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约束、法制约束、行政的不当干预、政府债务危机等。必须突破现有社会制度的不利约束,以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教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为数不少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况。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缓解必然会对社会、高校、教师带来危害。有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社会支持体系是指能够为所需者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如物质、金钱、情感、友谊等)的各种支持源(如国家、政府、社区、家庭、同事等)组成的社会网络,这些网络能为所需者提供支持,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危机。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为高校教师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倡导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学校、同事、个人等层面为其提供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与信息支持,以帮助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代儒学是古代儒学向现代儒学的过渡,是近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论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近代儒学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缺陷,但是它依然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最高水平,并指导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学尝试对历次危机做出回应,对自身的理论体系做出重大创新或调整,由此建构了不同的儒学理论体系。虽然历次回应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构成了动态的近代儒学史。近代儒学的危机是社会危机在文化领域的反映,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与西学的深入传播,国人逐渐认清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落后才是一切危机的根源,社会革命才是中国社会的必由之途。"五四"以后,近代儒学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转向了现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三大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
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是有阶级的社会,但不是阶级社会。因为阶级社会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是指一种社会制度来说的。这种社会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阶级对抗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少数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剥削、统治多数被剥削阶级,是一种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奴隶社会、封  相似文献   

5.
社会制度是社会共同的和根本的行为准则,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政府是社会制度的主要供给者,公共性是评判政府制度供给效应的重要标准和价值尺度。政府制度供给的价值内涵具体体现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上。  相似文献   

6.
批判理论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危机和批判 德语中的“Krise”(危机)和“Kritik”(批判)的词头都是“kri”,意味着两者有一定的词源联系,即危机和批判是联系在一起的,批判的出现和进行往往是和危机的产生和蔓延分不开的,批判是对危机的关注、分析、探讨和解答。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科尔施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危机理论,它特别注意资本主义社会“在结构上的缺陷、脱节和失调”,它“关心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正常机能,而是在它看来是这一特定社会制度的真正正常状态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1841年,因鸦片战争林则徐被清廷遣戍到新疆。在流放新疆期间,他来到南疆不仅勘查了土地,而且以诗文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述下来。本文以林则徐被谪戍新疆、到南疆勘地的活动为背景,拟就林则徐在诗文中对这一时期南疆维吾尔族的社会制度,如货币制度、政治制度来展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不仅分析了清代在南疆实行这些社会制度的原因,而且阐释了这种社会制度对当地维吾尔族的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它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网络博客的角色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博客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关于汶川地震事件的危机传播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危机事件的现场播报者;危机传播链的延伸者与扩散者;危机管理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危机传播的监督者与反思者。网络博客的正面功能在于:对危机信息的快速反应、详尽披露和迅速扩散以及同主流媒体的互动起到了危机"缓释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博客传播信息的随意性和博客"议程设置"的多元化又有可能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成为危机的"助燃剂"。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发展史上的过渡时期社会发展是一种规律性的客观发展过程。在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以後又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後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制度)而转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总法则。期间,每一种社会制度本身又各有其特殊的内在发展规律。所谓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是没有的。在阶级社会中,纯粹统一的社会制度是没有的。与统治的生产方式并行,同时存在着旧的生产方式的残余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胚胎。例如,封建社会内部一方面有奴隶制的残余作为它从属的经济结构而存在着,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从它内部又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使以前的生产方式都服从自己,同时又保留了它们的残余。这是因为这些制度都是建立在生产手段的私有制和人对人的剥削上面。不同的仅仅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在新旧两个社会制度上,私有制的形式不同了,剥削的实质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从诚信、诚信危机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在现代社会,诚信更是现代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标志。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在当今社会,诚信一再遭受冲击,诚信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社会制度体制、外界环境上的原因。战胜诚信危机需要从这些原因入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张保军 《中国教师》2010,(Z1):316-317
<正>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教育也是如此。社会的发展前进需要社会制度的创新。社会制度的创新革命,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都是一次社会制度的创新,都要伴随着一次革命。社会制度的创新,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德认同作为当今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已普遍引起多学科的关注。文章认为当代道德认同存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危机。自我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深层的危机,是主我对客我的危机;社会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的危机,是主我对他者的危机。文章对当代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双重危机扭转作了思考,旨在为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CISD,通常被翻译为危机事件压力转化,主要是指通过结构化的访谈对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危机者转化危机带来的压力及各类可能和隐藏的心理阴影。CISD一般被运用于突发事件后受影响人群的心理干预,通常以小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后来也逐渐被运用于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本个案中,心理教师运用CISD对一名自杀未遂的女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晤谈过程中遵循CISD的七个阶段,整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碧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风景,她自由穿梭于古代与现代,游走在雅与俗之间,创造了旖旎多姿的别样风景。她的小说常常透出深刻的身份认同的痛感与危机感,而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她笔下一系列处于边缘的社会畸零者的身上,并形成了浓重的悲剧风格。李碧华通过描写被爱情遗弃的悲剧女性和被社会抛弃的畸零者形象,揭示了其不被认可的身份之殇,以此折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危机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危机是什么 乐观主义者对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教育能够丰富个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阻碍,教育在丰富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力量有限,教育自身危机重重。 1967年10月在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burg)举办了“世界教育危机”国际会议,1968年《世界教育危机的系统分析》(The World Crisis:A SystemAnalysis)一书出版,此后引起了对教育危机问题的广泛研究。这一会议及此后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1)产生危机的原因;(2)危机的性质;(3)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为解决好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制度,要实现这项社会制度,就要弄清该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震慑性等特点,往往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严重冲击。当然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反应,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就必须先分析了解这些特点。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给予危机者以精神支持、调动社会支持资源给予危机者关心帮助以及适当的认知干预等都是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由各种制度相互镶嵌而成,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制度的变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其制度转型自然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社会制度的变迁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转型。一方面社会制度变迁可以为教育转型提供契机和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迁又是教育转型的结果和标志。没有社会制度的变迁教育的转型是不可能的,没有教育的转型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任何社会在其运转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失调,以及由于社会关系失调,而引起社会全体或社会一部分人的生活受到困扰和难以正常进行的社会问题。不过,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问题,其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具有各该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制度和社会平等密切相关,社会平等都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平等,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平等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水平;社会平等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维度,也是促进社会制度变革和完善的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在于它更平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一定程度和一定意义上的制度创新,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平等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