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对问题的解决方向进行有效估计是解题审题时一个很实用的办法.通过讨论常用的有效估计方法,具体包括:对数的范围进行有效估计;对两数的大小进行有效估计;对几何的状况或曲线类型等进行有效估计;对点的位置进行有效估计对"是非"或"存在性"等进行有效估计,帮助学生学会对问题解决方向进行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2.
作为改革数学作业批改的一种方法.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段教学实践中.借鉴并逐步探索采用“数学再生作业”的策略。收到了较好效果。“数学再生作业”就是在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错误并不直接修改,而是通过符号、置疑、重做、“还原”,另解、“日记”、借鉴、对比等策略法.暗示其错误或错误的性质.或给出探索方向.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正确的答案.总结解题规律和解决新的问题。我认为“数学再生作业”策略在不断对作业进行修改、反馈、评价时.能够对认知活动进行反馈、调控、改进等,  相似文献   

3.
“是否存在型”问题是指在某种题设条件下,判断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其由于结论有两种可能,所以具有开放的特征,这类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具备较强的探索性,所以近年来已成为全国及各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解决这类命题,一般是假设结论“存在”,然后从题设的条件出发,进行计算或推理,直接求出或证出符合条件的结论,从而说明假设正确;如果导出矛盾,说明假设不正确,结论不“存在”;有时也可以直接从题设人手,进行推理或计算,得到结论;有时还要应用分类讨论或数形结合的方法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4.
计数问题的核心是两个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公式.对相关问题要通过“四分方法”,即“分析”、“分辨”、“分类”、“分步”来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分析”即找出题目的条件、结论,哪些是“元素”,哪些是“位置”;“分辨”就是辨别是排列还是组合,对某些元素或位置是否有限制等;“分类”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交集为空的集合类别;“分步”是把完成一个任务分成相对简单的一序列步骤,然后分步解决每一序列.现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杜海岸 《中学文科》2009,(14):63-64
计数问题的核心是两个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公式.对相关问题要通过“四分方法”,即“分析”、“分辨”、“分类”、“分步”来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分析”即找出题目的条件、结论,哪些是“元素”,哪些是“位置”;“分辨”就是辨别是排列还是组合,对某些元素或位置是否有限制等;“分类”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交集为空的集合类别;“分步”是把完成一个任务分成相对简单的一序列步骤,然后分步解决每一序列.现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正>多元问题求解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合理的切入点而失去解题信心.其之所以难主要是难在“多元”上,解决此类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元”,即将多元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两元或一元问题,从而通过化多为少、化繁为简的转化,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高解决效率.本文是笔者在二轮复习时,以“减元”为抓手,对多元问题的求解进行了教学实践,并总结了几点认识,现与同仁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7.
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在有效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却暴露了不少问题和隐忧.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探讨提出能解决上述问题和隐忧的有效教学方式——“团队适应性竞争”教学法,并通过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性质或公式探究型教学以及问题解决型教学这两类教学的案例进行说明.该教学法的提出,意在对新课改能够更好地实施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曲线弦”具有代表性.多元的复杂运算常常是“曲线弦”问题的特点.问题的解决虽然有一些基本的方法,但有赖于较强的代数运算能力.其中,对运算方向的把握和对运算结果的预见是能力的核心.运算的关键并不只在于面对算式之时的灵机一动,而在于各环节起始时的策略.那么如何突破曲线弦问题中“想得到但算不出”的运算难点呢?实践与研究都表明,“使用方法求精准”、“把握方向有预见”、“规避繁难寻化解”是三种有效的运算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课堂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与“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进行的.课前解读教材是为了有效地设计“问题”,课堂互动是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后练习是为了有效地检测“问题”.问题太大,学生害怕;问题过小,学生烦恼.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蹊跷,课堂无效.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在细品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一设问、追问和点拨,使课堂教学一直按照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0.
分式不等式问题,难度较大.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求和”问题,实质是对和式范围作估计,而这往往可通过多种手段达到目的.笔者就此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以加强跨世纪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为背景,以未来社会可预见的要求为参照系,并抓住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政治上解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问题;二是思想上解决“三观”问题;三是行为上解决“三德”问题。贴近转轨时期青少年的特点和灵魂,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研究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即图形)和数量关系的。数和形是整个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两大柱石.数和形依一定条件可以转化。①对文字叙述进行“图形化”,对一些代数问题。借助图形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⑦对数式进行“图形化”.有些数量关系汇聚在某一特定的几何图形中,依据数式特征构成相关图形:③对方程或不等式进行“图形化”,有关解方程或不等式问题.可通过对若干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50年代末教改失败后.作为这次教改指导思想的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抨击.他的“三个任何”更是首当其冲。客观地说.“三个任何”确有武断之嫌,但由于它着眼于教育的智力目的.以期通过教育尽可能早地以有效的形式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提高人的质玉或素质.对于当今我国教育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布鲁纳强调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要主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学内容上要合理简约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上要使知识的是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相适应.使问题适合学生等.这些思想对于解决我国教学中所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重机械灌输轻学生发现.重教轻学等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直观想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基本素养,主要是借助几何(平面几何或空间几何等)直观、空间想象等来感知事物或图形的形态与变化等,进而结合图形直观来数形结合,利用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依托直观想象,通过数形结合,可以直接用来解决一些相应的直观数学问题,“以形助形”;也可以用来解决一些特殊的抽象数学问题,“以数成形”.结合函数图象或几何图形的直观,达到“以形助数”.本文通过数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因其涉及的问题丰富多彩,素来为数学爱好者津津乐道.作为几何教学的重要模块,相似三角形承载着几何证明教学中对学生联想能力、选择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以及良好规范的几何证明习惯的培养.在处理相似三角形问题时,学生经常会遇到一类含等积式条件或者需要证明等积式的问题.对于式子两边系数均为“1”的线段等积式证明,即ab=cd或a2=bc形式,通常将等积式转化为比例式,再通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直接构造相似三角形、通过等量代换间接构造相似三角形等进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经验积累,学生往往能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而对于式子中出现非“1”系数的等积式证明,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没有方向,甚至于无从下手.本文借助两个例题,对非“1”系数等积式证明的一般策略作初步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参变分离法”是解决方程、不等式有解或恒成立等问题的简洁、有效的方法.大家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即一看到题目就想到“参变分离法”.当遇到不好分离参数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参变分离法”作进一步的思考,弄明白何时需要分离,何时不能分离或部分分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互相渗透,便于完成矛盾转化、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独到的功效.构造法的实质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满足条件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中隐晦不清的关系或性质在新构造的数学对象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有效解决.用构造法解题,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8.
证明不等式的过程,说穿了,就是对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或条件与结论进行代数变形和化归,然后作一系列恰到好处的“放”或“缩”的过程.有些不等式只要放这么一点点或者缩那么一点点,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要想学会对不等式进行合理的“放”或“缩”,首先应熟悉“放”或“‘缩”一些基本途径,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9.
李永超 《考试周刊》2010,(46):70-70
问题是人们根据自身经验,对社会现象或知识特点等建立有效载体、进行探究实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问题教学作为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有效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学科是知识性丰富、内涵性复杂、关联性紧密、抽象性深奥的基础知识学科.数学教师可以有效地体现数学知识特性并且解决教学问题。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内容和解题技能的“灌输”,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之一.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可以发现高考对轨迹方程的考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即题中明确告诉你要求轨迹方程(或求某种特殊的曲线方程),这类问题,解题目标明确,解题方向容易把握;另一类是“隐性”的轨迹题,表面上题目与求轨迹方程无关,但需要把问题转化为求轨迹方程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