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一部最为杰出的著作,他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神思”这一理论范畴,对文于学创作的构思活动进行了极为精辟的把握。而在此之前遥远西方的古希腊,柏拉图师徒同样有过关于类似概念的精彩论述,这便是其关于文艺创作的“灵感”说。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经典学说的理论内涵的分析和比较,做出对于东西方文学、艺术构思活动的一些理解,这一分析对于探索中西关学对话也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戴璐 《考试周刊》2012,(23):27-27
音乐剧,对于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早的时候,随着《音乐之声》《猫》等一批知名剧目传人中国,我们就了解了“音乐剧”这个概念。然而,二十余年来,我们却没有一部像《猫》《歌剧寐影》等欧美音乐剧如此成功和有影响力的典范剧目。十三亿中国人期待着一部部好的中国音乐剧的出现,全世界也在注视着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能够在音乐剧的海洋里掀起绚烂的浪花。  相似文献   

3.
《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剧作品,曲作者安德鲁·劳依德·韦伯,是当代最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之一,英国人.著名作品有《歌剧魅影》、《猫》、等等.《歌剧魅影》是他的成功作品之一,也是音乐剧史上成功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三年,二十一岁的端木蕻良创作了一部“实属难得”(茅盾语)的,“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郑振铎语)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没有一个现代中国作家在这个年龄,写出象这样结构奇特、内容庞杂的作品,并且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难读懂的一部。“我可以欣赏一部作品,但不了解作家而要对作品作出判断是很困难的”(圣·佩甫语)。因此,有必要回溯一下端木蕻良创作前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二十世纪追求个性与探索多样性的音乐局面中走出来,21世纪的西方音乐更加充满了勃勃生机,尤其是音乐剧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为其西方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着重以音乐剧《悲惨世界》为例,对21世纪西方音乐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对音乐剧创作理念和音乐剧创作中所突显的细致化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我国音乐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音乐剧作为一种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娱乐大众的精神。音乐剧在我国,是一门还处于孕育时期的新兴艺术,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索音乐剧创作的经验,对当代经典音乐剧《猫》中几个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一部音乐剧的成功首先要以剧本为根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以舞美为辅助并将他们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并通过后期制作和商业运作模式将其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借鉴西方歌剧的思维程式,结合中国本土歌剧和语言表达方式而创作的一部具有史诗性艺术作品.这部歌剧不仅是由音乐剧、情景剧、舞蹈剧等多种具有独立体裁意义上所构成的艺术性综合体,还在民族素材和西方创作思维融合的基础上突出的表现了剧中"男主角"特殊的咏叹调表现作用,深入的发掘了"男主角"在剧中的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他是"音乐神童",也是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莫扎特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之外,歌剧也是他创作的重点之一。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因为其独特的创作天赋和歌剧的优秀质量,他也被誉为"欧洲歌剧史上的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的音乐剧一直都倍受喜爱,他认为歌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因此其歌剧有独特的音乐特点。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莫扎特生平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唐璜》对其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显介绍了《唐璜》中女高音咏叹调演唱技巧的个人体会。希望对莫扎特音乐特点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雨中曲》是音乐歌舞电影的杰作,也是一部关于好莱坞影坛秘密与艰辛的佳作。这是一部先出现歌舞片,后搬到音乐剧舞台上的一部重要的音乐剧作品。剧中的音乐与景物、舞蹈的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雨中曲》经典唱段进行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学史上两部奇书《金瓶梅》和《十日谈》有着相似相异的创作背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描写,塑造了迷失和寻找中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观照下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总是有他独特的风格,而一个作家的风格,首先产生于作家由于立场、态度、感情、气质所决定的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反映生活的独特视角。在赵树理反映农村变革的一系列作品中,他始终如一密切关注和表现的便是家庭问题,这可以说是赵树理整个小说创作的“眼睛”。 毋庸置疑,家庭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们热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许多文学家们密切关注和表现的重要社会问题。从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到《红楼梦》,直至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家》,都无一例外地把家庭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眼睛”。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还很少有人象赵树理这样,从创作的发端,直到创作生涯的结束,始终不渝地通过家庭这个“眼睛”,来反映中国农村复杂而深广的社会生活,即通过家庭的窗口,透视整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以家庭生活的微澜及家庭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作者身份及创作意旨的多元性、创作特征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决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镜花缘》的思想艺术总体成就虽不及《红楼梦》、《水浒传》等书,但在不少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在美国乃至西方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历来饱受争议的一个流派.《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文章以“禅”作为切入点,从一个独特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层层剖析,得出“垮掉一代,从未垮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田野 《华章》2012,(28)
青主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以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艺术歌曲创作,被称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美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我国艺术歌曲专业化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曾发表了大量关于音乐美学的音乐文论以及两部代表他音乐美学观点的理论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这些著作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较多而又集中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一批著作.  相似文献   

15.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经历并引导了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学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时代、浪漫主义时代。其创作涉及诗、小说、戏剧等文学领域,浓缩了西方近代以来文学与文化的精华,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高峰。此外,歌德在美学、哲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也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等。《浮士德》(1774—1831)是其倾注毕生心血的一部诗体悲剧。诗剧按剧情发展可细分成“天上序幕”、五幕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画     
“Anime”是日语里的“动画片”。第一部广受欢迎的动画连续剧是手冢治虫1963 年创作的《阿童木》。20世纪70年代期间,日本动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其西方根源中分离出来.并发展出巨型机器人等独特风格。这个时期值得一提的片子包括《鲁班三世》和《无敌铁金刚》。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经历了一次制作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海外市场对日本动画的接受程度继续增加。《星际牛仔》在日本很受欢迎,并且  相似文献   

17.
名歌剧《蝴蝶夫人》是西方戏剧史上的世纪绝唱,代表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被固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名音乐剧《西贡小姐》中。然而,美籍华人黄哲伦以舞台剧《蝴蝶君》对前二进行东西方化倒置和反拨,以迥异的解读手法和舞台表现形态对抗百年来西方幻想中的原型母题,以新颖的东方式阐释超越和改变西方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思维定势,重塑东方形象。  相似文献   

18.
《茑萝行》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自叙传”小说,小说人物流露出鲜明的忏悔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人忏悔”与“社会忏悔”两个层面.忏悔意识折射出作家自身在中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忏悔意识之于作家本身具有独特的个人化意义,通过书写忏悔,作家释放了自身精神上的焦虑,作品也获得了“真”与“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政府论两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洛克创作这部政治论著,是在面临查理二世施行“暴政”的情况下,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义愤,为那些决心捍卫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和宗教,反抗暴君的人们的政治活动进行的辩护。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思想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源远流长,是西方法律思想的根基。许多学者已从人物、流派和时间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本文从“自然”观念的独特视角重新梳理了自然法的演变轨迹,认为自然法思想与自然观念息患相关,不同的自然观念决定了不同的自然法思想。一部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演进史,就是一部“自然”观念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