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机器学习侧重于研究单一任务,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服从同样的概率分布,然而实际中这一条件往往无法满足,且对于不同任务的研究较少,这些就需要迁移学习.它可以从现有的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用于将来的任务.然而使用迁移学习则要承担负迁移的风险.本文介绍在增强学习、多任务学习和归纳学习中避免负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跨语言迁移对于语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指导借鉴作用.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研究具体差别却很大.本文比较详尽地回顾了国外在汉英跨语言迁移方面的主要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从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几个方面,与国内的研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内学者在汉英跨语言迁移方面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外语教学中的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迁移学习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包括文本分类、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众多应用领域都涉及迁移学习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迁移学习的核心技术,提炼出迁移学习的基本思想,通过分析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将迁移学习的思想理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思想的教育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除基础知识外,课程内容主要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相关应用软件为技术载体,给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误导。事实上,随着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开放、自由"的Linux软件及其下游应用软件已越发成熟,能够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和实践工作的需要,但由于缺少普及推广工作,人们对Linux充满疑虑。该研究设计了针对性的比较实验,从三个层面分别比较Windows和Linux的教育价值:(1)学习效果层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是否存在效果上的差异;(2)能力迁移层面,操作技能在跨系统跨工具间相互迁移是否存在差异;(3)兴趣态度层面,学生是否存在学习态度和兴趣上的差异。实验表明,相比当前使用更为广泛的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具备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广应用的价值性和可行性,可以达成甚至更好地达成相同的教学目标及培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依标教学过程中,情境—任务学习和跨媒介学习是较为常见的学习方法。前者要平衡好做任务和学文本的关系,避免文本解读过强、任务学习虚化;后者要从多媒介提升为跨媒介,避免只是媒介的平面铺开而没有实现跨界交融。  相似文献   

6.
传统单领域推荐算法存在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且由于单领域推荐算法是在同一领域基于群体分类进行推荐,因此无法实现真正的个性化精准推荐.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呈现多种形态,而学习者在每一领域的评分数据更加稀疏.鉴于此,提出迁移评分模式的跨域学习资源推荐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码本聚类思想从学习者的辅助领域评分数据中获取学习者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9,(3):25-31
目前,深度学习和知识迁移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但关于深度学习与知识迁移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探究致力于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文章首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知识迁移的阻隔;接着,文章详细梳理了知识迁移的内在逻辑:学习者必须在联结大脑与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性学习、激活记忆中的知识、反思与批判性思维、提取与应用知识,最终才能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然后,文章阐释了深度学习与知识迁移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以深度学习与知识迁移之间的指向关系为依据,深刻剖析了致力于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的路径。探究致力于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可以推动深度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进一步融合,并为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深度学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砚妮 《科教导刊》2019,(11):152-15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将经典名著与跨媒介结合,借助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扩展经典名著在学生中影响力。通过解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深刻含义,分析经典名著与跨媒介之间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从个体到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从应试到应用、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经典名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明确的课标指向: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新课标关注媒介素养,对落实新时代育人根本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该任务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中语文任务群学习涵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践路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儿童汉英双语语音意识:跨语言一致性、差异与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言语的声音片断(包括音节、首尾音和音位等)进行分析和操作的能力。采用语音辨别和语音删除两种任务对汉语儿童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语音意识的结构特点、跨语言的普遍性、特异性与语言间的迁移进行了考察发现,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语音意识结构的多成分观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是预测其英语语音意识的有效因素;同时儿童汉语语音加工经验明显影响了对英语的语音操作,反映了母语语言经验对新学习语言加工过程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跨媒介写作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媒介的、多元任务驱动的核心写作能力。跨媒介写作可以分为创意和实用两大类型,有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将海明威小说《杀手》改编为微电影案例展示了基于语文课程的跨媒介情境写作流程。跨媒介写作既要避免"语文味"的丧失,也要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写作的情境化设计比大而全的"序列"重要;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的课标表述,提炼“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要素,依据SOLO理论建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框架。针对具体测试工具案例,结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特征,深度讨论测试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推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工具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对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但这种障碍是可以跨越的。Jegede 和 Aikenhead 所提出的“文化边界跨越”和“兼容式学习理论”适用于会计专业课程中跨文化教育的实践。阐述了将跨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不同媒介发生的言语传播、交际的新问题、新现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实践通过师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大概念的统整下驱动任务,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在学科融合和文化跨界综合领域,摆脱工具性教学的局限,培养更加高阶的思维,走向更为精深的哲学体认,完成更富有意义的言语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材中的呈现,"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是活动单元,不是文本单元,不能把教材文本内容当作教学内容静态地传授知识,也不能止于在虚拟的跨媒介活动中展开教学,而应该在真实的跨媒介活动中开展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自主的语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现象一直都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期间对语言迁移研究颇有贡献的学者包括马赛修斯、詹姆斯、艾利斯,乔姆斯基等人,他们都对迁移现象做了自己的诠释与分析。英国语言学家艾利斯最早对迁移作出定义,在他看来,“迁移”是“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强调媒介即讯息、隐喻、情境,而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更接近作为行为主体的“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审美素养和跨文化素养,并以形成“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彰显全媒体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常丽 《成才之路》2023,(10):61-64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使学习领域得到拓宽,为语文知识的运用打开新的局面,还要根植于现实,面向未来,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跨学科教学。因此拓宽学习领域,提高实践能力,成为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要落实的关键任务,也成为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语文教学中拓宽学习领域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拓宽学习领域、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明确规定“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因而,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注意对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能力迁移,这本是教学新理念下的可喜现象,却矫枉过正,有“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之嫌,语文课上不探究课文的文本价值,却探究起自然、思想方法、生活常识,甚至法律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宽则宽矣,但忘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忘了“本”。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赋予了高中语文新的教学任务和标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高效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是当前需要语文老师着重探索实践的方向和内容.本文从多个维度对高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