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史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本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资料的研究,认为秦代的土地制度,应该是商,周以业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从土地资源的特点看土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些地方土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本文以此为背景,由土地自身的特点入才探讨了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剖析了土地受到忽视的原因;认为土地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是推动科技进步的诱因之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3.
荒漠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沙漠化土地。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它生成于地质时期,发展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必须吸取历史教训,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遏止荒漠化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力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力学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现状,也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力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萌芽时期,静力学发展时期,动力学发展时期,刚体力学和应用力学发展时期,近代力学发展时期和现代力学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力学有着自己的特征和表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在创新和学科交融方面,又展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密集,加之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消耗量巨大,土地资源捉襟见肘。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并将土地利用管理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然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纸介质的信息存储形式无法达到高效、科学管理土地的要求,广泛应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推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本文将简要谈谈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想象的特征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力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用是巨大的,并且是源远流长的。人类童年时期的图腾那是想象力的产物;中国古籍中(如《山海经》流传最广,材料最多,也最为出名的女朗、伏我由人首蛇身组成也是想象力的产物;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龙的产生,也是想象力的产物。马克思曾说过:“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且已给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这一段,再鲜明不过地说明了“想象”是人类的高…  相似文献   

7.
桂平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是我区土地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农田保护规划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因为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增长等占用辨地不可避免地使耕地数量日渐减少,我国人多地少,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总人口近1/5的人。  相似文献   

8.
原始社会的制陶工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经济和生产能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的器的产生是旧石器时代过去新石器时代到来的主要象征,是人类中前化时代“大飞跃”的一个重要标志,陶质材料和陶制品的出现不仅在史前艺术和发展中具有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使使在人类明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早在孔夫子时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是从政治的、统治的角度来说的,他懂得治国兴邦要以民为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都是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就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政治的、社会的、人文的、精神文化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0.
熬然  李媛 《地理教育》2004,(1):19-19
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史的核心。迄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仍然是生产力的竞争,21世纪中国的前景如何,仍然取决于生产力再解放程度如何。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源于构成生产力要素的进化。五千年来生产力要素由要素1进展到要素6(对产业)和要素10(对国家)。如表和下文所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传统的抑城市化政策仍在发挥作用,制约着城市化发展。实行积极城市化战略,采取多种措施,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扫除障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舞蹈不仅能塑造和展示人体美,同时也是用人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或再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提高人类思想品质,净化人类灵魂。少年儿童正处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旺盛时期,适时适量的舞蹈艺术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本文将1949年至1978年土地政策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时期等四个阶段,进而对其进行介绍、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加强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存在数千年。在农耕时代,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社会需求和技术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的往来。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尚未形成准确认识,各有其想象中的“天下”。在这一东西尚未融通的时期,谈不上全球意识,自然谈不上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5.
湟水流域城镇的形成及其对河湟文化的影响戴燕城镇是人类一种高级的聚落形式,是人类长期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果,它标志着人类防御灾害,与自然抗争的能力增强。一个时期城镇的形成发展状况便是这一时期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古代,每个城镇的具体形成道路和功能虽各不...  相似文献   

16.
朱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41-44,78-79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相似文献   

17.
文明演进中环境问题的生态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明的发展中又影响甚至损害着生态系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作用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经济活动又是由人类的化和社会所塑造和规范的,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明观。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的利益的愿望出发,没有地主的土地,辅之以赎买政策,分配给农民,实现了土地农民所有制,受到农民的欢迎,使解放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由此,中共由弱变强最终战胜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多数家长仍停留在教孩子识字,背诗词或学音乐、绘画等某一方面,而对孩子进行较为全面的智力开发训练重视不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人大脑的发育是相适应的。5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年人脑重量的95%,是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可以说人的智力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一些从事科学创造的基本素质也是从儿童时期培养的。比如:印度发现的狼孩由于错过了智力开发时期,在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经多方面的教育仍然与狼差别无几,是永远不可能恢复到在人类社会中生长jj88a15的儿童的智商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适合教育·德能复合·选择成功──“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理论依据陈建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命题。在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或时期,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向少年儿童教育提出极富挑战性的时代课题。今天,我们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说到底是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