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文学》的第11期和12期,虽有亮点,总体仍嫌平庸,给2008年的《上海文学》划上了一个草草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文坛扫描     
<正>新闻一束第十届《上海文学》奖在沪揭晓在文学界和读者心目中卓有影响的《上海文学》奖(第十届)近日在上海揭晓。该奖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30年间奖掖和勉励了一大批著名作家、未名作家和青年作家,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高度;同时,即将迎来创刊60周年的《上海文学》也以这些作品显示出其坚持纯文学办刊方向的姿态,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刊物之翘楚。本届获奖的优秀作品是从近3年来在《上海文学》刊登的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共有41位作家分获各种奖项:获中篇小说奖的有盛可以《成人之美》、薛舒《隐声街》、阿拉提·阿斯木《阿瓦古丽》等;获短篇小说奖的有宗璞《琥珀手串》、残雪《外地人》、苗炜《警察与外星人》等;本报领衔编辑韩小蕙的《理念是天堂的花朵》获散文奖,获此奖项的还有祝子平《这条河好  相似文献   

3.
王周生简介:1947年8月出生于江苏启东,“文革”中下放到上海崇明东风农场,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陪读夫人》、《性别:女》、《生死遗忘》;中短篇小说集《红姨》、《安乐死》;以及散文集、学术专著等16部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第一届女性研究优秀专著奖、上海市长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奖、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另有二次获得天津《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多种奖项.  相似文献   

4.
苏莉,达斡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草原》《美文》《天涯》《文艺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散文集《旧屋》《天使降临的夏天》,小说集《仲夏夜之温凉时分》。曾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5.
蔡小飞之死     
我们先来看一份曾经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关于蔡小飞的“简历”: 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 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红遍上海文学圈,后组建“C17”少年诗歌文学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代表作品有《记得》《留给明  相似文献   

6.
名家寄语     
《快乐阅读》2011,(24):1-1
高克勤,1962年生于上海,江苏吴江人。1986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秘书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编撰有《北宋散文》、《宋诗精华录》、《王安石诗文选评》、《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等著作十余种。刘半农,1891年生,是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以字行,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  相似文献   

7.
第10期的《上海文学》给我们带来了本年度迄今为止最大的惊喜,陈希我、鲁敏、王松、荆歌等“一线作家”汇聚,作品质量也相对较高。与此相比,第9期的《上海文学》像是一个平淡寡味的过门。  相似文献   

8.
须一瓜,女,原名徐苹,生于上世纪60年代。2000年起,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作家》、《上海文学》、《福建文学》、《小说界》、《江南》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作品多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家文摘》等选载。著有小说集《淡绿色月亮》及通讯小说集《徐苹VS须一瓜》。著作有《像地瓜一样的大海》。曾获2003年华语传媒最具潜力新人奖,人民文学年度奖等。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3,(12):F0002-F0002
赵瑜,1976年生,河南兰考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天湃》杂志编辑。曾在《十月》《上海文学》《大家》等发表散文、小说多篇,并获得《作品》杂志散文奖金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海南文学双年奖新人奖等文学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暖昧》《六十七个词》,散文随笔集《小忧伤》《小闲事》《小荒唐》等。  相似文献   

10.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11.
《涪陵师专学报》2007,(1):69-71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12.
《杂志》不仅为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化人指引了方向,而且对文艺创作做了具体指导。对现实发出声音作为其重要文化使命,文艺批评与报告文学是它对现实发言的主要文学形式,《杂志》借此延续了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关于新文艺腔的论争与对日伪民族主义文学口号的反驳是《杂志》开展的两次重要文艺论争;《杂志》为张爱玲的成名提供了多种机遇,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的呵护与培育给张爱玲提供了更大的文学空间,张爱玲能成为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的重要存在,《杂志》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上海文学》的文学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文学》是中国大陆新时期的重要文艺刊物之一,其特点正在于文艺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双向发展。1985年被评论者称为“方法年”,强调“理论方法热”的现象。此时《上海文学》正经历杂志本身的“改革”时期,文学杂志的经营模式以及编辑方向都有明显的转变。1985年《上海文学》发表的文学评论,不仅展现特定历史处境之下欧美文艺理论移植中国的复杂过程、理论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还揭示评论者和编辑如何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重新定义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位置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五册课文《文学和出汗》的第一段说: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里“上海的教授”一语应作何理解?历来有这样两点比较流行的解释:第一,上海的教授就是架实秋;第二,认为作者之所以用“上海的教授”加以指代,乃是寄寓嘲讽、鄙视之意。我以为这种解释不尽妥当。诚然,《文学和出汗》中所涉及的反面材料,均出自梁实秋的《文学批评辩》和《卢梭论女子  相似文献   

15.
《方舟》文学社是全国著名重点中学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骄傲。《方舟》文学社有着自己鲜明的办社宗旨:集文学写作爱好者于一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学习交流,提高文学写作能力和鉴赏水平,为学生文化素质、文学修养的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语文》2005,(12):22-23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现代》杂志以商业利润为目的,推行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从而出现多种文学流派、文学样式共生的现象。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各种原因,并指出《现代》杂志的文学共生性在三十年代现代文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饭,男,原名范继祖(1982——),上海人。2004年6月大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自2001年起在上海《萌芽》杂志社实习编辑三年,后在上海一家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担任编辑。2000年开始在《芙蓉》、《萌芽》、《海峡》等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不羁的天空》(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长篇小说《我的秃头老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4月, 香港明报出版公司繁体字版2004年7月)、短篇小说集《毒药神童》(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主编有访谈集《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2月),合集《重金属——80后五虎将精品集》(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5月)。2003年10月创作的短篇小说《一个普通的早晨》获得《上海文学》首届全国文学新人大赛短篇小说奖。  相似文献   

19.
郝铭鉴,笔名雷刚、贺征、斯言、楚山狐等。江苏建湖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市文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责编图书《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美学论集》、《巴金论创作》等。主编或参与主编《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中国新文学大系》、《艾青论创作》和《革命烈士遗文大典》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一束     
正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榜单揭晓由《收获》文学杂志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榜于日前在上海揭晓。这份排行榜分为短篇小说榜,中篇小说榜,长篇小说榜和(长篇)非虚构作品榜,苏童的短篇小说《玛多娜生意》、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心灵外史》和周晓枫的非虚构作品《离歌》分列上述四个组别的榜首。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上半年短篇小说榜前五名:1.苏童《玛多娜生意》、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