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笄之礼是青少年的“成人之道”,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使青少年“明于人伦”,有利于个体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冠笄礼对当今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启示包括:创新现代成人礼的形式与内容,帮助青少年树立成人意识;充分开发“通过仪式”的教育功能,强化仪式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感染作用;积极运用“体验式”道德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角色教育;强化青少年“尊”与“敬”的意识,培养其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2.
《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是说周代的习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先取名,男子20岁成年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后代基本上继承了这种习惯。其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3.
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命定的时间不一,先命名后取字。《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根据周代礼制规定,孩子出生3个月,由父亲给他命名;男性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性则在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相似文献   

4.
韩延明 《教师博览》2010,(10):56-57
《礼记·檀弓上》记载:"幼名,冠字。"说的是周代的习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先取名,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中国古代人伦文化史上,成年的男女在本名之外多另取一别名,叫做“表字”、“配字”、“冠字”、“笄字”等。《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又《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这说明在周代,男子二十行冠礼和女子许嫁行笄礼,本名之外都要取字。人们这种命名上的特殊文化习俗,自周以后便沿袭下来,直到近现代。所以凡见于史传之人物,绝大多数都有名有字。推究起来,人们所以在本名之外乐于配字,大致原因有三:一是如上引《礼记》所云,说明其人已成年,男的可成家,女的可婚配。二是称其字而不呼其名,显示亲友间的彼此敬重。“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礼记·檀弓》疏)三是表明德操如何。“古者,名  相似文献   

6.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用的饰物,后世称为"簪"。《说文》:"笄,簪也。"中国素来被称为"衣冠王国",在"冠"饰文化中,笄的设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设计表现更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因而,研究笄在中国古代的设计表现方法,有利于我们对中国服饰文化的整体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早在周朝前后就有了“成人礼”。《礼记·冠义》载“:古者冠礼筮(shì)日筮宾,所以敬冠事。”男子20岁加冠,称为“冠礼”,女子15岁插笄,称为“笄(jī)礼”。加冠、插  相似文献   

8.
御礼作为儒家“六艺”之一,是周代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代的御礼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礼记》、《周礼》、《左传》等书对御礼的主要仪节作了详细介绍,包括为国君驾车的主要事项、驾驭兵车的主要事项、“五驭”技巧等.御礼所包含的“善治其马”的思想也被引申到了如何善待百姓、治理国家的层面.  相似文献   

9.
1.襁褓。“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 ̄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3.齿龀。又称为龆龀,指儿童换牙。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这院门上也有四个总角的小厮,都垂手待立。”(《林黛玉进贾府》)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6.笄。指女子十五岁,笄,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女子……十年五年而笄”。7…  相似文献   

10.
虽然“礼之文”和“诗礼相成”皆说明“诗”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礼之文”到“诗礼相成”,反映了“诗”从礼乐文化的附庸发展为礼制重要载体的逻辑演变过程。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诗”的产生、流播皆依附于“礼文”,最初《诗》的文本也借此而结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于是出现“诗礼相成”的文化现象,《诗》这一文本获得与“礼”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子对《诗》育人效果的关注,春秋“赋诗言志”的传统,发掘了《诗》的文本义和引申义,拓展了诗的社会功能,推进了《诗》的经典化过程,从而指向经学一路。  相似文献   

11.
玉瑞制度是周代基于人人关系而发展起来的玉器使用制度,关乎周代的“德治”、“礼治”。本文基于三《礼》、《左传》等先秦典籍所载,重点分析了周代的玉瑞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政治、行政等功能。同时对玉瑞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酒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标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酒被纳入礼的范畴制定形成酒礼.《三礼》中详细记载了周代的饮酒礼仪:《周礼》明职官,《仪礼》定礼节,《礼记》重人伦,这对了解周代乃至先秦的酒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诗经》看周代祭天礼仪姜楠祭礼向被列为五礼(吉、嘉、宾、军、凶)之冠,因为,就国家而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见《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礼关乎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就个人而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见《礼记.祭统》),祭...  相似文献   

14.
明岩 《文教资料》2010,(25):93-94
本文以《礼记·内则》为中心探讨周代的男女防嫌之礼的遵守、规定、意义等,认为周代男女防嫌礼严格遵守始于男女七岁;男女防嫌,夫妻亦有防嫌礼仪;男女防嫌,礼意在男女之情,维护道德伦理、社会稳定,等等。  相似文献   

15.
女子爱美,因而与服饰文化深深结缘,这从古代女子称谓中便可略见一斑。及笄、笄年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一头锐,一头钝。最初是用竹子制成的,后多用骨角、象牙、金玉等制成。古代女子十五岁要举行成年礼,即笄礼,就是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个髻,插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相似文献   

16.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礼仪是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礼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礼是“四律”--礼、义、廉、耻之道。“周礼”作为一门哲学体系以至成为后儒经书,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老师提出在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看到有关“白蘋洲”的理解,认为“白蘋洲”是什么不太重要。本人查阅了一些材料,发现“白蘋洲”对整首词理解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词。《辞海》释“蘋”:亦称四叶菜、田字草。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反映的民俗多种多样。燕飨民俗是周代社会状况的一个特殊反映。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民俗,燕飨民俗很好地体现了周礼及周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周代社会从西周“礼”的初立到春秋时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在《诗经》的宴饮诗特别是宴饮活动中声、乐、舞等的选择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丝衣》、《楚茨》、《既醉》、《凫鹥》四首祭祀诗中对待祭尸之礼,尤其是对于公尸的崇高礼敬与殷勤献祭等情形,表明周代人文提升已相当可贵,而非肤浅之表面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婴儿时期有“乳名”,有的列入学年龄另起“学名”,有人即以此作为一生的“正名”或“大名”。有些人还另选“表字”,作为庄重的称呼。《礼记·曲礼》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结发加冠,取字行“冠礼”;女子15岁,结发加笄,“行笄礼”,取字。这都表示已经成年,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包含着不少古汉语知识和古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