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本文以当前成为舆论热点的"归真堂"事件为例,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在大众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当中的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通过设置各种与事件相关的议题,围绕议题展开报道,并实现议程互动,发挥了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域,通过对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来探讨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网络媒体之间也具有议程设置的效果;具体而言,各个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议程设置能力又有所不同。对其原因,文章从网页设计和议题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网络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舆论空间,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引起民众关注的议题进行有效引导、正向传播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以议程设置理论来解读近年来一直成为突发公共事件重要议题的动迁事件与环境污染事件在2012年的舆情发展态势,试图在厘清新媒体情境下议程设置过程的基础上为议题的有效引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网络媒体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具体方式包括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开通民意传递通道,获取网民的关注点,并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让各种媒体的议题设置,相互呼应、补充加强;设置一些地区性议题,使之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球性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以江西地方传统媒体在"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媒体进行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所产生的舆论效力为样本,探讨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提高网络议程设置能力与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崔波 《新闻实践》2008,(8):14-16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主动设置议题"的要求,表明党和政府在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向新闻工作者提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期望。作为调控和引导公众舆论的传播理论——议题设置理论(国内学界翻译又称"议程设置理论"),从媒介设置议题到议题融合的变迁,不仅是媒介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7.
2009年,"躲猫猫"事件引起轰动,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在押人员的离奇死亡,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引发人们对网络议程设置的思考.传统传播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指通过大众媒介制造议题从而形成或影响舆论的一种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因缺乏事实说话,公众意见性信息传播自由而泛散;网络媒体的舆论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其无法自主形成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功能显得欠缺。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互动,发挥网络媒体不同一般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利用好网络媒体开放的互动,可望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及时性,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造成了威胁.本文就如何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加强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和宣传作用等方面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中互动性议题的设置技巧.  相似文献   

10.
陈昌凤 《新闻与写作》2008,(12):34-34,35
网上关注的哈尔滨6警察涉入恶性事件给网络媒体上了一堂生动的网络舆论教育课,三次网络议题的改变,让此事的网络舆论方向一波三折,发生了舆论逆转的情形。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下。如何正确设置议题,如何把握住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成为媒体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艾然 《今传媒》2014,(7):130-132
网络访谈是当前各大主流新闻网站运用较多的新闻样式,也是网络媒体引导网上舆论、掌握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和传统媒体的访谈节目相比,网络访谈具有互动性强、贴近性强等特点优势,在设置议题、主动发声、沟通网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要运用好网络访谈这一舆论引导样式,则需要将话题、嘉宾、内容、形式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12.
议程设置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很多人误用,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主动设置议程来引导舆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亟待改正.文章主要从误用议程设置理论的表现、议程设置理论概述、主动设置议程是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如何避免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引导舆论要避免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  相似文献   

13.
议题设置是进行社会控制的方法之一,是舆论引导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给议题设置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议题设置的挑战,首先要及时传递议题,获得议题设置主动权;同时要不断优化议题设置,吸引受众关注,使相关议题转变为受众议题;最重要的就是议题设置后影响网民向着既定的方向思考议题,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虚实结合、网络上下互动中找到议题设置的创新机制是有效议题设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强化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媒体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尝试运用议题设置理论,结合其在网络中的应用,选取关于危机事件报道的实际案例,探讨网络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是如何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宋守山  庄莹 《青年记者》2010,(10):25-2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正在迅速赶超传统媒体,形成舆论风潮,引导舆论方向,为公众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选择在网络媒体上获取新闻资讯。网络媒体具有迅速性和交互性传播的特征,这使网络媒体具有难以操控的特征。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如何不被网络推手所绑架成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崔波涛 《东南传播》2014,(8):116-118
"微议程"这一概念对当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和舆论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社会的来临使得公众舆论参与的方式发生变革,微议程极易引发强大的网络舆论。网络社会为微议程提供技术条件,激发公众公共参与的热情;微议程的议题具有公共性、冲突性、反常性等特点;从网络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微议程形成的条件、动力及议题呈现特点,进而反思公众舆论参与方式的变革,为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媒体和政府部门关注网络社群及个体的意见,进行舆论引导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涪京 《青年记者》2006,(18):26-27
什么是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浅显地说,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就是网络媒体引导公众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从当前各种媒体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力的对比上看,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越来越不容忽视。网络媒体的受众大多是年轻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正在形成或刚刚形成。同时,相当一部分中年人也逐步喜欢上了网络媒体,他们一般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双栖”读,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着他们的阅读习惯,甚至改变着他们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悄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叶芳 《新闻世界》2008,(11):26-28
本文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高校校报在议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之道。通过优化议题设置,高校校报将能更好地实现其在高校舆论引导、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要对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就必须具备足以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这是对网络媒体进行引导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公信力",会使这个词得出多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空前发达,信息化覆盖和影响社会舆论越来越突出.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党报新闻宣传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在纷繁如云烟的信息传播中,辨析真伪、厘清主次、把握导向、争取主动,提高舆论引导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2008年6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视察时讲话强调:"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这就把科学设置议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力的要求和方法提到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