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初中几何课本第二册第88页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O_1和⊙O_2相交于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O_1交于点C,与⊙O_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与⊙O_l交于点E,与⊙O_2交于点F,求证:CE∥DF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几何》第三册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1如图1.⊙O_1和⊙O_2都经过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O_1交于点C,与⊙O_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与⊙O_1交于点E,与⊙O_2交于点F.求证:CE∥DF:证明:连接AB.∵ABEC是⊙O_1的内接四边形.∴∠BAD=∠E.又∵ADFB是⊙O\-2的内接四边形,∴∠BAD+∠F=180°.∴CE∥DF.  相似文献   

3.
一个几何问题,如果给出了图形,那么除了直观这一功能之外,还可能限制人们更广泛的自由思考.下面就是一例: 如图1,⊙O1和⊙O2都经过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O1交于C,与⊙O2交于点D.经过点B的图1直线EF与⊙O1交于点E,与⊙O2交于点F.求  相似文献   

4.
两圆位置关系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图形中常常会出现两线平行的情况.解题时,如果抓住了两线平行,那么也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1两圆相交出现的两线平行性质1:如图1,⊙O1和⊙O2相交于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O1交于点C,与⊙O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与⊙O1交于点E,与⊙O2交于点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中有对顶角的图形是().A.①B.①②C.②④D.②③2.如图2,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F的对顶角是().A.∠BOD B.∠BOE C.∠COE D.∠AOC3.如图3,若∠BEF=∠CFE,则AB∥CD是根据().A.平行公理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相似文献   

6.
题目 (2014年高考安徽理卷19题)如图1,已知两条抛物线E1:y2=2p1x(p1>0)和 E2:y2 =2p2x(p2>0),过原点O的两条直线l1和l2,l1与E1,E2分别交于A1,A2两点,l2与E1,E2分别交于B1,B2两点. (Ⅰ)证明A1B1∥A2B2; (Ⅱ)过O作直线l(异于l1,l2)与E1,E2分别交于C1,C2两点,记△A1B1 C1与△A2B2C2的面积分别为S1与S2.求S/S2的值.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已知在☉O中延长两弦AB、CD相交于圆外一点P,过P作PE∥AD与CB的延长线交于E点,过E点作☉O的切线ET,切点为T,求证:PE=ET.  相似文献   

8.
自我启发:如图1,直线l1、l2被互相平行的直线AD、EF、BC所截,平行直线与l1、l2分别交于A、E、B,D、F、C,当AE=EB时,DF与FC有什么关系?(DF=FC),线段EF可以看作梯形ABCD的什么线?(梯形的中位线)什么叫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 实验猜想:画出梯形ABCD(AD∥BC)的中位线EF,猜想梯形的  相似文献   

9.
在解答相似三角形问题时,有些同学由于对所学概念和定理理解不透彻,解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解.为帮助同学们弄清错解的原因,现将几种常见错误归纳如下.一、用错比例关系例1如图1,梯形A B CD的对角线交于点O,过点O作EF∥A D,分别交两腰A B、D C于E、F两点.求证:EO=O F.错解:因为EF∥  相似文献   

10.
徐文春 《中学教研》2014,(3):F0003-F0003,F0004
正题目如图1,设P(x0,y0)为椭圆x2/4+y2=1内一定点(不在坐标轴上),过点P的2条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点A,C和B,D,若AB∥CD.(1)证明:直线AB的斜率为定值;(2)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与椭圆交于点E,F,证明:点P平分EF.(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北省预赛高二试题)1本质解读此题考查椭圆中相交弦的性质,渗透着圆锥曲线与直线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试题简洁,结论优美且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典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对学生思维的深化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题 已知:如图1,AB⊥BD,CD⊥BD,垂足分别为B、D,AD和BC相交于点E,EF⊥BD,垂足为F.求证:1AB 1CD=1EF.证明 因为AB⊥BD,CD⊥BD,EF⊥BD.所以AB∥EF∥CD.所以EFAB=DFBD,EFCD=EFBD.所以EFAB EFCD=DF BFBD=BDBD=1.所以1AB 1CD=1EF.图1        图21 发散思维 探究结论探究1 已知:如图2,AB⊥BD,CD⊥BD,垂足分别为B、D,AD和BC相交于点E,若AB=a,CD=b,⊙E与BD相切于F,求⊙E…  相似文献   

12.
题1(2010·徐州)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P,连结EP.  相似文献   

13.
采用套题的方法进行平面几何总复习,可使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有机的联系起来。一、由基本图形发展为复合图形的套题这是经常采用的类型,它是把简单的题目逐渐发展到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如 (1)已知:DE∥BC 求证:AD∶AB=DE∶BC (2)已知:DE∥BC 求证:DN∶BM=NE∶MC (3)已知:AD∥BC∥MN,MN过AC和BD的交点O。求证:OM=ON (4)已知:AD∥BC∥MN,MN交AC、BD于Q、P。求证:MP=NQ (5)已知:DE∥BC 求证:DN=NE,BM=MC (6)已知:AB为☉O直径,AD和BC切☉O于A、B,DC切☉O于E。EF⊥AB于F,交DB于P。求证:DB平分EF于P点。二、题设与结论互相转化的套题这类题目显示了题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能提  相似文献   

14.
<正>题目(2013年绍兴市)如图1,抛物线y=(x-3)(x+1)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D为顶点.(1)求点B及点D的坐标;(2)连结BD,CD,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①若线段BD上一点P,使∠DCP=∠BDE,求点P的坐标;②若抛物线上一点M,作MN⊥CD,交直线CD于点N,使∠CMN=∠BDE,求点M的坐标.  相似文献   

15.
<正>1试题呈现(2014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19题)如图1,已知两条抛物线E1:y2=2p1x(p1>0),E2:y2=2p2x(p2>0),过点O的两条直线l1和l2,l1与E1和E2分别交于A1、A2两点,l2与E1和E2分别交于B1、B2.(Ⅰ)证明:A1B1//A2B2;(Ⅱ)过点O作直线l(异于l1,l2)与E1和E2分别交于C1、C2两点,记△A1B1C1、△A2B2C2的面积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1试题再现(江苏徐州第27题)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1)如图2,若M为AD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  相似文献   

17.
<正>抛物线y=ax2+bx+c上有一点C(m,n),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当∠ACB=90°时,直线l是否经过一定点.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如图1,过点C作x轴平行线EF,过点A作AE⊥EF,过点B作BF⊥EF,垂足分别为E,F.  相似文献   

18.
在几何教学中,抓住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多题一律的训练,对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颇为有益,本文将通过一道平面几何例题图形的连续演变作了如下初步的探索。原题:如图OOl和OO:相交手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00l交于点C,与00: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与00l交于点E,与OO。交于点F,求证:CE//DF(本题证法很多,限于篇幅,仅举两种证法)分析1.利用内错角相等来证证明:联公弦AB,延长DF则ZI—LZzZ—L3...if—L3CE//DF分析2.利用同旁内角互补来证证明;…  相似文献   

19.
例题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AD=1cm,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解(平移法)设A1C1与B1D1交于O点,取B1B的中点为E,连接OE,如图1所示.因为OE∥BD1,所以∠C1OE或其补  相似文献   

20.
擂题(22) (赵振华提供,刊于1996年第5期) 如图PE、PF和PMN分别是⊙O的切线与割线,EF交MN于点H,⊙O的直径AB垂直于MN。HA、HB分别为⊙O_1、⊙O_2的直径。PE、PF分别交于⊙O_1、⊙O_2于点D、C。证明或否定:A、B、C、D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