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英 《河南教育》2007,(5):52-5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造教育原本就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学生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增强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文章主要论述如何认识创造及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淡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创造力旺盛,国家就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创造力陈腐,国家则萎靡不振,衰退落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自身创造意识的强化及其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创造意识的灌输与启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得以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曾兰 《云南教育》2001,(2):22-24
小学自然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要求。小学自然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 ?  一、端正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根本   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就是通过教与学、行与思的实践活动 ,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其良好的创造精神和思维习惯 ,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并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   (一 )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传统教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以培养…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采用创造性教学模式、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展创造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创造情感教育等开展创造教育,力求培养富有创造力、能灵活解决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思维包括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个基本成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求得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得二者的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出发,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问题,谈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并对当前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机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动机对人的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相似文献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与已经存在之物并不相同的创造之物成为一种突出的教育景观和社会事实。创造发生关系性共在与意识性交互的人机创造主体、具身文明削减与数字文明增加的创造内容、机器将人作为辅助工具与助手的创造模式的系统性革新,我们正在从人类创造时代迈向机器创造时代。机器创造可能引发机器外脑挤压人类内脑的创造之生物学基础危机、机器主体挑战人类主体的创造之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机器文明冲击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文化与文明危机。从机器创造反思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应实现人类双驱动创造对机器单驱动创造的超越、人类意识流创造对机器数据流创造的超越、人类颠覆式创造对机器模仿式创造的超越。以创造力培养为指向的创造力教育为人类创造危机纾解提供了现实可能,创造力教育基于人类关怀与自我超越、机器他性与人机共生、生命特质与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教材实施后,在数学教学中更侧重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提出了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凯红 《教育探索》2001,(10):67-67
一、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与开发 1.想像力、创造力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想像是人类思维的属性,想像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前提。艺术创造需要发挥创造力,用想像思维形态传递信息,能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得到开发和启迪。想像包含过去,预示未来;综合旧有印象,创造新的印象;综合模糊性,建立准确性;综合概念,创造形态。 2 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意象设计在喷绘艺术方法上的运用是通过教学实践,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教师除了要讲解喷绘艺术创作原理、意象设计的成因外,还要讲解喷绘艺术的制作,喷笔的使用和保养,喷绘…  相似文献   

15.
李先香 《考试周刊》2009,(22):104-105
要培养有竞争能力的学生。不能不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周尔伟 《成才之路》2011,(12):27-27
笔者认为,创造力作为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已为人们所共识。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教学中,我也曾经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应当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各种条件,解放学生的双手;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参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理论上对创造力要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在实践上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以使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内在逻辑要求,创造品质属于创造力中非智力因素的部分。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德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文章从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健康的创造情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德育的作用。最后说明要克服创造障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祖国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