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革现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是顺应时代发展、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习规律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学习者形成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关键在于树立新的学习观:倡导“自由学习”,反对“强迫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反对“求同学习”;倡导“效率学习”,反对“疲劳学习”;倡导运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反对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从曾子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学习观入手,论述了其有关学习内容特别是孝道学习的思想,指出了曾子关于“博”、“习”、“知”、“行”、“让”的学习过程思想,并针对上述有关学习思想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颇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理论的构建和学习实践的指导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当前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反思学习法”是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考察,包括对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方法等过程的回顾、诊断,并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来达到对不良行为方法的改进和良好策略的优化,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方法。在新课程的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反思学习法”的尝试,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这些不成熟的认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园本培训这一途径,鼓励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幼儿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向自己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并通过“集体、小组、个别学习研讨,交流互动,中心发言,脑力激荡,观摩分析,深度会谈.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围绕“学习”的主题,介绍了国外几种新型学习观,即: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素质学习、构建性学习和未来学习,并总结了这些观点的基本要点,对开展有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进一步讨论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改变了“接受性学习”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落实、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生长点。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交叉性、合作性等特性,决定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的学习活动需要指导,需要合作,需要支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或探索性学习是由英语“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此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如“专题式学习”(Project Learning)、“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等等随之出现。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运用于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看,它指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满足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从胎教至老年贯穿始终的一种教育、学习行为,通俗地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样的理念下,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学习观是关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回答大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本文提出,面向21世纪的学习,主要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这不仅对于学习者,而且对于教育者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