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意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论争之一,也是一个涉及语言哲学的理论问题。以先秦“言意之辩”为切入点、勾勒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讨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并由此凸显出中国先秦哲学家们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先秦的“名实之辩”主要是在认知领域讨论语言与客观对象的关系,“言意之辩”则是在“名实之辩”基础上的思想上的转进,主要涉及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人的关系,讨论问题的层次有两个:一是具体的语用层面,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表意功能,二是在哲学层面,语言对于形而上问题能否把握,如果能,又如何表达。  相似文献   

2.
在《庄子》的内七篇中,《逍遥游》是相当重要的一篇。而“大小之辩”又是《逍遥游》的题旨所在。但前人和时贤对“大小之辩”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人由此得出《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互相矛盾的结论。这其实是片面、静态理解庄子的“大小之辩”所得出的结论。若从动态角度去剖析和理解“大小之辩”,则所谓《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的矛盾是可以被消解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先秦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小大之辩"思想出发,简要分析了庄子哲学的自由和逍遥的精神,阐明了庄子哲学的超越精神和达观态度,指出了庄子的"小大之辩"思想是顺应自然之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思想史上,"义利之辩"被称为"儒家第一要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义利之辩"持续了几千年,大体上形成"利者义之和",重视"利"但必须受到"义"的规范。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必须在在国家整体利益为先的前提下,以义为上,利在义中,义利合一,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5.
齐梁时期的形神之辩主要是由范缜引起的。范缜以刀利之喻代薪火之喻,说明形质而神用,持神灭论。沈约、萧琛、曹思文持神不灭论,在与范缜的辩论中,先秦道家思想也是他们利用的既有思想资源。这次大辩论使佛教得到了传播,也为今天讨论形神关系留下了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论战的深层原因几乎都可以归结到中西文化观念的冲突,中西之辩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焦虑,而启蒙与救亡的两大时代主题则使得20世纪中国的中西之辩从来就是互相牵制,互相渗透。整体否定的文化策略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成为20世纪中西之辩的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7.
《逍遥游》的结构并不是什么有待——无己——无待,也并非意义不连贯。历来庄学家注重探微,都没有说对,把《逍遥游》倒过来读,问题就很清楚。一篇《逍遥游》,从头到尾,就是个"大小之辩"。庄子以大鹏自喻,以九万里云风比喻其境界之高远宏大,为"大"而辩护,从而开启了一场"大小之辩"。"大小之辩"是《逍遥游》全篇的线索、主题和宗旨,其核心思想就是知有大小。庄子所推崇的大知,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最高境界是无己的境界。庄子所说的"知"的不同,就是人生境界的不同。庄子所谓有所待或无所待,不是指存在论意义上的条件,而是指人生论意义上的系著与留恋。  相似文献   

8.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轴心时代的中国为人性之辩的缘起和繁荣提供了充足的思维空间。轴心时代既是中国人性论的发轫期,也是中国人性论的高峰期。它不仅为后来人性论提供了基本理论模式,而且对整个中国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尚学 《考试周刊》2007,(41):152-153
"和同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而不同"的主张是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命题。"和而不同"充满着朴素的辩证因素,并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显示出深刻的理论意义。时至今天,"和而不同"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动21世纪人类和平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义利(理欲)之辩"领域中,近代中国价值观经历了一场变革.在现代化和人文主义的双重推动之下,儒家重义轻利论受到批判,随着功利主义的高涨,利益原则被普遍接受为重要的价值.但是,"义利合"始终是各派人物的共同理想.随着功利主义所招致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伴之以集体主义的道德,普遍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新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理想主义的途径,反抗物化的趋势,"谋人类生活之安".功利主义如何防止物欲横流的弊病?道义论如何避免禁欲主义的复归?义和利如何统一?还需要价值观变革的深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生死观呈现出多元取向:一方面,魏晋玄学生死观继承了道家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自然主义的态度和对个体价值意义的肯定超越了两汉儒家生死观,但未能彻底解决自身内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在东晋南朝以后逐步化解,从而表现出宁静淡远的趋向;另一方面,以佛教、道教为主体的宗教生死观与玄学生死观同时并存,对人们的人生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形神之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不同生死观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许多古代典籍著作中都应用了辩证法来对思想进行诠释与表达。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就有很多的辩证思想,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的"小大之辩"就是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它为中国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小大之辩"也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辩题。  相似文献   

14.
颍州欧阳修之遗族,为欧公四子之后裔之说,已成定论。今欧公第32代裔孙欧阳礼先生著文说颍州欧氏系欧公之远族,非裔孙。其说误矣。从方志史料、家乘谱牒和相关信息综考察,颍州欧氏确为欧公四子欧阳辩之后裔。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5,(9):85-91
荀子十分重视言辩思想,提出"君子必辩",其中不仅讨论了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的不同,还涉及论辩之技艺、辩说之困难等具体方面。在"君子必辩"的同时,荀子还言"虽辩,君子不听",认为言之不当礼义时莫若不语。在重视言辩的同时,荀子又说"君子至德,嘿然而喻",这一论断超越言辩而直指言辩主体自身的德行,从而与"虚一而静"等命题一同突出了修德这一面向。从"君子必辩"到"君子至德,嘿然而喻",荀子讨论"言辩"的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冥冥默默,这个大的趋向也暗示着,为学之关键仍在于学以为己。  相似文献   

16.
华夷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华夷之辩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但其主旨基本相通,那就是如何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培育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合理的华夷观应该是立足于本民族的自信心而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17.
熊十力是现代新儒学最具开创性的代表人物,“体用不二”是其最有特色的思想。“体用不二”的宇宙论解释,既为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有中国特色的本体论学说,又为本体大用提供了哲学宇宙论前提,因而这一解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熊十力在心本论的基础上为“创造”观念提供了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证明。创造是生命的本质,宇宙发展的动力,及个人进步的必要环节和社会臻于理想的必要途径。这使吾人进步、社会发展、宇宙进化都成为有源之水。熊十力在主观、抽象的方面伸张了主体的创造性,这在机械决定论和目的论宰制人生的年代无疑具有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与扬朱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主张,是处理义利矛盾的两种极端方式。前者依明末颜元之见是"老无释空之根……是空寂,是腐儒"(《颜习斋言行录》卷下);后者作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在我们生活的这样一个相互作为主体,同时也相互作为对象的世界里,显然也没有理论上得以成立的逻辑,因为谁也不可能永远处于主体的地位。执其两而用其中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颜元改董子之语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似有一些道理。文章意在思考义利之辩的现实价值,以期对于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些切实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义利之辩” ,首先必须尊重“义”和“利”的本来意义 ,并且必须根据文字学的知识从辨析“义”和“利”的本义入手 ,而不应当急于将“义”和“利”当作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并直接在伦理道德领域展开所谓“义利之辩”。今天伦理学的许多词汇 ,如伦、理、道、德以及义和利等 ,当初并非就一定含有伦理或道德上的解释。甲金文字“义”和“利”的本来意义或最初含义是“杀羊”、“己之威仪”和“以刀断禾”或“用‘刀’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