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巧得很,位列“人类四圣贤”的释迦牟尼,耶酥基督、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教师。所不同的是,释迦牟尼和耶酥基督毕生向信徒播撒善念、传播福音,重在以情感人;苏格拉底和孔子则孜孜以求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求知、“爱智慧”的种子,重在以理服人。而且同佛祖和基督比起来,苏格拉底和孔子属于更严格意义上的教师。二者不仅才学出众且精通育人之术,能教且善教,堪称教育艺术大师,为后为人师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育财富。一、孔子与“启发式”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师之一。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学而不…  相似文献   

2.
巧得很,位列“人类四圣贤”的释迦牟尼,耶酥基督、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教师。所不同的是,释迦牟尼和耶酥基督毕生向信徒播撒善念、传播福音,重在以情感人;苏格拉底和孔子则孜孜以求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求知、“爱智慧”的种子,重在以理服人。而且同佛祖和基督比起来,苏格拉底和孔子属于更严格意义上的教师。二者不仅才学出众且精通育人之术,能教且善教,堪称教育艺术大师,为后为人师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育财富。一、孔子与“启发式”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师之一。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学而不…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与释迦牟尼佛的"中道"思想都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思想,二者都强调人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与觉醒。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尚的人,强调智慧和美德;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目的就是成佛,即成为明悟宇宙人生"中道"本体的觉者,强调体验、超越、悟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方法的根基是认识论的;释迦牟尼佛的"中道",既是方法性的,也是本体性的。  相似文献   

4.
在致思死亡的路径上,孔子是“由生观死”,而苏格拉底是“直面死亡”;在死亡的价值问题上,孔子是基于群体关怀的“杀身成仁”,而苏格拉底是基于个体关怀的“舍身求善”;在超越死亡的方式上,孔子是“此岸的超越”,而苏格拉底是“彼岸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提起苏格拉底,也许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古先哲的形象,一个属于古希腊那个辉煌年代的思想者。人们对他或许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因为这样一位行走于人类智慧与精神世界最前沿的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传世,以便让后人追索他的足迹。于是,人们开始读柏拉图的对话体,开始读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因为所有关于那个时代、关于苏格拉底的记忆,都只能从他学生的讲述中得到最大可能的复原与保存。这让人不禁想到在另一片遥远的被叫作大中华的土地上,曾经亦诞生了一本名为《论语》的书,从这部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撰述的著作里,人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东方古先哲的一言一行,以及思想中那喷薄而起的精神火花。如果上帝可以把苏格拉底的生命延续至今,可能很少会有人将他和一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对孔子哲学抱有偏见,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孔子不是一位哲学家。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如果说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其重要人物的话,那么,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是任何历史人物都无法相比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7.
不妨把时针拨到两千多年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  相似文献   

8.
因材施教是地道的教育原则,当人们追溯这条原则起源的时候,追到了西方的圣贤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圣贤孔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被后人归纳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从两位圣贤展开的教育实践不同前提进行分析,判断一下苏格拉底和孔子谁更像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从而为当代教师展开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启示。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怎样展开他们的教育实践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没有留下亲笔撰写的著作,都是弟子们根据回忆对他们的言论给予纪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思想主张。弟子们和他们的对话就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展开的形式。从…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是地道的教育原则,当人们追溯这条原则起源的时候,追到了西方的圣贤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圣贤孔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被后人归纳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从两位圣贤展开教育实践的不同前提进行分析,判断一下苏格拉底和孔子谁更像教育学意义上的教  相似文献   

10.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智者。孔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从未著书立说,但是他影响着整个西方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两个教学方法的背后又蕴含着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孔子和苏格拉底同为中西文明史上的先哲。“仁知统一”是孔子所追求的道德理想的特征,它与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在把认识论与伦理学相统一方面不谋而合,但二者在本质上也存在着差异。分析二者之间的同和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沟通、融合、互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实在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格拉底才出生。[1]所以孔子才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今天主要讲这个内容。我们知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世界处在轴心时代,也就是在那时,在北纬30度上下,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或结群原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法比较●安徽省池州师范杨利民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二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出生年月来看,苏格拉底在孔子死后十年出世。在教育方面,二人...  相似文献   

15.
陈锋 《培训与研究》2001,18(2):37-39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两位圣人,本文把苏格拉底以至善为本的人生境界观和孔子以仁、义、礼、中庸、内省等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境界观作些比较,以揭示中西方人生境界观的异同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孔子,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认为二者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指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提倡和运用,比苏格拉底早80余年,而且在某些方面确更比苏格拉底技高一筹。本文对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可使人们对启发式教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大有禅益。  相似文献   

17.
《读写月报》2022,(28):11-14
<正>[阅读导引]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世界上有四个民族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不同的思想,那是人类智慧的本源。第一个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古典西方哲学——思辨、理念;第二个是以色列的犹太先知们的旧约;第三个是印度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最后是古中华民族的先秦诸子的智慧,特别是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人类遇到困境,总是回头寻找,从这四种古老的智慧中获得启发,点燃灵感的火花。自秦统一六国至汉代,  相似文献   

18.
网络空间学习与大学———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量遇到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目的平生译华健校因特网不能完全取代中学和大学,但是这些传统的教育机构如果要培养未来的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就必须本身进行改革。“世上唯一美德为有知,唯一邪恶为无知”———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  相似文献   

19.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思维训练。但二者由于文化背景、哲学信仰等的不同,二者还是存在一些差别:孔子主张学生为主体,苏格拉底主张教师为主体;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孔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苏格拉底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能力较高,人才类型多样,既有从事工商的人才也有从事政治的官吏等,苏格啦底单一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单一。追溯启发式教学法的源头,对改进当今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先后创立了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并把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西方教育史学界(包括原苏联教育史学界),只重视对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整理研究,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唯一渊源,但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却没有应有的认识和评价。我国教育史学界普遍认为,启发式教学有两个渊源,即东方渊源和西方渊源。东方渊源指的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西方渊源指的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本文试图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比较研究,阐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异同,特别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理论和实践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