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建 《现代传播》2001,(1):23-31
加入WTO,中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影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机遇与挑战中,中国面临着的决不只是影视工业经济形态的巨大冲击,在文化领域,也将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冲击.这一问题,不论从经济形态,还是从文化形态,都需要我们极其关注.本文对存在于世界影视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在文化形态上集中地体现一、对影视本性认识的根本性偏差,导致了美国影视的唯经济主宰;二、对高科技变成人类图腾的迷狂,导致了美国影视堕入滥用技巧的误区;三、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嫉妒,导致了美国影视呈现出极度的扩张欲望.针对愈演愈烈的美国影视"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本文不但论述了法国率先提出的"文化反弹"理论,而且就"文化反弹"理论在影视界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影视界的影响,进行了对策性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中国应当在三个层面上来确立自己的影视文化战略在影视文化观念形态上,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的一面,也要充分认识到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文明"地图显示出来的文化沟通大趋势;在影视机制运作层面上,要尽快建立与世界影视工业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在影视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在市场研究、影片创作、影片制作、影片发行的所有营运环节中,体现出中国影视产业体系的国际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影视旅游作为较新颖的深度旅游形式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韩国因其发达的影视产业和专业化的影视生产等在这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影视旅游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诸如影视作品质量差、缺乏文化内涵、对影视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韩两国的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再通过对韩国影视旅游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其影视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原因。结合韩国影视旅游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发展经验,从影视作品本身和影视旅游的目的地两方面展开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影视旅游存在的不足,并据此为我国影视旅游更好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3.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次金融危机让韩国政府开始反思韩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此后,加大对高端科技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二十一世纪初,以影视和音乐演出为代表的“韩流”初现端倪,在其后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席卷世界.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人口尚不足5000万、国土面积只有云南省1/4大小的韩国便由籍籍无名一跃成为文化输出大国. 尽管韩国的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韩国政府却并不满足于单单推广以电视剧和电影为主的快餐性大众文化,他们认为如果要让世界真正了解韩国和韩国文化,必须大力推广以图书为代表的纯文字严肃作品.韩国文学翻译院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是专门为向海外传播韩国文学与文化而设的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所说的"韩流",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韩剧、流行音乐和明星的范畴,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影视、广告、人物形象等在内的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继上世纪90年代韩剧大获成功后,韩国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振兴机构,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韩流文化作为韩国的"国家名片",为韩国其他产业带来的机会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韩流文化出口本身的价值,已成为韩国企业投资和对外谈判时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次金融危机让韩国政府开始反思韩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此后,加大对高端科技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二十一世纪初,以影视和音乐演出为代表的"韩流"初现端倪,在其后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席卷世界。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人口尚不足5000万、国土面积只有云南省1/4大小的韩国便由籍籍无名一跃成为文化输出大国。尽管韩国的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韩国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之后,实施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今天已然成为世界文化输出大国.异军突起的文化产业为韩国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树立国家文化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对我国文化出版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功夫"或"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武术影视作为世界影视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独特的技击术和技击文化,同时也在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本文通过对武术影视和电视以及相关武术娱乐节目承载的文化元素进行宏观的分析,对武术影视和电视传媒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韩国不仅是亚洲的3个出版大国之一,而鼠也进入了世界10个出版大国盼行列.因此,本刊从今年5月份起,开辟"韩国书市"这一栏霹,从韩国的出版流通、出版团体、读书环境、出版教育以及出版文化等方藏,全面介绍今日韩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9.
周嘉丽 《新闻传播》2014,(2):109-110
<正>一韩流影视的定义以及韩流影视背景分析1.1韩流影视的定义韩国影视作品、饮食、服饰等所有韩国文化风靡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现象统称为"韩流"。韩流影视则指韩流中有关于电影、综艺节目、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风靡。相比前几年韩流影视的主要势力集中在韩剧的现象,近些年来,韩流影视的传播重点愈加向综艺节目转变,随着我国国产电视剧的不断发展,不少韩剧迷已经向着韩国综艺节  相似文献   

10.
章洁颖  苏九兰 《今传媒》2021,29(4):110-113
影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向阿拉伯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韩剧作为韩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渗透着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和国家形象的无形感召力,是软实力传播效果的具体体现。即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韩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演艺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承担着韩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韩剧不只是扩大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韩国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21):62-65
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跻身世界文化强国之列,其成功经验十分值得中国借鉴。本文梳理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并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宇 《传媒》2017,(13)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广播影视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其中,"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中宣部指导下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旨在发挥广播影视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为广播影视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中国广播影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变革国际传播方式等方法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家和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上重视推进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文以福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为背景,阐述福建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在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下深入推动福建影视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韩国是亚太地区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文献遗产最多的国家.文章通过梳理韩国参与世界记忆项目中的重大事件,包括设立"直指奖"、国际文献遗产中心等,分析韩国对世界记忆项目的参与及贡献;同时,探索世界记忆项目对韩国档案与文献事业发展的反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展现国际影视创作的未来趋势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追求,鼓励大学生用微电影的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原创影像,培养自身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世界各国大学生在微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韩国清州大学协办的"2012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于2012年7月在北京启动,"颁奖盛典与高峰论坛"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为北京广播影视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纪录片作为广播影视产品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见证国家历史、记录发展的相册,是衡量国家文化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北京题材纪录片产业,打造北京题材纪录片品牌,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北京和中国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张艳艳 《声屏世界》2003,(11):50-52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浪潮在当今世界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并以无孔不入之势渗透到我们居住的星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它的挑战面前,其他文化生态往往显得孱弱、鲜有还击之力。因此就有了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高举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大旗的行动。各国纷纷制定法规、政策限制外来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本国影视市场中的份额,以保护本国文化不受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侵袭。但是在这股西方强势文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韩国文化如同一股涓涓细流,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在中国、儒家文化圈乃至全球掀起一股股热流。韩国文化在…  相似文献   

19.
邓琼飞 《出版广角》2016,(12):77-79
加强海南本土文化建设是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建设、提高海南文化旅游的必然措施.作为本土文化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核.但目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严重不足,知名度颇低,而影视开发则是扩大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有力途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海南应当抓住国家战略建设的机遇,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  相似文献   

20.
崔斌箴 《出版参考》2011,(10):38+29
近年来,代表韩国大众流行文化的"韩流"自东亚向世界迅速扩散。作为"韩流"重要组成元素的韩国出版物出口量也日益扩大,引起出版界的极大关注。国际出版业协会会长赫尔曼·施珀路易就曾说过,中国图书在如何走出去等问题上,最应该向韩国学习。韩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除韩半岛外再也没有以韩国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图书出口似乎没有天然的优势。其实,韩国是出版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韩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