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与"法"是黄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是万物的根本,对万物具有统摄作用,这为"法"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前提.通过对黄老学"道生法"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与"法"的内在联系,"法"是"一"的显现,"一"是"法"的形上依据.在现实政治中,君主是"一"的化身,具有执一生法的功能."法"是实现"一"的途径,"一"体现了"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以来中共"一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金蛟 《天中学刊》2008,23(1):98-106
中共"一大"研究以1980年为开端,至2000年以前,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一大"召开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三月代表会议"、共产国际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选出的中央机构、召开地点、"一大"时全国党员人数、"一大"的意义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以来,中共"一大"研究在以下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一大"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一大"的意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地位、"一大"未采纳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革命思想原因等.  相似文献   

3.
从散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忽视了每一篇散文的独特性,教学偏离了"这一篇"散文的"语言"与"人文"境界。散文教学应更近"语言"、更近"人物"、更近"散文"来关注散文的教学意味,回到课堂去发现"这一篇"语言的独特,发现"这一人"体验的独特,发现"这一篇"文体的独特,守护文本的独特,收获一片独特的意境,过上一段独特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剖析一种现象,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才能得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这是因为每个现象都会涉及多个方面,都会折射出多个视角。数学也是一样,一个知识、一组公式、一种思想,从表面上看,它们就是"一个"、"一组"、"一种",然而细究起来,就会发现这"一个"、"一组"、"一种"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层次的内容,如果我们忽视这层次背后的世界,就会给学生呈现一个"笼统且模糊"的数学,而不是"清晰且逻辑"的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半""一半"和"一A半"等"半"类词语的性质和功能。"半"有数词和副词的性质,并无量词的功能。副词"半"是数词"半"语法化的结果,对"半"的多功能的分化和"一"的虚化促成了"一半"的产生。副词"多/大半"是词组"多/大半"词汇化的结果,同样,对"A半"多功能的分解也促使"一A半"的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与数词"半"对立分布的"一半"是数词;与副词"A半"主要处于对立分布状态的"一A半"也是数词。虚化了的"一"在"一"类词语中不宜再看作数词。  相似文献   

6.
《动物笑谈》是人教版新教材中的新课文,这一课教学基于创新理念开展了大胆实践,由"一个词"到"一篇文",由"一篇文"到"一本书",由"一问题"到"一任务",由"一节课"到"一理念",努力把快乐、思维、成长的必经之路还给语文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午,我在阳台上写毛笔字,发现"一"字很难写。初看"一"字,我觉得只是一横,并不难写。但我反复地写,写出的字却始终不能令我满意。看来写好"一"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字虽然只有一笔,但它是汉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笔画。只有写好"一"字,才有可能写好"二"字,从而写出更多漂亮的  相似文献   

8.
"一课一得"是语文统编教材倡导的教学核心理念。"一课一得"听起来简单,想起来也不复杂。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精心养育。"一课一得"的提出主要是遵从语文教学规律,剑指语文教学的软肋而应对的长期策略。"一课一得"必须精准把脉,厘清"一课一得"的"课"与"一课一得"的"得"。  相似文献   

9.
"一丝不挂"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赤身裸体,但这个意义相对晚出,《汉语大词典》在这一义项下,引用的例证是宋代杨万里的《清晓洪泽放闸》诗。其实,这一成语最早源于汉译佛经,原本形式为"寸丝不挂",此外,还有"一缕不挂"、"一丝不著"、"不挂一丝"、"不挂寸丝"、"不挂一缕"等形式,由于类推机制的作用等原因,最终,确定为"一丝不挂"。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起,杭州市人民小学以"一班一品"为载体开展育人模式研究,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沉淀积累。2008年,在"乐学会玩"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以"一班一品"为载体的德育育人模式内涵,不仅注重"一班一品"的传统体育项目练习,更注重在"一班一品"的活动中使学生"立大德"的核心德育教育。一、实施"一班一品"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1.
"一ⅩⅩ"和"一Ⅹ一Ⅹ"是"一"和量词组配的两种重叠形式。"一ⅩⅩ"和"一Ⅹ一Ⅹ"都有多种语义、句法功能。两种格式的句法功能既有差别,又有交叉,而且两种格式在语义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交互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数学习题课中,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策略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活化、深化、融会贯通,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两道例题的展示,阐述了在数学习题课中"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教学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09,(1):7-7
量词家族成员众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且让我们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口"猪,一  相似文献   

14.
一、"技能领雁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内涵中职学校"技能领雁工程"包含"一核两翼":"一核",即以"专业技能强化教学"为核心;"两翼",即"教师技能领雁工程"和"学生技能领雁工程"。一核与两翼,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各有其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张宁 《衡水学院学报》2012,(6):82-85,100
围绕"东皇太一"的身份学界历来争论不休,通过梳理"太一"一词含义在先秦两汉时代的变化以及"东皇"在古代典籍中的所指,论证"太一"一词在先秦时代很可能并没有"具体形象的神明"这一含义,而仅仅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东皇太一"的真正身份很可能是伏羲氏。  相似文献   

16.
林小英 《江西教育》2012,(Z1):56-57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只有打造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经营出一所好学校。那么如何打造一支优质教师团队呢?我想起了清代刘墉的三句话:"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是要你赶紧行动,催你奋发进取,去争得那"一、口、田";"富"是"一、口、田"的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子有田地;"福"是"一、口、  相似文献   

17.
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作者努力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通过对十多年从教实践的思考,作者认识到, "受尊敬"是讲做人,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做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自己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履行"因材施教",使自己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这本身是把"传道、解惑"与帮助学生"立业"统一起来,前者是推己及人的思考和行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后者是由人及己的思考和行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贸区正式在郑州挂牌,河南自贸区如何与"一带一路"对接成为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的相互关系,即:"自贸区"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持,"一带一路"促进"自贸区"的升级;其次,本文从交通、物流、农业、工业四方面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一带一路"下河南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最后,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自贸区的定位,提出河南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想知道"一整年"的价值,就去问留级的学生。想知道"一个月"的价值,就去问曾经早产的母亲。想知道"一周"的价值,就去问周报的编辑。想知道"一天"的价值,就去问有十个孩子待哺的领日薪工人。想知道"一小时"的价值,就去问在等待见面的情侣。想知道"一分钟"的价值,就去问刚错过火车的人。  相似文献   

20.
"匕首"考释     
"匕"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是"匕,<书>,匕首".匕首是一种尖而薄的冷兵器,但在古代汉语中, "匕"最初用来指一种取饭用具,类似我们今天使用的羹匙.现代汉语中的"匕首"之"匕"与古代"饭匕"之"匕"是否有联系呢?本文试从"匕"的本义入手,结合饭匕、匕首的形状与性质,对"匕首"一词的形成发展做一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