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为民 《新闻界》2005,(2):136-136,128
体验文化和体验经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兴起的现场短新闻,新闻特写,描述性新新闻,记实新闻,将体验性融入新闻报道写作中。作为新闻传媒的主要工具报纸呢?随着新闻改革风起云涌,新闻报道理论,写作方式不断创新,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也有人强调新闻的客观、真实、公正性原则;新闻应以信息服务性为主要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一宏观国家战略出发,探讨党报特别是陕西日报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科技新闻报道,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全文指出了加强党报科技新闻报道的必要性,提出了党报科技新闻报道要从报道视角、报道语言、报道落脚点等三方面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社会新闻是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社会问题为主的,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报道.正是由于社会新闻贴近实际,来自基层,时效快,可读性强,因此备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斌 《新闻知识》2003,(8):59-60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  相似文献   

5.
谢良建 《中国广播》2011,(11):36-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原则。对台闽南话广播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新闻选择、新闻编排、新闻编辑和新闻播报四个方面将该原则具体化,使之成为“贴近两岸实际、贴近台湾社会、贴近岛内受众”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  相似文献   

7.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报纸特别是党报、专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  相似文献   

8.
新闻应该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对人们认识的升华,是有思想深度、深邃意境、阅读震撼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作品.把美感引入新闻,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艺术水平,提升新闻的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推动新闻报道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探讨怎样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新闻美学是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闻美学引入新闻报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用军 《青年记者》2012,(12):55-56
近年来,新闻报道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关注普通人生活状态为主旨的民生新闻,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在所有新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民生新闻的快速兴起,已经开始改变传统媒体的生态.尤其是地方都市报,都将民生新闻报道作为贴近读者和竞争取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积极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抓住这一本质和核心,改进新闻报道就有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熊高 《新闻记者》2005,(1):61-63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同样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法冶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法机关的工作,它还包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所有与法制相关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宪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市场经济法制领域,小到家庭婚姻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所有法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新闻摄影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下功夫,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是报业竞争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赋予摄影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二○○三年社会弱势群体报道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报道是2003年中国新闻报道的亮点之一。其规模宏大,颇具深度,效果显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之所以成为新闻亮点,是因为开发了固有新闻资源,合乎新闻传播受众原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贯彻着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传统要求和新闻报道“三贴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钱春媛 《传媒观察》2003,(12):57-58
问题新闻是以提出、回答或揭示新闻受众共同关注或亟待解决的某一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新闻。问题新闻直接来源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是媒体“关注现实”、按照“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报道影响力的产物。因此近些年,问题新闻在各类媒体和各种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和分量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地方台记者由于身处新闻宣传报道的基层,在及时挖掘鲜活新闻素材,写出“三贴近”的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已经作了明确要求。概括地讲,就是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勇于创新,努力做到“三贴近”,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三贴近也就是说新闻必须贴近受众、尊重受众。本文从新闻受众心理变化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只有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做到“三贴近”,就要求新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做到非常时期的“非常贴近”是新闻报道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的报道直接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手段,其报道内容要求记者必须践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进家庭,与居民交朋友。2010年《平顶山晚报》社区新闻版自改版以来,在探索社区新闻报道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