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西方众多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可以称为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人是很少见的,而公然宣扬唯物主义、并用“唯物主义”来为自己的哲学命名的哲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本格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多年来,本格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精确的、与现代科学相一致的”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即他所说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他援引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庞杂、事件繁多,其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是以一个主题将两百多个人物“串烧”起来的。初中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著,难度较大。教师要上好导读课,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3.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是悲观的,在许多哲学家都想为这个世界找一线希望的时候,他却教人们放弃生存的权利;叔本华又是精炼的,很少有哲学家象他这样,居然在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融入了他百分之九十九的思想和生命。叔本华太自负了,自负得非要哲学界以万分惊喜的态度来欢迎这部著作不可,自负得只想以“普遍”为宗旨来阐述“一系列迄今还无人想到过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师生共以一题作文,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学语文老师就已经这样做了:只是“文化大革命”后,这种做法似乎“被遗忘”了.近因学生“老师写一篇文章给我们看,课本中的文章实在高不可攀”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课本中的文章实在高不可攀”,不无道理.其一是作家的见地深,故其主题就深邃;其二是作家的写作技巧,远非中学生所能及;其三是容量大,篇幅长.而学生要以几百字的篇幅,写出主题深、有文采的好文章来,委实不易.有的虽竭尽全力也  相似文献   

5.
工具书指南主要是比较系统地介绍已经出版的重要工具书,堪称工具书的工具书.它们的基本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1)有助于查阅对所有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工具书;(2)有助于查阅对特定学科范畴进行研究的专科性工具书.现在能够向图书馆员提供所有学科领域内的基本工具书的指南主要有两种,即由希伊(Sheehy)和沃尔福德(Walford)编纂的《工具书指南》和《参考资料指南》.大多数馆员都称它们为“Sheehy”和“Walford’.这两部指南是目前国外编制的收录工具书种  相似文献   

6.
钱财与老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不”,哲学家说,“它比老虎厉害得多。我是在挖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指的地方,果然发现一堆金币。“那个哲学家多蠢啊!”一个  相似文献   

7.
2010年3B《上海教育》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一篇人物报道——《丁慈矿:痴迷“对课”》,感受到素质教育之风扑面而来。文中提到“在丁慈矿的‘对课’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显得特别来劲,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思维活跃,每一次的回答都会让他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我们可以读到——他的课堂教学成果源自于2000年萌生的编一本“对课”教材的设想以及10年来不间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珍视现在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西方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哲学家问他为何两副面孔。他回答说: “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以记取教训;一面瞻望未  相似文献   

9.
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教育改革(含课程改革、教法改革等)离不开上述哲学为指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离不开唯物辩证法.这应该说是一个常识问题.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常识问题上,我们的教育、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作文题目 由意大利北部的某个小镇进入阿尔卑斯山,你会看到这样一个温馨的提示:慢慢走,请欣赏!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曾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三条写作检测题。马克思在给他女儿劳拉·法格的信中引用过这样一则阿拉伯寓言:湍急的河上有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船夫。哲学家问船夫:“你研究过历史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你学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说:“那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阵风把船吹翻了。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1.马克思引用这则寓言,意在告诉女儿劳拉·法格一条人生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  相似文献   

12.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  相似文献   

13.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巴金曾这样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平凡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而其“全盘西化”论尤遭贬斥。最近李振霞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胡适”一章中对胡氏“全盘西化”论进行了辨析,令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我得到了一些启示:胡适的思想基本上是前后一贯的,他一生都把实用主义作为自己思考一切问题的指导思想,“全盘西化”论虽然走进了死胡同,但却留下了一些值得反刍的思想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大凡小说家都有这样一种直觉意识:塑造性格,写活人物,是小说创作的重点.然而,对于微型小说的创作来说.塑造性格,写活人物已不仅仅是一个“重点了,而且还是一个难点.千把来字的艺术篇幅,给人物展示性格的艺术空间毕竟太小了.寥寥几笔的艺术语言,要想勾勒出人物的神韵确实太难了.有人把这种艺术的限制比作在圆桌上溜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各个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他研究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知识非常渊博.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萌芽,可以说是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但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亚里多德就是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这个人就是弄不清一般和个别、概念和感觉、本质和现象等等的辩证法.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会在这一问题上犯错误呢?列宁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17.
一、《山居秋暝》:“空山”———人与物的相谐相忘在《山居秋暝》这幅“山水人物画”中,“山水”和“人物”的关系在王维笔下是相谐相忘的。正因为山水与人物的相谐相忘,我们才能更准切地理解“空山”这个词。也许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有浣女和渔舟,当然就意味着有山野人家,怎么又说是空山呢?”这当然不是王维忽略了他们,那么何以为“空”?众多评论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迹,自然就显得空了;另外,山林少有人来,“空山”一词就传递出一种“世外桃源”之韵。这种理解有理,不过我觉得还是未能更深地契合本诗所传递的…  相似文献   

18.
魏建宽 《师道》2003,(8):4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寻找过我是谁。”这是人的头脑在向灵魂提问,这是物质的“我”在向精神的“我”发问。读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怦然心动吗?如果会,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哲学家的潜质。因为许多哲学家就是从渴望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一头闯进了哲学的迷宫。“我是谁?”这个问题也像影子一样纠缠着苏格拉底。古希腊雅典  相似文献   

19.
一、2002午8月,《中国教育资讯报》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人物”,我居然有幸成为第一个被介绍的“人物”,被以大半个版面的篇幅“隆重推出”。其实我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这完全是因为我的一个网站“菊荣的家”,而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教育业绩。  相似文献   

20.
菡子 《内蒙古教育》2007,(4X):20-21
一颗流星在天空划过,阿me许愿:“我想嫁个有钱人”,但见流星从远处坠落,地上出现一本名叫《玻璃鞋》的工具书。阿me拾起书,书的内容是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灰姑娘”故事作为引子。阿me被书中精辟独到的见解所打动,于是一个浪漫喜剧由此开始。很多女孩子都希望自己嫁个有钱人,老人常说:“男怕人错行,女怕嫁错郎。”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男女平等,女人同样追寻着自己的事业和地位,很多女人不比男人差,我们也看现了这样的感慨——“嫁个有钱人”不如自己成为有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