒》2006,(12X):56-56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0月22日纪念日临近,全国媒体势必将全力关注,倾力报道。陕西作为红军长征终点,大规模的报道活动应是主流媒体的题中之意。针对全国媒体的可能行动,本着独家、惟一、可行和讲究效果的原则,《西安晚报》策划了“循诗读长征”大型新闻报道活动的报道方案。筹办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长征壮举,发扬长征精神,告慰先人,激励今人,启迪来。也是为了宣传陕西,宣传西安,扩大报纸的主流、强势、公信媒体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2005,(5):40-40
本刊讯2004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于4月底揭晓。全省各级新闻单位(包括驻陕新闻单位在内)共计获奖作品333件,其中一等奖49件,二等奖125件,三等奖159件。此外,还评出广播电视好栏目好编排11件,报纸好专栏15件,好版面20件,好标题28件。与此同时,纳入陕西新闻奖评奖系列的新闻内参、报纸副刊和理论宣传作品的评选,以及省高校报和企业报作品的评选也相继揭晓。本届获奖作品,充分反映了过去一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报纸在今年更大跃进中发挥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陕西日报在最近一次的编委会议上总结了去年的跃进经验,提出了今年改进报纸工作的任务:大抓典型,大抓言论,大抓群众工作。并提出了“言论挂帅、改进报纸”的口号。陕西日报的同志认为,大抓典型报道,是报纸树立旗帜.插红旗的有效宣传方法。今年要更突出地宣传典型,对全省各个地区,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带有方向性的新成就、新措施、新经验用最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军区战友报社编辑部从1998年初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评报制度,由内部关门评稿改为请专家学者和基层部队官兵来评;由单纯评优质稿、好版面改为对整个报纸宣传品头论足。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编辑记者队伍编写“精品”的积极性,促进了编辑部对报纸宣传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增强了报纸宣传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编辑队伍素质和报纸宣传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8.
郭启林 《新闻三昧》2008,(12):12-14
企业媒体主要指企业的报纸、有线电视,同时也包括内部网站、各个生产单位和部门里的宣传载体与宣传平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机制、体制的变革和出新,职工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职工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波动,企业媒体在企业发展中的宣传、沟通、服务、娱乐、教育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与过去明显不同的若干新的特点。一、众多报纸通过扩版增期,相继推出以增强可读性为主要目的的“周末版”、“星期刊”,并形成了持续两年的报纸出版热点。在内容上力求更加贴近读者,着力提高报纸质量,这是两年来报纸发展的第一个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蓬勃发展的陕西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以稳健的步伐.昂扬的姿态.豪迈地走过了20年以社会变革为特征的历程、带着收获、喜悦与希冀.正在阔步走向21世纪,去迎接新的重任与挑战!此刻,纪念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的氛围正浓。聚焦陕西报纸,扫描20年之轨迹.就整体而言.可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发展快.变化大,经验多。细品起来,每位同志眼前都会跃动着多姿多彩的报纸形象,每位读者也都会为目前报纸的繁荣与活跃而喷喷称颂,每位新闻工作者更是为之倍感自豪与鼓舞。这,正是改革开放为陕西报纸带来的新气象。在中国.陕西报纸有其特殊的背景。我国第一张报纸唐朝吸报就…  相似文献   

11.
孙云海 《记者摇篮》2006,(11):62-63
企业报纸是企业最重要的宣传工具,是企业精神的展示园地,企业通过自己的报纸,宣传本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起到了表达企业发展方向,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发展企业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企业报纸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办好企业报纸,让企业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是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意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方向任何宣传工具都是有其阶级性的。为什么人服务?为谁服务?其办报方针和办报宗旨最能体现。企业报是企业的报纸,很显然,应该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  相似文献   

12.
郭嵩  孙立 《新闻传播》2005,(7):71-71
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在传播学中,亲和力既是衡量报纸与受众关系的指标,也是衡量报纸的受众价值的绝对值之一。一张报纸如果拒绝关注受众所关注的兴奋点,所处立场有失公允,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内容脱离群众生活,形式呆板教条,在多个层面削弱甚至丧失受众价值,则必然会遭到抛弃。多年的企业报宣传工作赋予了笔者这样的经验:要想使企业报在读者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必然要在不断增强亲和力上做文章。那么,亲和力究竟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近年来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企业界所受影响程度不一,导致了诸多一线企业资金吃紧,营销策略及宣传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企业家的理性源自市场的逐步成熟,在营销策略,尤其是宣传方向做出的调整最直接。  相似文献   

14.
刘慧 《记者摇篮》2004,(8):55-55
晚报是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大众化都市类报纸,随着读者文化水平提高、社会生活变化,大众化的读者并不满足对一般信息的了解,他们要借助报纸解读社会,《大连晚报》近年来能在发行、广告上节节攀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过精心策划的叫响报道,入情入理入脑赢得了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深化改革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外舆论环境。企业报担负着报纸宣传和对外报道的双重任务,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是摆在企业报面前的光荣使命。 首先是企业深化改革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企业报要着力搞好企业理论宣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逐步理顺产权关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就需要企业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转机建制。但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及传统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2)
对办好党报副刊的思考尹维祖我们《陕西日报》“秦岭”副刊开展的“超人杯·话说陕西人”杂文随笔征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一张报纸的副刊和正刊,承担的宣传任务有所不同,宣传格调各具特色,而且面对的读者也有一定差别,在编排的内容上、形式上也各有...  相似文献   

17.
形成报纸宣传的强势──人民日报’94重点报道浅析孙爱国(-)重点报道——这并非是一种新闻体裁(文体),而是近年来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同仁超越新闻体裁,对某一类新闻作品作出的新的涵盖。很明显,所谓“重点报道”是从“重点工程、重点目标”等词汇衍生而来。在没有...  相似文献   

18.
邓季芳 《声屏世界》2001,(Z2):53-54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在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重大宣传活动中,发挥本省拥有丰厚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巨大优势,着力向兄弟省市电台推介,进行声势恢宏的联合宣传,打了两次漂亮的宣传战役。一次是与上海、浙江、贵州、陕西、河北、北京和广东等八省、市台联合进行《胜利之路》特别联播节目。另一次是与北京、上海、贵州和陕西五省、市台在“七一”这天联合进行的现场直播。 回顾这两次大型联合宣传活动,我们认为,虽然这不是我台第一次进行广播媒体间的联合宣传,但是这两次战役无论是从宣传的理念、运作的方式,还是对节目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王喜春 《青年记者》2006,(22):44-45
企业报,首先是一张报纸,它必须具备报纸的属性和功能。也就是说,企业报也是一张“新闻纸”,应该而且必须登载“新闻”。但是,企业报在报纸大家庭里,又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企业办的报纸,从出生到成长,无不带有企业的烙印,并随企业的生存而生存,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一张报纸和一个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注定了它除了要承载新闻功能外,一定还要承担企业的宣传功能。因此,围绕企业的核心工作进行寅传报道是其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6月开始.陕西农民报就专门拟定了加大农业宣传报道力度安排意见,并组织编辑记者深入陕南、陕北等贫困山区,了解农村发展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及时调整了宣传角度.以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帮政府解难.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科技知识,宣传精神文明.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省上农口机关的表扬。一、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我们经过广泛深入调查.了解到了农民读者对报纸的希望和需求是.通过看报纸.学习了解政策的读者占到47%,学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