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全国各革命根据地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这是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土地革命中,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吸取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右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各项政策,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领导和发动右江各族贫苦农民开展了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分地”的斗争。右江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绩,积  相似文献   

2.
试论毛泽东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和赣西南、闽西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实践中,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精神,总结井冈山、赣西南、闽西和其他根据地土地斗争的经验,集中集体的智慧而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集中地解决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策略和土地所有权等三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2 2 2页《大事年表》“192 7年 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实际上 ,秋收起义后 ,192 7年 10月 ,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才到达井冈山。后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 ,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初步地建立起来。所以宜为 :192 7年 10月 ,开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人民武装的建立,红军的发展和壮大,革命战争能否得到有力支援,生产有无发展,这些都与正确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斗争过程中,为我党制定了一条完整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但是关于这条路线的提法、内容以及它的形成等问题,目前都有一些不同看法,弄清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牵制了敌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产生的武装力量和游击战术的成功运用,为井冈山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胜利奠定了基础;开创的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为井冈山根据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的建设道路提供了范例;政权、军队建设的经验,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它的伟大实践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革命形势异常危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继续革命的事业,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创建了许多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创建和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最主要的根据地。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所在地。在1933年1月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枢。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正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处的重要地位,它的存在对各根据地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和鼓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斗争时期,即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以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不但使大革命失败后剩余的革命力量站住了脚,而且得到了恢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月,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在隆重纪念这个光辉节日的日子里,重温毛主席的《井冈山的斗争》,感到格外亲切,深受教育。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毛主席出席了会议,彻底批判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提出了实行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正确主张。会后,毛主席亲自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率领起义武装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土地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为隆重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由我院中文系部分师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于五月中旬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和采访。在当地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他们走访了井冈山、宁冈、永新、莲花、遂川、茶陵、酃县和桂东的许多退休革命老干部、老红军战士、老游击队员,老赤卫队员和老暴动队员,翻阅了许多单位保存的有关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二百零九首(其中二十多首解放后曾发表过)。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艺术地再现了根据地军民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和叱咤风云的精神风貌,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浇灌出来的无产阶级文艺的鲜花。它生动地倾吐了根据地军民对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和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激愤地表达了对阶级敌人的极端仇恨和蔑视;完满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它是对自己的领袖、自己的党和军队的出自肺腑的、响彻云霄的赞歌;它是动员,激励革命人民为翻身解放而奋起战斗的嘹亮号角;它是直刺阶级敌人的寒光闪闪的匕首!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是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在隆重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些歌谣,对于我们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井冈山斗争的光荣传统,深揭狠批“四人帮”,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较早开辟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海陆丰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海陆丰人民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领导下,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总结海陆丰革命的丰富经验,本文试图从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上,论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下创建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整个中国民主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本文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作一简略叙述。一、红四军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是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以赣南、闽西两大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心而组成的。因此,应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夺取革命的新胜利,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亲手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和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完整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这个三位一体,就是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自始至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对党中央及湘赣省委对井冈山斗争的领导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党史学界的同志。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地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又召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红四军主力要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四军主力脱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去赣南开展游击战争,对于这一史实,过去许多党史讲义或课堂教学都说这是为了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这种说法既同毛泽东同志选择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不一致,也不符合历史实际。当时,虽然在对敌斗争的策略上,毛泽东同志主张“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不赞成红四军去湘南;但是,毛泽东同志也不赞成红四军离开井冈山,离开“地利人和”的湘赣边界去赣南。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土地法》是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土地革命的成文法规;《兴国土地法》是毛泽东1929年4月总结赣南、闽西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相应的修正。它们的制定和实施对根据地建设、红军发展以及党以后的土地工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历史系孔永松、林天乙、戴金生编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章五十六节,共三十五万字。本书以“八一”南昌起义和党的“八七”会议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计划为起点,介绍了秋收暴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1928年春赣西南、闽西等地的一系列暴动,并以较多的篇幅写了毛泽  相似文献   

18.
西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照金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主的陕西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立西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西北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一起,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斗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较大的根据地之一,是周逸群、贺龙和段德昌等同志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湘鄂西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所建立起来的。它在建立的前后,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均有关系。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个历史的考察。早在一九二七年的两湖秋收起义中,湘鄂西地区的斗争,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东暴动及其起义军向井冈山转移的行动,实际上是同时发动,互相配合的。当时,党中央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领导了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而且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和文章.特别是1933年8月,毛泽东在赣南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做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934年1月,又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做了两年来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