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维省 《甘肃教育》2007,(7S):16-16
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创新精神成熟的时期,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发扬光大;反之,就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在关注其“发展价值”,就是要着眼明天、着眼未来,让学生勇于和善于创造成功,实现理想。  相似文献   

2.
吕勤生 《甘肃教育》2007,(10X):30-3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改革,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此次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却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的模式,进而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的思想,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从身边小事和社会现象出发,通过阅读、体验、参与、合作、交流、引导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加强修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杨婷 《课外阅读》2011,(8):206-206
思想品德课不应该是“枯燥、无聊”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最贴近学生生活、点燃学生内心火花、引起学生共鸣的课堂。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强调主体的体验与感悟,不但能够让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由内向外的体验、感悟和自我张扬,促使其健康的心理意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杨丽芬 《云南教育》2002,(31):26-28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的道德行为之美,体会社会生活之美,培养学生分辨良莠,识别美丑的能力。这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活泼、乐观性格的塑造,爱美情趣及良好习惯的形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以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粒粒粮食要珍惜》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掘教材蕴含的美的因素,恰当渗透美育。一、导入新课,创设美的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产生的,直觉的情感体验是…  相似文献   

5.
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对实现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品德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用真情感染学生,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动。使思品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一、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  相似文献   

7.
蒋晓鸾 《广西教育》2006,(7B):67-67
一听到“思想品德”这几个字,学生就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所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激活课堂。笔者认为,“活”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只有课堂“活”了,才能为其他内容的有效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薛虎 《双语学习》2007,(10M):130-130
思品课,是一门专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因此,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维度的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应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不但使学生学得趣味蛊然,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现代教育工具的运用水平。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采用启发教学,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在饶有兴趣的探索过程中,发展能力,陶冶品德。  相似文献   

11.
敖小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01-201,203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又不能将思想品德课看成一门单纯的“道德知识课”,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品德行为作业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就形成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机制。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研究探索具体的实施策略和途径:深挖教材,延伸设计;结合热点,组织讨论;抓住细节,实施考验;联系生活,将心比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本文从内容、方法、途径、保障条件等角度,论述了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应遵循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对象,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实践教学。这些思路。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拟就思想品德课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谈些认识:①在复习中,学法指导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关系。②培养能力,教给学生“会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评价主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对学生的发展也确实很有动力,很有好处。具体结合的办法很多.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思想品德评价卡。将发展性评价同思想品德课合理结合,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爱展。我们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石文铭 《中学文科》2007,(11):52-54
在信息化时代里,在课改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可以突破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中的说教性和呆板性,突出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推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行)》指出:“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因此,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课件巧妙地运用到品德课教学中,教学效果越来越高效直观,课堂的教学容量越来越大,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局限,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仅有的知识,而是能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让品德课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更富有激情。将品德课的语言文字教学换成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教师的讲解导行,清晰的明理,师生互动的拓展延伸,都能激发学生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顾子玲 《教书育人》2001,(11):24-25
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思品课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功能课。思品课老师应从远处设想、近处设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环境实际,加强行为引导和培训。但现行的思品课教材,不可能做到针对各地学生的实际,也无法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时补充进去,因而内容往往离学生的个体生活较远,这样势必影响教学的实效,根据这一实际,笔在从事多年的思品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在目标不减的前提下,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养成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自编教材进行授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