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一个班级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学生表现出众,惹人喜爱,时刻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有的学生默默无闻,表现平淡,经常被老师和同学遗忘.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同时也要力争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徐曼曼 《教育》2012,(6):26-26
5月22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二(1)班学生张远洋和几个同学去体育馆上体育课,张远洋“选修”的体育课是地板球,和他一起上地板球课的有20个同学,其他同学有的选修了排球、篮球,还有的选修了健美操、瑜伽。上课时,每个项目组的人数都控制在20人以内,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发现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写假话。写假话的原因很多,这里只谈谈有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写假话。一个学生在《记一个同学》的文章里,记叙了自己一个熟悉的小伙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凌晨,顶风冒雨,踏着泥泞的田间小路来到了学校,表现了这个同学不怕困难坚持上学的顽强精神。老师肯定了中心思想和选材,但是对人物肖像描写提出了批评。文章本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于是在班里开展了一项活动"每天欣赏一朵花",要求同学们每天关注一位同学,然后说一说该同学的优点有哪些,如果经过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观察,大家一致认为该同学确实具备这些优点,就奖励该同学一张跷着大拇指的表扬卡.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长处,或者说闪光点。有的勤奋、诚实,有的积极好学,有的擅长文艺体育,有的擅长于科技制作、绘画等等,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学生的优势的增长,达到消除其缺点和不足的教育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我曾经接手教过这样一个班级。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居住在学校的周围的居民子女,比较朴实。但也有几个学生十分调皮,甚至破罐子破摔。尤其是那个叫李小明的男同学,经常逃课,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经常打同学,根本不听老师的教育,并且与前任班主任的对…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老师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插同学的嘴。这些现象给我们有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学生打老师事件星期五下午,我和高三年级师生照毕业集体照。一个班照完再照一个班,学生和老师都兴高采烈,有的班还把转到其他学校的同学邀请回来照相,教学楼前热热闹闹,老师不断提醒站在高处的同学注意安全,学生之间相互检点谁还没到,气氛非常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班级中,有两类学生最能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一类是优秀生,他们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另一类是调皮生,他们是班级中的受助对象,时常受到老师的关注。这两类学生相对来说在班级中处于强势。而一些表现平常、默默无闻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同学忽略,这类学生我们称之为"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1,(12):68-69
现在有些中小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节日不感兴趣,却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比如每到圣诞节,很多同学早早购买许多圣诞贺卡或积极准备开圣诞聚会.有的老师还亲自带领学生制作或组织活动.还有许多同学花天价买很多“平安果”送老师送同学.还有的同学因无钱买圣诞树就去破坏校园或公共场所的树木……每到愚人节.  相似文献   

10.
王海军 《考试周刊》2009,(37):84-84
一次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学生用“像”造一个比喻句。有的同学造“天上的月亮像玉盘”,有的造“××的脸红得像秋天的苹果”……由于事前老师讲解铺垫得比较细致深入,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得比较好。正当老师准备结束这一话题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问道:“老师,我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徐曼曼 《教育》2012,(16):26
5月22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二(1)班学生张远洋和几个同学去体育馆上体育课,张远洋"选修"的体育课是地板球,和他一起上地板球课的有20个同学,其他同学有的选修了排球、篮球,还有的选修了健美操、瑜伽。上课时,每个项目组的人数都控制在20人以内,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锻炼效果。尴尬的老教具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心校体育教师冯念东说,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呈逐  相似文献   

12.
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比高矮".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问大家:"这位同学是高还是矮?"学生有的说"有点矮",有的说"高",有的说"不高不矮"……嚷成一团.这时,老师让这位同学分别跟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比身高,并要求学生用"××比××高,××比××矮"的句式说出比较的结果,最后还总结道:"高矮不是固定的,关键要看和谁比."  相似文献   

13.
案例1.英语课上。王老师问学生:“What music do you like best?And Why?”。她提问的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老师、期待与老师交流;有的看上去有些紧张,正小声地向同学询问;有的则把头放得很低、几乎是趴在了桌上——曹龙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夺淳真卡,争做淳真儿童的活动,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此项活动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及时性评价,并关注学生在校、在家、和公共场所的表现,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关注评价,评价者涵盖了老师,同学,家长,邻居甚至社区人员。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程实施四年来,我校学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课堂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做了,班级的事抢着  相似文献   

15.
一些老师对学生见到自己不打招呼而耿耿于怀,我认为大可不必。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又何妨?首先,老师要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盼l生格都不同,有的热情大方,有的文静内向。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老师都说我不与人打交道。平时,我见到老师能躲则躲。高二时我担任过一个学期的物理课代表。一次考试我的考,  相似文献   

16.
刘海燕 《新疆教育》2013,(4):115-115
目前学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是“耳目型”,他们是班主任的“耳目”,只会将同学中的不良表现报告老师。这些干部同学在班上一般“人缘”较差,难以根据班主任的意见开展班级工作。有的是“领导型”,他们有“官架子”,优越感、领袖欲很强。他们说话居高临下,做事指手画脚,俨然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忘了自己的学生角色,在同学中也成了孤家寡人,不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任务。还有的是“算盘珠型”,班主任拨一下动一下,工作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培养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天,班里有个同学摔坏了另一个同学的钢笔,被摔坏钢笔的同学要他到老师那里去讲理,他气呼呼地甩出五元钱:“我有的是钱,赔你就是了,还到老师那里去干吗!”这使我很有感触,于是我便注意观察本班学生,发现了不少情况:有的同学经常向家长要钱,而家长对他们则有求必应,有的同学当众炫耀他家钱多而看不起生活较困难的同学;有的女同学把不少精力化在穿着打扮上,在一个月中竟穿出六、七套不同式样的衣服。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疏密有间隔1.普遍存在的厌学心理某中学测试发现,半数以上学生表现出学习焦虑,他们有的恐考,害怕成绩,甚至有的同学出现考试焦虑综合征,并引发许多躯体症状,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的有半数是咨询学习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厌学而逃课,拒绝老师、同学、家长的规劝,并说蹲厕所也比上课舒  相似文献   

19.
院庆的事儿     
去年10月底,我加入了负责"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110周年"院庆活动的志愿者团队中。这个团队大概有五六个学生,由一个老师牵头。依照每个人的特点,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不同的任务。有的同学曾经担任过院团委学生干部,沟通能力强,于是被派去负责联络和沟通各个实验室;有的同学比较认真踏实,被派去负责宣传材料画册文字校对的工作;有的同学在科研之外的业余时间比较宽松,被派去实地考察和负责监督排版打印画册的公司。  相似文献   

20.
“老师,每当您把犯错误的同学叫出去批评时,我们其他同学特嫉妒。”在与一位学生的谈话中他说出了这出人意料的想法。然而仔细想想,这位学生的话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愿意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与老师交流。班级就好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使他们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