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倡导的社会生活方式,使人在消费中处于受动地位,受控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导致消费异化。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全球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费给全球生态带来灾难。在它的意识形态主导下,人们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根源于它的生产方式,消除它的危害必须变革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须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倡导可持续消费。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相当深刻,但他把具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单纯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或消费方式造成的,未免偏颇。  相似文献   

2.
作为消费主义向数字领域拓展的产物和形态,数字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支配下消费领域数字化和数字领域消费化双向进程发生异化的结果。数字消费主义借助数字资本和数字技术的交相强化,在消费主体“产消化”中实现了“主动性”的劳动剥削、在消费需求“订制化”中削弱了消费主体的自主性、在消费关系“虚拟化”中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新异化、在消费体验“致瘾化”中催生了不节制的享乐主义、在消费模式“流量化”中诱发了庸俗化的消费审美,从而对人与社会发展产生了远甚于以往传统消费主义的危害。科学揭示数字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坚持以制度优势遏制数字资本恶性增殖、逐步实现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以及弘扬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消费观,是防范和应对数字消费主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是根植于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人的生存实际需要、崇尚物欲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在强调物质占有,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仍处于“百姓国度”,尤其要警惕消费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非理性化是在全球呈强劲发展态势的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年群体产生深刻影响的突出表现。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化的影响、消费主义符号象征意义的蚕食是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和人民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消费主义的登场。消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应采取辩证批判的态度,树立科学消费理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宝贵财富,培育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现阶段国人的幸福指数,真正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上看,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操纵下的一种异化消费形态;它有其自身的生成机理,受到经济、环境、技术和主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文化与人的畸形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鉴于此,应从揭露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实质、培育健康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念、供给形式多样的优秀文化作品、强化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等方面,批判文化消费主义错误思潮,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生态。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侵蚀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人的价值异化、共同理想泯灭、民族身份认同淡化、扭曲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回应这一挑战,引导大学生解构与批判消费主义话语,形成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拒斥";同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8.
《黄雀记》中,保润、柳生和仙女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产物。保润成为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弃儿",而柳生和仙女却成为此语境下的"宠儿"。但他们最终都受到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质询,成为时代的"废弃物"。在他们形象的背后,可以看到小说叙事落入消费意识形态的陷阱,消解了伦理和道德对人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主义的热潮下,当今热销的女性时尚杂志在广告商品信息的同时,自身也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文本传递出"建构的意义",即传统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性别成见与正在进行中的时尚性消费主义,这二者作为时尚杂志这个巨大消费符号下的双重隐喻,通过深层意义的建构,被置于时尚杂志内部。文章即通过对女性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分析,阐述这两重隐喻在其内部是如何生成并运作的。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显著特征在于消费物品的象征性符码意义。伴随着大众传播的商业化转向与消费主义的耦合共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借用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将新的价值观建构过程分为依从、认同以及内化三个阶段,并由此提出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作为现代性消费伦理的核心,它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最高意义。这种消费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已逐渐渗透到当代社会制度、政策和生活时尚之中,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错位理解。在当下中国要克制消费主义,就要为实现劳动的解放创造条件,要坚定地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不能仅把注意力集中于消费领域;破除多多益善的旧观念,树立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消费新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进行结构性产业调整、传统劳动岗位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确保人们都有自己的劳动岗位。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念,片面夸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把人们消费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实现,把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消费主义的代价,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消费主义不可避免也影响到我国,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并不适合在我国发展,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致力于消除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积极提倡“合理消费”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叉作为一种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满足的文化意识形态,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高校的整体发展、教师和学生个体三个方面分析了消费主义对高校的发展观念以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破除消费主义高校发展观、改变同质化教学过程和教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消除"读书无用论".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主义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蔓延至全世界,意味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在全世界蔓延,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去阶级性""去政治化""价值虚无"等陷阱。因此,消费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注重反向批判,实现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据斥,另一方面应注重正面发声,促进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认同。  相似文献   

15.
消费,从其本质上说是人为了实现人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而进行的对消费对象的消耗活动。无论是节俭主义还是消费主义都是对消费本质的异化,消费主义更是给自然及人的精神带来重重危机。通过对消费本质、人的本质及人的需要、物的多重价值和二重纬度的分析表明,低碳消费是一种反映消费及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消费方式,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群体,他们的消费方式无疑将深刻地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消费方式,因此探讨媒介消费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媒介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媒介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消费的矛盾性、大众媒介引领大学生消费时尚和媒介消费主义打造大学生消费的符号文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借鉴西方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分析了消费主义对我国日常生活的影响,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批判,探索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建构路径,将理论关切转化为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关怀,以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消费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的传媒语境下,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一跃成为思想、文化以及艺术领域的霸权话语。物欲、性欲、权欲和隐私等欲望能指,曾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严厉看管的反动对象,在传媒参与建构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它们一举获得了合法性的历史身份,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化征服。在文学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期而遇中,大众文学因其自身的商品性、娱乐性和消遣性,率先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演绎了历史空前的叙事狂欢。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同时开始了对精英文学的能指征服,精英文学也在欲望叙事里,走向了身份遗忘与未来混沌的双重迷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一、消费主义的含义与特征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实践。消费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消费至上,它是当前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