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宿农家“掏”新闻李铁这次参加分社“脱贫之路”报道战役,我和中国记者杂志社来甘肃分社锻炼的皮钧同志结伴,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地区采访。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夜宿农家,与贫困农民促膝谈心,终于掏出了农民们的心里话。尽管这次报道时间较紧,总共采访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2.
1986年11月12日上午,我无意之中得到一个信息:枣庄肉联厂在农民交售的生猪中查出了135头老母猪。老母猪肉不好吃,把老母猪混到生猪中交售,是见利忘义。我想到这一点后,马上决定到肉联厂采访,写篇稿子批评一下这种现象。不料,我在采访中发现,农民交售老母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不由打了个问号:农民为什么不愿养老母猪? 带着这个问号,我采访了几位卖猪的老农。他们坦率地告诉我,如今,养母猪是赔钱的买卖。原来,养母猪靠卖猪仔挣钱。可是,今年市场上猪仔价格暴跌,一头10公斤的猪仔,只卖  相似文献   

3.
我登报的第一篇是刨根问底挖素材得来的结果。1990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我们单位计量室一位叫韩敏信的师傅,在部队当兵时学了一门修理手表的技术,退伍到地方后,经常给罔志们修表,而且修得好,走得准。听说后,我马上赶到了计量室找老韩采访。由于相互不了解,半天也没谈出名堂。回想以前采访时,就是只了解大概,回去就动笔写,往往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这次一定要尽量多挖点素材。想到这里,我决定人家门找老韩。为了和老韩会“近乎”,我这个从不吸烟的人,还特意到商店买了盒高级香烟,和他边吸边聊。老韩打开了他…  相似文献   

4.
2月 7日,我采写的长篇报道《琵琶才女何以走向自毁——中央音乐学院女大学生陈果成为邪教“法轮功”殉葬品采访记》,在解放军报和中国国防报同时刊发后,中央和地方报刊及海外媒体纷纷转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好评,不少同仁也给予充分肯定。   一些同仁在给予热情鼓励的同时,对我是如何完成这次采访的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回想起这次采访的全过程,我想如果说这是一项特殊任务的话,那么这次采访就是一次并非常规的采访。   “常规思路”遭遇“闭门羹”   2月 1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二天,编辑部决定对参…  相似文献   

5.
邵茂庆 《记者摇篮》2005,(10):24-24
从事采编工作多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采访,但在去年12月份的一次采访活动,却让我许久难忘。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采访历时88小时28分和6302公里的行程,而且经过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季节”转换.还因为这次采访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是由我们新闻单位策划并与被采访单位的互动而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以群众为师     
《潮涌中州》发表后(见1993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河南新闻界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听说不少读者对农民群众敢闯敢干的首创精神感到高兴,深受激励;新闻界的同行对我们赞颂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咸表认同。 这位朋友热情的话,也表明了他对我们这次采访行动的理解。这次和穆青、周原同志同行,在河南农村走马观花1个月,对我来说,实在是大有收益的一次采访。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谈话,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催动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改革走向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全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随部主任到昌吉州农村进行了一周的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农牧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新人新事多,用心采访,就有写不完的新闻。我是一个青年记者,这次到农村采访,明显感到平时学的农村政策与采访实践挂不起钩来,遇到具体情况就不会运用。往往采写的稿件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比如写《倒板村》这篇反映一批维吾尔农民跻身于流通领域后摆脱了贫困的稿子,最初我想把导语写得活一点,功夫下在这上面,导语写成  相似文献   

8.
1953年9月27日的上午,中央美术学院大礼堂正召开全国第二次文代会美术分会大会,中国美协副主席叶浅予走上讲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宣布:美协主席徐悲鸿病逝了。当时,我正在大会上采访,同与会者一样感到非常突然和震惊,情不自禁地想到徐先生生前最后一次接受我采访的情景。当时,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参加全国第二次文代会美术分会场的报道工作。徐先生担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又是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在大会开  相似文献   

9.
7月31至8月12日,我奉命到广州军区某部进行抗洪救灾报道,共采写稿件6篇,除一篇通讯在二版刊用外,其它均在一版刊出,取得了没有想到的效果。作为一名新记者,回想此次采访的经历,便有许多感想涌上心头,不成熟却颇真诚。一、肩负责任登上离家的客船可以说,这次报道任务来得太突然。7月29日,我刚从海南军区部队采访回家,并买好了8月3日赴大连参加记者部“第三期学《邓选》读书班”的机票。长时间未与家人团聚,准备利用难得的大礼拜天与家人事享天伦之乐。哪知,30日突然接到通知:立即赴广西贵港进行抗洪救灾报道。撂下电话,我一度…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24日,我到安徽江城安庆市采访,听说这里正在举行全国第七届“新体育杯”围棋赛,又听说,香港一位知名人士也要来参加比赛,我是对外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也许能在安庆访问这位知名人士,于是我冒雨来到杯赛驻地宜城饭店。到大会报道处一打听,才知道我想访问的那位人士没有来。我想,能不能报道这次围棋赛的其他内容呢?  相似文献   

