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题:虹和霓是太阳光射入大气中的水珠时经折射、反射和色散产生的光学现象。虹是太阳光在水珠经过__次折射和__次全反射形成的,霓是太阳光在水珠中经过__次折射和__次全反射形成的。这是《高中物理奥林匹克基础知识及题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下册第331页的一题。  相似文献   

2.
许多文章中都谈到了虹与霓,关于虹的解释是由于太阳光为复色光,其中水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珠时,经折射——反射——折射后方向不同所致。霓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珠后,经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后方向不同所致。由于霓由于太阳光在小水珠中多了一次反射,光强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
许多文章中都谈到了虹与霓,关于虹的解释是由于太阳光为复色光,其中水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珠时,经折射--反射--折射后方向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虹和霓     
夏天的傍晚,雨后的天空中有时会出现美丽的虹和霓(如图1所示),内圈色彩艳丽的是虹,外圈较为暗淡的是霓.这是光在大气中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色散现象.  相似文献   

5.
虹与霓     
我们常常认为,彩虹就是虹, 实际上这是错的。彩虹由虹与霓共同组成,只是由于霓的光环相对较弱,因此常被大家忽视。当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过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  相似文献   

6.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释词]红泉:指太阳照耀下的瀑布。紫氛:紫色雾气。重云:层云;云气。虹霓:雨后,在阳光照耀下出现了一道七彩圆弧,赤橙黄绿青蓝紫,其中色彩鲜艳一些、红色在外紫色在内的叫虹,而色彩较淡、紫色在外红色在内的叫霓。这都是阳光照射在水珠上,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灵山:指的是庐山。氤氲:形容水汽的弥漫流动。  相似文献   

7.
虹与霓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分析解释大气中出现的一种光学现象———虹与霓  相似文献   

8.
中师物理第三册181页,谈到“光的全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看到。露水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就是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的缘故”。此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 1.各种形状的水珠都能“格外明亮”吗? 2.一定要在太阳光“直接照射”下,水珠才“格外明亮”吗? 3.能否用光路图进行具体探讨呢? 首先,用球形玻璃和椭球旋转体玻璃进引观察。发现球形玻璃就不显得格外明亮,只有椭球旋转体玻璃才显得“格外明亮”。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课本在讲到全反射时有这样一段叙述:“露水珠和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明亮,也是因为射进水珠的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钻石的发光和水珠的明亮是同一原理所造成的结果,本文对钻石的发光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杨化谋 《物理教师》2004,25(10):1-61
雨过天晴时,顺着太阳光看去.往往会看到一条弓形彩带,这条彩带,称为霓虹.如图1所示,Ⅰ区域称为虹,Ⅱ区域称为霓,颜色顺序是由a到b为紫到红,由b到c为红到紫.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彩带呢?  相似文献   

11.
雨后新霁时,空中残留着许多小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有时会在太阳对面的天空中出现瑰丽多彩的长虹——虹霓.虹霓是阳光射入小水滴后经折射、反射,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中的彩色圆弧.这种圆弧常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相似文献   

12.
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在P17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下图所示,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同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越来越远离法线.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了全发射,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相似文献   

13.
雨后初晴,我们常常能看见天空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 (zainbow).虹是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空气中的水滴引起的比较复杂的折射和反射所造成的一种色散现象.唐朝张九龄《湖  相似文献   

14.
吴振中 《物理教师》2004,25(7):3-43
新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全反射”一节提到:“全反射现象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现象.例如,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线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不再提:“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也是因为射进水珠的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水珠格外明亮”与全反射无关.  相似文献   

15.
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在第 17面安排了“海市蜃楼”的阅读材料 .如图 1所示 ,沙漠里的蜃景与大海中的海市蜃楼 ,产生的原理是相似的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不同的高度的空气层的温度不同 ,其折射率也不同 .物体发出的光从折射率小的空气层进入折射率大的空气层发生不断地折射 ,越来越远离法线 .当折射到一定的程度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 ,发生了全反射 ,景物通过全反射而成像 ,人看到的两种蜃景现象都是全反射的像 .图 1全反射所成的像应当是倒立的像 .沙漠里的蜃景是倒立的像 ,而大海中的海市蜃楼为什么是正立的呢 ?这与空气层的温…  相似文献   

16.
彩虹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可是新课程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并未对此进行深入讲解.当光线从水滴的上半部进入,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离开水滴时的光线便有可能形成虹(如图1).  相似文献   

17.
苏明义 《物理教师》2014,(4):53-54,73
雨后彩虹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棱镜也能形成彩色光带(如图1所示).然而雨后彩虹所呈现的由色光组成的光带与白光通过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光带的物理过程是不同的.那么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有时出现虹,有时出现霓呢?本文仅从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光学的角度,对虹和霓的成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再现彩虹     
自从牛顿在1666年用三棱镜做了光的色散实验后,人们便认识到白色主要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混合而成的,据此人们便揭开了天空常出现“彩虹”的神话传说的真面目,认识到“彩虹”就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色散而形成的彩色光带。古人云“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生虹”,就是说,只要人们背着太阳光观看空中大片小水滴,便可见到“彩虹”。  相似文献   

19.
虹赞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场沥沥夏雨过后,我总要推开房门,光着脚丫站在湿漉漉的大地上,去找寻虹。那条美丽的七色彩虹啊,犹如一座巧夺天工的天桥,横跨天际.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诗,一个跳动的音符,一个甜美无声的微笑!真的,我好喜欢虹!也曾不解:为什么虹姑娘总要等雨娘娘过后才跟我见面呢?长大了,我终于从书本上得知:雨后,太阳光折射到千万颗小水滴上,由于发生色散而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光在水珠表面的反射、水珠内的反射、折射起主要作用。根据光的电磁理论,水珠表面直接反射、经二次折射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能占入射能量的绝大部分,所以,水珠晶莹透明,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