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对高校校报版面编排出现的拼凑、杂乱、效仿等现状的分析入手,从高校校报版面编排原则和编排手段两个方面,对高校校报版面创新作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的传统纸质模式,因为受到版式模式化,内容程式化,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办报条件差,编辑记者队伍建设不完善,办报内容单一等因素影响,使校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传统报纸与高科技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突破校报在网络时代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高校校报要走出困境,得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在报网融合上下工夫。由此可见,校报上网(又名网络校报)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的性质、服务对象、办报目的建构了高校校报发展空间。高校校报的党性为其"禁区"勘界,特定的服务对象与受众特点限定高校校报风格,办报育人的宗旨及高校校报公益属性内在地拒斥市场化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不久前,由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主办的200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在石泉县揭晓,我报报送的4件作品全部获奖。由张君宽采写的《〈陕西广播电视太学学报〉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原载《陕西电大报》2009年2月20日第2版)获得消息类一等奖,由张君宽、王爱萍、张宇龙共同编辑的《陕西电大报》2009年5月20日第版“灞柳”副刊获得版面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面对社会大众传媒和校园多元化媒体的冲击,对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高职院校校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校园舆论主要传播载体,高职院校校报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办报质量,以时代需求、读者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需求为宗旨,通过注重受众意识、打造文化品牌专栏、重视深度报道、创新校报内容与版面形式、加强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等有效途径,巩固校报主导地位,体现高职文化特点,提高校报文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文化阵地,是凸显高校文化特色的主要窗口。尤其是校报的副刊版面,其主要受众是广大的高校师生,他们的审美及思想观念决定了这一版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无论从外在的版面形式还是到内在的内容质量,编辑都应做到更加的匠心独运,才能做出优质上乘的文艺副刊。本文将从版面设计、作品选择、整体基调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高校校报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校报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校报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研 究其发展趋向,对完善管理、指导中国高校校报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在新 世纪初,中国高校校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真正摆脱"报"、"刊"不分的束缚,在提高 办报质量、普及网络版、办报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二医报》以医、教、研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版面朴素、雅致、规范、清新为其特色而立于全国高校校报之林;其作品在历年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中国高等医药院校校报研究会好新闻评选中屡屡获奖。总结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雷打不动地坚持评报。可以这么说,评报是提高报纸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浅议新时期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媒体激烈竞争的新时期.高校校报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为了增强校报可读性.使校报真正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校报必须从准确定位、创新办报观念、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几个方面来吸引读者。尤其在创新办报观念上.要善于通过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增强报纸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获得国内统一刊号以来,高校校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体制落后、队伍薄弱、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2005年6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为高校校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校报要上下联动,内外结合,走开放办报的路子,实现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报既然作为一份报纸,就必须按新闻规律去办,按新闻规律办校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辑、写作的新闻化。 所谓编辑、写作的新闻比,正是校报区别于简报、工作研究之类的样式,使校报成为一份报纸,这里新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校报整个版面安排必须包括一般报纸必须的二个部分:即新闻、言论和副刊三要素。在图片配置、标题制作、版面编排等方面都应按照新闻的要求去做。第二层意思是指在具体写法上必须按一定的新闻体裁写报道,充分运用事实讲话,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校报普遍缺乏亲和力的现状,文章在分析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的现实意义基础上,探讨了以转变办报观念、改革办报内容、创新版式设计来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一翼 ,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宣传舆论阵地。肩负着“办报育人”重任。在 2 1世纪各种传媒“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下 ,校报能否独树一帜并长足发展 ,关键在于校报工作者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 ,树立高品位的办报理念 ,不断打造精品 ,追求卓越 ,营造个性化的特色品牌。一、办高品位校报 ,首先要明确认识校报的特色定位 ,把握正确的办报方向 ,这是高校校报的立报之本处于社会思想文化前沿的我国高校校报 ,自 1895年登上历史舞台至今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发挥高校校报的作用,高校报人必须更新办报观念,创新办报思路,促进办报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校报的党报属性和现状评价着眼,论述依据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推进高校校报建设和完成办报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并以提升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报办报工作、在办报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百年来并没有取得像其他报纸那样的飞速发展 ,尽管各家出版周期、版面不一 ,但宏观扫视 ,多属一个面孔 ,许多校报一直存在思维方式陈旧、内容平淡空洞、版面杂乱无章等问题 ,这虽然与其本身的特质如社会涵盖面窄、发行量小、周期长、篇幅小等有关 ,但最重要的是校报多年来拘泥本位 ,自捆手脚 ,受传统办报观念影响忽视创新所致。尤其是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速度越来越快 ,面对多种媒体的挑战 ,校报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努力创新。校报的创新既有内容的更新 ,也有形式的创新。内容的更新相对其他报纸而言难度要大 ,这…  相似文献   

17.
办报难,办校报尤难,尽管它是党的喉舌,市教卫办下文应该独立建制,实行主编负责制,归属校党委直接领导,但不少高校的校报体制这些年来并没有真正理顺,分别有归属党委宣传部或校长办公室的,甚至还有个别高校的校报是属于科研处领导的。这样,既不利于办报人员特别是主编及时、准确了解校党委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紧密配合学校的中心任务,发挥好校报  相似文献   

18.
《江苏教育通讯》2010,(2):47-48
骄人的办报业绩 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小学生数学报》,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小学数学专业教辅报。办报26年来,《小学生数学报》始终坚持“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全面素质服务”的办报宗旨,传播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可读性、趣味性俱佳,文化性、教育性并重;版面安排合理,栏目策划精当,内容丰富多彩,装帧设计精美,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发展,对校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要求,提高校报质量,办好反映高校水平的一流校报,是校报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充分发挥校报的特殊作用 校报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反映学校教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高校工作的主体,高等院校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来展开。作为院校党委“喉舌”和学校一切工作“窗口”的校报,在办报过程中也应遵循和体现这一原则。结合近几年我院的做法,就校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谈几点看法。一、在办报指导思想上,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校报主管部门和编辑人员应对学生主体地位有充分的认识,将培养目标具体演化到日常编辑工作中,通过报纸这一舆论载体间接实现。分析报纸运作过程,无非是三个层面,作者——编者——读者。作者层面,即信息采集、分析、交稿成形层面,这是技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