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嵘 《陕西档案》2014,(5):28-29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前人们对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在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场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档案管理新的发展模式和动向,提出了基于"微信息"、"富信息"以及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档案利用和管理的新模式。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物-物(Machine-to-Machine)互联、物-人(Machine-to-Man)互联的技术,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誉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与新媒体环境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用户信息获取习惯与信息获取方式,推动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朝着移动终端交互化趋势转变,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为例,通过数据统计,从读者关注情况、微信菜单使用情况以及图文推送阅读情况等方面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构建移动互联网交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交互"微"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微信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扩展和补充。从移动互联网思维出发,对图书馆微信移动服务进行了解读,对微信服务的长效工作模式进行了设计。从该模式的工作理念、工作流程展开到将该模式应用于日常图书馆微信图文推送、接口开发工作案例。实践证明,转变思维是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的前提,创新微信工作模式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微信软件自身的信息服务,以及营销策略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其对于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利用价值。本文从微信传播模式的特点及其优势出发,探讨其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营销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强化互联网思维”的提出,传媒出版业“互联网+”模式出现快速发展倾向,微信作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客户端,其在图书出版营销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不断被发掘。本文在探讨目前出版社微信营销模式基础上,基于4C理论对出版社微信营销要素进行分析,最后就出版社微信营销的未来发展提出预测与见解。  相似文献   

6.
管玉娟 《传媒》2015,(14):68-69
微信用户量猛增,其蕴含的商业价值和潜能巨大.微信广告作为一种新颖且效率高的营销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其广阔的微信平台,将庞大的用户群转化为商业价值,是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微信推广的优点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微信特性提出了微信广告的投放策略与技巧,以期为微信营销模式的发展和微信营销价值实现最大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无疑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占领的高地,而在媒介多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微信何以从众多社交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最多的媒介之一,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值得探析。本文将结合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原理对微信的传播模式进行探析。探析微信本身的商业价值及其作为媒介形式本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按所利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类型,图书馆微信可以分为自媒体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移动服务门户三种不同的建设类型。根据图书馆微信功能定位的不同,其内容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媒体型微信以推送图文消息为主,互动型微信重在图书馆与读者间信息的交互,移动门户型微信则需将图书馆各项业务服务嵌入微信平台,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中,媒体型微信建议固定推送栏目,优化信息呈现方式;互动型微信可以综合多种互动方式,重视信息的反馈;门户型微信业务界面要尽量轻便化,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9.
在图书馆服务中,信息服务是其核心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微信作为一款快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应用交流手段,几乎成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各种软件中必备软件,为了更好地为读者进行信息服务,国内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将微信服务应用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本文主要从微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应用的可能性出发,对移动智能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如何充分应用"微信"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交互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交互功能的模式众多,选择哪种交互模式是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信息服务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实际使用体验,分析比较了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交互功能的模式以及各模式的原理和差异,进而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选择实现交互功能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信是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具人气的应用产品之一。微信的基础架构是基于点对点传播的即时通讯,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载体形态上,微信集合了所有形式的人类信息传播符号载体,可以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微信将人际间多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传统电信网络迁移至移动互联网络。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和API接口的开放,微信越来越具有媒体平台的性质。通过微信,个人和团体组织都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实现了众多移动互联网商业创新。  相似文献   

12.
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的产生以及各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促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断多元化。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一热潮,介绍微信背景及发展环境,分析使用微信的用户群,概括微信的传播模式与特征并指出微信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津 《山东档案》2022,(6):61-62
<正>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将红色档案资源所承载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介向信息受众供给信息服务,实现信息交互或价值传递的过程。基层红色档案资源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形态分散,目前传播途径单一、传播能力较弱、传播成本较高,严重影响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范围,实现双向互动,增强传播时效。微信是一款定位于轻量级、快应用的即时通讯社交工具。微信通过与个人移动通讯业务的绑定,实现了用户移动终端的快速占领,并借助朋友圈、小程序、视频号等快应用模式,对用户及其社会关系形成较强的粘滞力,从而带来大量的固定流量。  相似文献   

14.
微信是在信息传播模式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时期崛起的一颗红星,从最初的语音聊天工具慢慢变身为多元化的沟通软件。微信通过不断的升级改版在近几年瞬间成为信息聊天软件的巨头。本文主要通过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结合微信近几年的功能升级、广告模式和传播特征,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四个角度探讨微信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各级公共图书馆创建蒙古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微信公众平台链接蒙古包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不仅可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蒙古文读者对图书馆蒙古文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需求,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基层读者足不出户地获取蒙古文文献信息,而且有效地宣传了丰厚的蒙古文文献资源,推动了蒙古文文献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介绍"微信公众平台链接蒙古包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建设方案,并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蒙古文阅读推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使读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和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受关注度。【应用背景】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图书馆利用其开展移动服务成为一种趋势。【方法】图书馆本地服务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消息交互接口获取读者发送的消息,对消息验证后进行分类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读者。【结果】读者通过微信向图书馆公众号发送特定格式的消息就能进行本馆资讯、个人借阅信息、FAQ、书目以及文献等内容的查询。【结论】本应用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模式,既可以吸引读者的关注也可以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7.
朱玉华 《出版广角》2015,(16):26-2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能够进一步创新其传播模式,扩大其影响。高校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微信公众平台在互联网传播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基本特性,使高校学术期刊在社会上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悄然来临促进了信息推送方式的发展,丰富了信息推送的手段.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推送服务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文章分析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的特点,并结合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以及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服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志玮 《图书馆学刊》2014,(12):114-116
论述了智能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物联网在智能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应用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架构,并从读者信息获取和修改、图书快捷管理和定位查找、信息资源检索和查询、智能发布和推送等方面探讨了系统服务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个杀手级应用,以中国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全球迅速崛起.其崛起的背景源于互联网正处于第三个高速发展热潮——即时网络阶段.微信体现出来的融“即时化、社交化”为一体的特征,正在呈现出引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移动终端,呈现跨网络、跨终端的特点使微信的传播机制与规律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提升了社会沟通的效率.但是同时,微信作为一项新技术引发的负效应开始显现.本文对微信的信息传播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引发的负面问题进行综述,最后对适合微信的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