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阅读,最能让人以坦诚的心面对世界和自我。阅读,最能让人以坦诚的心面对世界和自我。人生若比作一场行走,那么人的心灵亦作旅行,且行且懂得为心灵释重,方可越行越远。我以为,为心灵释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阅读。否则,我们不会看到黄健在《阅读世界》中所展示给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鲜活与生动。这份鲜活与生动是在其成书的三结构:《作家故地》《书香致远》《阅读瞬间》所集合生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面对当下阅读出现的"碎片化"和"专业化"的两极趋向,我们究竟应该读什么?如何读?实际上,作为阅读者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阅读?一方面,阅读是一种人类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具有普遍认知意义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是阅读者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的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3.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4.
读报刊是我们每一位通讯员的日课,但这点并不是所有的通讯员都能够认识到。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记者》一书中说: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刊。当记者如此,当通讯员更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其一,你要向它投  相似文献   

5.
关捷 《今传媒》2006,(10):54-55
有人说,如今,中外游客到兰州,除了看黄河之外,最重要的景点,就是《读者》编辑部。他们都想揭开一个秘密,就是一个仅有40位编辑的小小杂志社是采用什么神奇魔法创造出890多万份的月平均发行量的?《读者》的老总彭长城的解释是“我认为这取决于读者,他们有真、善、美的强烈追求,我们顺应他们的要求,把真、善、美播洒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做的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那么,读者接受了这种心灵馈赠了吗?一位盲人的“阅读”,引出盲文版的诞生1996年底,北京。一位失明的老大爷,每天在晚上临睡前,都要让他的小孙女给他读《读者》里的文章。听到振…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的意义有人说,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靠什么来激发?阅读是重要途径之一。有质量的、深层次的阅读会激发人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正如《别想摆脱书》中指出的,"书不仅是容器,储藏所,更是伟大的拐角,从这个拐角出发我们可以观察一切,讲述一切,乃至决定一切。"天才毕竟在高处,阅读却无处不在。我们通过电脑屏幕、手机、iPad等  相似文献   

7.
声音     
《出版广角》2013,(11):94
全民阅读对出版业的重要挑战在于,出版业不能再走"我生产什么,你就读什么"的模式,而要"你读什么,我才生产什么"。——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现在80后、90后逐步成为我们新读者的父母,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得找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陶克 《军事记者》2005,(1):19-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可以从多种途径探讨.但作为一名报人来说,首先是你这张报纸要让读想读、爱读、读有所用。你要知道读想看什么,爱看什么,需要什么,这就是一种基本的本领。因此,必须将广大读的需求作为增强军报新闻可读性的立足点、聚焦点和增长点,力争实现新闻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闲读偶记     
段海峰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感悟人生丛书》,凡五种,皆可读.说可读,一是人人都有人生,但未必人人都能感悟出什么,更未必人人都能写出文章;而这些名家,既有独特感受,又能款款道出,我们读后便可得到启示,有益于自己的人生.二是,各书所收,全系短章,意蕴深长,语言活泼,无教训人的架势,有亲近人的态度,因而耐读,也好读,读后,又可得到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唐永长  陈文扬 《大观周刊》2011,(32):149-14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们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堂中.我们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呢?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1.
好的新闻照片不仅仅告诉我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像一首优美的诗歌那样,是“情感快车”,引领着我们走向人的心灵,并为我们的灵魂带来震撼。这是我在看了一幅名叫《回家》的新闻图片之后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做了多年的童书编辑,一个问题常常萦绕在脑子里,既然阅读是营养生命的最佳方式之一,那么刚刚展开生命进程的宝宝们到底应该读什么书?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童书去营养他们的小小心灵呢?各个童书卖场是我最常光顾的地方,常常看到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牵着孩子或者没带孩子,在铺天盖地的图书中上下逡巡,难以取舍。我们的童书市场看起来的确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3.
我们能给现在的孩子们读什么书?──关于儿童阅读现状问题访作家皮皮本刊记者杨平记者:现在的儿童读物真是太丰富了。你随便走进哪个书店,问问售货员,他们都会说卖得多的是少儿读物。现在的孩子家长舍得买书,孩子们有那么多的书可以去读,令人羡慕。但是,我总是觉得...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2,(34):22
本刊讯(记者韩阳)"史上最萌法师"热"高烧不退",在大众开心欢笑之余,延参法师不动声色地秀出与"萌"互动的另一面:以清新温情的笔意撰出心灵修行散文集《幸福想你了》,并由同心出版社在11月的秋爽天气中郑重推出。这是延参法师以心灵导师身份,用自己的多年修行和感悟慢火煲出的口味清淡隽永的"心灵鸡汤"。《幸福想你了》针对现代人的幸福缺失感,进行智慧、从容的开导,法师认为,其实,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过程。法师从自身的幸福认知出发,将智慧和意境融化到一言一语中。  相似文献   

15.
一本好看的书——读《季羡林传》■郝雯霞不读书的生活是真正凄凉而寂寞的。书能够抵御心灵的寂寞。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挑一本好看的书来读。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60多万字的《季羡林传》。我感到精神振奋,觉得认认真真地做人和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是人生中非常美好...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笔者想谈谈全民阅读和编辑阅读问题.其实,全民阅读向编辑阅读提出了高端要求. 就全民阅读而言,所有的编辑朋友都是全体国民的一部分.我们这些人都包括在其中,也应该读好书,多读书,善读书,然而这对编辑远远不够,因为全民阅读向编辑朋友提出一个必然的或者说重要的责任,就是无论你是什么样介质的内容编辑,你都应该为全民阅读提供内容精湛、思想精深、制作精美的高质量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整体,人类从隆古走来,朝未知奔去;作为个体,我们一方面向死而生,另一方面学无止境.正因如此,我们的求知欲往往是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梁实秋说,即或活到一百岁,也无非三万六千五百天;倘使把这三万多天做成日历,每天撕一张,又当如何? 这很可怕.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文学就本质而言是一项无望的事业,因为一位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心境总是处于绝望的状态,什么都想说,而且想说得很痛快、很淋漓,可是有时候什么也说不出来,或者说出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说的,真正想说的那些东西总是那么丰盈,总是处于游动中,不但难以捕捉,而且稍不留神就会从指缝间溜滑而去,剩下来的惟有几根嶙峋的手指和像交叉小径一样爬满手心的掌纹,向你昭示着语言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这时候心中什么也没有,只有面对苍茫世事所感到的忧伤。我想这是许多作家都曾经有过的心灵感受。一个人在天地间是微不足道的,只不过是连接前人与后人的一个逗点,逗点的作用就是使生命显得舒缓有致,减缓个体生命承受的压力。凡是在写作时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8,(2)
大视野真性情有朝气读《当代青年》文/朱希良1997年第11期《当代青年》封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个性,粉红色是主色调,照例有一明眸皓齿的丽人玉照,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你的心灵所感,便是我们的目光所及”,一下子让人感到了独特的内涵,遂认真研读,有以下印象:...  相似文献   

20.
它山路亦难     
接到江苏电视台的一个电话,说:“看了你的《乡间守渡人》,我们想把它拍成电视片,‘大写真’栏目里用,不知你同意否?”我说:“行,你们什么时侯拍,来找我,我带路。”打电话的人,名叫曹云豹。《乡间守渡人》是一篇只有1000多字的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