11.
刘景魁 《记者摇篮》2005,(10):26-26
1989年10月末,我刚由辽宁日报时事部编辑岗位调到工业部当记者,主任便派我到铁法矿务局晓南矿,采访年产煤百万吨的采煤队。为了这次采访,我特意到摄影部要了一个胶卷,想在发文字稿的同时再配发一幅照片。  相似文献   

12.
我对重点农户深入采访,从不同侧面连续报道,是一条经验。俺乡郑营村农民郑牛,参加了几处科学养猪函授班,订了报纸、杂志,吸收了国外的养猪经验,两年卖猪120头,成为全乡有名的养猎户.我对他反复采访,写出5篇稿子,全被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他重视养杜洛克瘦肉型猪,是个特点;后来又巧用饲料添加剂,又是个特点,我都写了稿子,有  相似文献   

13.
农村部记者,直接面对的采访对象就是农民。农民是质朴的,而质朴增加了记者的采访难度。如何才能从农民那里采到想要的好素材?放下架子,做邻家二小子我从事农村报道6年,除了晚上整理笔记外,在采访的时候从来没有拿过采访本,因为我觉得拿着采访本和他们坐在一起,无形中就是一种距  相似文献   

14.
赵凡 《新闻与写作》2001,(11):23-24
“徐院士,请给我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也行,再不就十分钟,我要采访你关于大陆科学钻探的问题”(采访提纲我前两个小时就已经传真过去了)。 她肯定地说,不行。她的口吻强硬得让人难以容忍,“如果想让我出洋相,你就来吧!”。 我想了想还是去了。最后,这次采访写出的文章《相约第一井》系列之二受到了行业读者的广泛好评。但是,并不是采访的结果,而是采访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人演出的戏,戏能否演下去,要看双方是否真正被调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互动” 法拉奇曾经说过:“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  相似文献   

15.
送上门的线索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春天的花朵,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这就是报道拐卖儿童的问题。这次采访的最后成果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失落的小太阳——拐卖儿童纪实》一书。这次采访的起因还是早在1989年间,我采写了一篇拐卖妇女的报道发表在《中国妇女报》上,这篇报道发表后,却引一些被拐卖儿  相似文献   

16.
1995年8月11日,我到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采访了乡干部打死农民的“朱庄事件”,写了通讯《“红旗”掩盖不住的罪恶》,分别被《瞭望》、《新华社每日电讯》等报刊采用。这些稿件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先后作了批示。当我回忆这次采访经过时,一幕幕情景又历历在目。 去年8月初,我听分社记者周吉仲谈起永年县朱庄乡青年农民张彦桥,被13个草菅人命的乡干部活活打死,抛下了年近五旬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和不满两岁的女儿,震惊了冀南。这件事立即打动了我那颗一直关注着农村工作和农民问题的心。经过分社领导的批准,我登上了南下邯郸的列车,对此作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7.
想得清,说得短,再动笔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炼,其实是要结合日常工作来讲行的。每一次深度报道的采访和写作,都是进行这种锻炼的好机会。按我自己的采访习惯,每次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都要把我对采访单位的印象和准备怎羊写的提纲同该单位的主要领导商谈一次。这次谈话主...  相似文献   

18.
奥运采访拾零许勇今年7月19日至8月4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我受《成都晚报》编委会的派遣,有幸前往亚城采访了这次体坛盛会。在奥运会期间,我从前线发回各种体裁的稿件约150条近10万字,顺利地完成了这次采访任务。回来以后,不...  相似文献   

19.
典型·生动     
国庆特别节目“66小时不间断播出”,我参加了生活篇章的拍摄工作,我的选题是《走进多彩的生活·都市里的村庄》──报道郊区农民在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紧张而深入的前期采访,真是收益不小,收集到的各种材料记满了我的采访本,几乎每一个素材都足以从某个侧面反映郊区农民生话的巨变,而正是这让我为了难。选择哪些素材进行拍摄呢?这些年来,观众的欣赏品位在不断提高,虽说是成就报道,主题内容突出的同时,节目还应当要好看。这是这次国庆专辑的总要求,也是每个编导必须做到的。面对前期采访的众多素材,我所做的首先是…  相似文献   

20.
彭东 《青年记者》2007,(6):22-22
由于自己是地方都市类报纸的记,拿到的只是代表驻地工作证,活动的范围就被局限在了山东代表团驻地。刚开始时,这种“差异”曾让我烦恼不已,但很快这种烦恼就没有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享受到了一次“总理待遇”,这次特殊的采访成了我在北京采访时一段“甜蜜”的经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