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念真情     
先说一个故事——暑假,"国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书报告"。由于种种曲折,暑假已经快过完了,他才开始连夜捧读这么厚重的大部头。看不懂,他"很认真地写了买书看书的整个过程",最后说,"如果14岁的时候能看懂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它们和众多的故事、散文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我是这样理解的: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体裁的课文不多,只有两篇中国古典名著选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册)、《三打白骨精》(第十二册)和两篇现代外国小说——《船长》、《爱之链》(第十一册)。它们和众多的故事、散文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我是这样理解的:小说是写人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进行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三首》中收录了《静女》篇,该诗歌脍炙人口,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为角度,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约会。全诗共三章,"教学参考书"提示:第一章重在写场景,交代事件,描写现实;第二章第三章重在写心理,回忆过去的场景。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历史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共八篇。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其中《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写于前期;其他五篇《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写于后期。作者在《序言》里说明了他写《故事新编》的(?)起: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写成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6.
所谓“法老咒语”的传说有多种,如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塔卡蒙国王的墓道上镌刻着:“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有的刻在棺材上:“谁要是窃取法老的遗体,法老的灵魂将扼断谁的脖子。”埃及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在他挖掘的一座坟墓上,还写  相似文献   

7.
正他的用意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抒情和诗意都在为小说的内部积蓄能量,就是为了撞击"老爷"那座冰山。这个撞击太悲伤、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灾难和大事故。《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我"回老家搬家,或者说,回老家变卖家产。就这么一点事,几乎构不成故事。那么《故乡》这篇小说到底好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小说的人物写得好。一个是闰土,一个是杨二嫂。  相似文献   

8.
每次高段接班,我都会让孩子写第一篇作文《我》,引导学生描写语文学习中最怕的故事?很多学生会写自己写作文时想美词的痛苦,凑字数的悲哀。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动听"在作怪,"动人"在作秀,"动情"在作对。学生没有看重"平常"生活,而在刻意追求"优美"的写作素材无从下手。通过调查,我也看到作文课堂教学三大现状:1.作文教学如同"缝扣",希望一次成品;2.作文教学如同"挖地",希望层层好泥;3.作文教学如"割草",希望永久巩固。  相似文献   

9.
①读了《我的脸红了》(一文)后,我深受 启发。 ②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学校要组织一次 "故事演讲会",(班主任决定在班里先赛一 次,)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故事。可是周蕾不会 写故事,她就抄了一篇名叫(题为)《改邪归正 的三只手》的文章。③在班里比赛那天,老师让 周蕾演讲时,她说完故事的标题后,(没有讲她  相似文献   

10.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31):42-44
有读者朋友问我:你写小说是先有故事呢,还是先有人物?我一时间难以回答。对我来说这是说不准的事,有的篇目是先有人物,有的篇目是先有故事。前几年我写了篇《孝姐儿》,刊发在上海《少年文艺》上。这是一篇反映川西地域风情的少年小说,塑造了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面对强暴而又十分孝顺的女孩儿形象。这篇小说就是先有故事而后有人物的。旧时的川西有点长明灯的习俗。儿女们为父母长辈消灾祛病,往往赤膊上身,肩胛上挂着亮晃晃的清油灯,三跪九叩地拜庙宇、求菩萨,弄得皮开肉烂的,用极为特殊而残酷的形式表达孝心和诚意,以此去感动上苍,赐…  相似文献   

11.
本学期,我们一共学习了26篇各不相同的课文。在这些课文中,有的是写我们应该懂得的道理,有的是写关于名人的事件,还有的是介绍动物……如果让我说哪篇课文我最不喜欢,我会毫不犹豫地写下"《古诗两首》"。学习这篇课文时,为了弄明白古诗的含义,并且做到不会忘记,我只能在上课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鲍尔吉·原野的《月光手帕》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散文。文章述说了一个极为平淡的"病房故事",可以说不是故事而是一个小小场面:在月光如水的宁静的夜晚,"我"看到一个少女弯腰去台阶上拣一方"手帕",这虽是一个错误——月光制造的错误,但它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它源于一个纯洁美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  相似文献   

14.
课文《灰雀》与《司马光》 《掌声》 《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构成了三上第八单元的阅读篇目,共同演绎"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的人文主题. 初看课文题目《灰雀》,似乎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但通篇读后,"灰雀"的确是全文的关键角色,联结着列宁与小男孩,推动着故事的进展.简明流畅的情节中,满...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最适合小朋友发挥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议论文,总觉得那些《论勤能补拙》之类硬邦邦的题目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童诗,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的情况下,只好把一句话硬拆成短短的几行应付了事;也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幻想故事,最后只好东拉西扯编造一通,然后再用“原来是做了一场梦”来做结束……但是,若要写一篇记叙文,小朋友们多半不会觉得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记叙文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体。譬如,《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调皮鬼》、《我最难忘的人》、《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初识鲁迅”的专题集中编排了四篇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可分为两类,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后面三篇是写鲁迅的文章。后三篇文章虽然同是写鲁迅的,但写作视角各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哗从儿童和亲人的视角写的“伯父”鲁迅;  相似文献   

17.
征文启事你可以把自己当成那两个小朋友中的一员,写一篇记叙文,比如《记一次捕鼠活动》什么的。你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老鼠,写一篇想象故事,如《我是一只倒霉的小老鼠》。另外,你也可以面对笼中的小老鼠,有感而发,写一篇议论文,比如《可恶的老鼠》,或者《我的另类宠物——小老鼠》……  相似文献   

18.
胡焕臣 《山东教育》2010,(12):60-60
我经常读《山东教育》,看到其他老师发表的教育故事、教学论文,我常想:“如果我能代表费县小学教师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一篇论文该多光荣啊!”我尝试着写了三篇教育故事,三篇教学论文,满怀希望投往编辑部,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佳音。丈夫说:“你快四十了,一个普通小学教师还想发表论文.别再痴心妄想了。以后你还是好好教你的课吧!”我深知《山东教育》看重的是质量,可望而不可即,是我高攀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坚持"开放"理念1.兴趣类作业。教学过程中,我十分留意高中学生的兴趣,观察到男同学的兴趣多集中在体育方面,女同学的兴趣多集中流行电视剧上面,我便让女同学写《我看〈……〉》,男同学写《我喜爱的体育明星》。2.节日类作业。找准学生对节日比较关注的切入点,进行相关作业布置。如"三·八"节让学生观看《最美孝心少年》,写一篇观后感;母亲节、父亲节则写《我的父亲、母亲的故事》等。这一类作业,不仅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练习2第5题 “读一读”(背诵歇后语)时,我看着那栩栩如生的插图,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结合插图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句歇后语改写成一篇童话呢?想到这儿,我立即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稍作一番指导后,便要求他们自由命题写作。 结果学生的习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具体表现在:一是命题灵活多样。有《黄鼠狼给鸡拜年》、《老母鸡智斗黄鼠狼》、《偷鸡不成蚀把米》、《恶有恶报》等。二是学生想象奇特,富有创新性。一部分学生在“礼物”上做文章:有的说礼品盒中盛的是小黄鼠狼,有的说礼品盒中放的是砖头瓦块,等等。一部分同学在“智斗”上见新意:有的写母鸡请黄狗大伯帮忙赶走了黄鼠狼;有的写老母鸡打“110”请来了黑猫警长制服了黄鼠狼……三是构思巧妙,如一位同学这样开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歇后语。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